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瘿病

冠瘿病


月季
扶芳藤

病Hale Waihona Puke 形态 冠瘿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荚膜,不形成芽孢, 短杆状,1~4根周生鞭毛,如1根则多侧生
菌落通常为圆形,隆起、光滑、白色至灰白色、 半透明。培养时以氨基酸、硝酸盐和铵盐作为惟 一碳源。在甘露醇硝酸盐甘油磷酸盐琼脂上,具 有晕圈或形成褐色黏性生长物,并常有白色沉淀 物。
T-DNA为探针的分子杂交检测。
以若一冠瘿是受土壤杆菌诱导,则其必含有T-DNA。 以P32 标记的T-DNA作探针可检测到冠瘿组织中的 T-DNA。从冠瘿组织中提取总DNA并用限制性内切 酶消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这些切开的DNA片 段,用高pH将DNA变性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 将已克隆的并用缺口翻译标记的T-DNA探针与硝酸 纤维素膜冲洗杂交,若冠瘿组织中存在T-DNA,则 膜必然会与标记的T-DNA探针杂交结合,多余的未 结合的探针被冲洗掉,然后用放射自显影来检测 膜中的T-DNA。
传播途径
病原菌栖息于土壤及病瘤的表层,可通过 灌溉水、雨水、地下害虫等自然传播。 主要是通过带病苗木、插条、接穗或幼树 等人为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检疫方法
直接观察 检查寄主植物的根冠部是否有瘤状突起, 是否有带细根的木瘤,是否有大小不一、 形状不同或互相连结的瘤。 检查寄主植物的根茎和主干上是否有 表面粗糙、龟裂、质地坚硬的木瘤。
适生性
冠瘿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寄主范围广,可 侵染331个属的640多种植物。 寄主:苹果属、梨属、山楂属、李属.、蔷 薇属、丁香属、柑橘属、柿树属、山茶属、 杨属、柳属、核桃属、板栗属、悬钩子属、 葡萄属、菊属、冷杉属、铁觅菜属、槭属、 猕猴桃属、山茶属、臭椿、油橄榄、无花 果、油梨等植物。
所致病害症状
发生部位:幼苗和幼树干基部和根部,有时也发 生其他部分。 初期在被害处形成乳白色瘤状物,难以与愈伤组 织区分,但它较愈伤组织发育快,从初期表面光 滑、质地柔软的小瘤逐渐增大成不规则状,表面 由乳白色变成褐色至暗褐色的大瘤。瘤表面粗糙 并龟裂,质地坚硬,可轻轻将瘤掰掉。
草本瘤小而软,肉质。 木本瘤大而硬,表层细胞枯死,内部木质 化,并在瘤的周围或表面产生一些细根。 瘤的直径最大可达30cm。
我省:郑州、洛阳、漯河、开封、安阳、 濮阳、三门峡、许昌市、新乡、焦作、南 阳、平顶山、周口、驻马店、商丘
危害
根癌病对病株生长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树龄、病 瘤发生部位、大小、数量等因素。当病瘤发生在 苗木根茎处、主干上并环茎一周时,病株则生长 缓慢,影响干形,甚至枯死;幼树发病后受害也 较大,果树结果不良、降低产量30%以上,品质 降低、甚至毁园。 我国口岸曾多次从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的樱花 苗、栗苗、苹果苗上截获到该种病原菌
滤纸放在电泳槽上用甲酸、乙酸、水为电泳液, 在400V下电泳5min,再用360V电泳20min,然后取 出滤纸烘干。滤纸用菲醌试剂(A液:2mg菲醌溶于 10ml无水乙醇;B液体:1g NaOH溶于10ml 60%乙 醇。A、B液体混合)喷湿,风干,20min后在紫外 灯下观察,荧光亮点即为冠瘿碱的位臵。不同土 壤杆菌的生物变种所诱导产生的冠瘿碱种类不同, 共有农杆碱(agropine)、胭脂碱(Nopaline)、章 鱼碱(Octo-pine)和Mannopine四类。在纸电泳上, 选择合适缓冲液的pH值可以将其按电泳方向或迁 移率分开,借此也可以鉴定病原菌的种类。
侵染循环
病原菌在病瘤中、土壤中或土壤中的寄主 残体内越冬。存活1年以上,2年内得不到 侵染机会即失去生活力。 由伤口侵人,在寄主细胞壁上有一种糖蛋 白是侵染附着点,嫁接、害虫和中耕造成 的伤口均可引起此病侵染。只有携带Ti质 粒的菌株才具有致病性。
好气性,需氧呼吸, 最适生长温度为 22℃ ,最适pH7.3。 在微碱性、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圃地以 及切接苗木、幼苗上发病多亦重。病害在 22℃左右发展较快,从侵入到显现症状约 需2~3个月。
分离培养检验 1、 取样 2、 检验 用接种环蘸取上述分离材料的组织液, 接种在培养基上划线分离。检查培养基上 是否形成有光泽、隆起、边缘完整、半透 明、呈灰白色至淡灰棕色的黏稠圆形菌落。
染色检验 1、革兰氏染色 采用结晶紫草酸胺染色法。经固定涂片 → 染色 1min→ 水洗数秒吸干 → 碘液处理1min→ 水洗数 秒吸干 → 褪色 30s → 水洗数秒吸干 → 复染 10s → 水洗吸干后镜检。土壤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 呈红色。 2、鞭毛染色 经染媒剂 5~7min 处理 → 水洗干燥 → 苯酚品红 染色5min → 水洗干燥后镜检。 土壤杆菌属镜检 菌体和鞭毛为阴性反应,呈红色,
历史及分布范围
亚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等
非洲:阿尔及利亚、埃及、肯尼亚、利比亚、马拉维、埃塞 俄比亚等
欧洲:奥地利、比利时、英国、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 斯洛伐克等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等
国内: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 河南、山东、浙江、湖北、四川、福建、 新疆
受害树木生长衰弱,叶片发黄而早落,植株 矮小,果实变小。此病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美国三角杨
满天星冠瘿病
受害植株褪绿、萎蔫、 叶片逐渐枯死,病害 从基部向上部扩展蔓 延,畸变组织可能扩 展将茎包围。成熟植 株带瘿尚能存活,幼 小植株带瘿则易死亡。 该冠瘿很软易剥落
树莓根癌病状
桃树幼苗
桃冠瘿病
检测冠瘿碱
植物界中只有受到土壤杆菌侵染的植物才产生冠 瘿碱。
常压纸电泳检测法:取0.5g(鲜重)瘤组织 加0.5ml蒸馏水研磨,匀浆后经10000转/ min离心,取5-10ml用微量注射器点样。 电泳纸用Whatman No.3滤纸(32cm×10cm), 在离阴极3.5cm处为点样线,每点相隔 1.5cm,点样后用吹风机吹干。
杨树冠瘿病
冠瘿病菌
crown gall
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性生物
冠瘿病又称根癌病、根瘤病、肿根 病等,通过携带Ti质粒的菌株侵染 植物的根茎部引起过度增生而形成 瘿瘤。
起源及分类地位
1897年Deldott和Cavara首次从葡萄病株肿瘤上分离到 该菌 1907年Smith和townsend发现了针蘸培养菌液接种可传 染此病 学 名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Alphaproteobacteria 根瘤菌目Rhizobiales 根瘤菌科 Rhizobiaceae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农业防治: 选用未感染根癌病、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 土育苗。如圃地已被污染,用不感病树种轮作或 用硫酸亚铁、硫磺粉进行土壤消毒。 生物防治: 利用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 K84菌株,产生了一种细菌素Agrocin84(简称为 A84),它能够选择性抑制致病性的放射土壤杆菌 而对非致病性的菌株没有影响,可对核果类果树 根癌病进行生物防治。
PCR检测
目前对Ti和Ri质粒的T-DNA碱基序列已全部 测定,根据这些序列,选Ti质粒T-DNA中较 保守的碱基序列而且在Ri质粒中又不存在 的序列作为引物,引物对之间的长度以不 小于1.5Kb(千个碱基对)为宜,也可以选TDNA中的某一基因区为扩增靶区
防治措施
加强产地检疫,发现带疫苗木应及时销毁。 在寄主植物生长期间,对初发病的带疫植 株,可采取切除病瘤,并用石硫合剂或波 尔多液涂抹伤口,或拔除销毁。

2007年3月30日,吉木萨尔县林业局工 作人员销毁了一批带疫苗木。日前,新疆 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山东省济南市平 阴县调运了5万株玫瑰种苗,吉木萨尔县林 业局工作人员对这批苗木进行检验时发现, 其中4000株带有冠瘿病。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工作人员对带疫苗木进行了现场销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