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中的几点感悟
很多时候,备课是我们大多老师感觉心烦的事,因为这样的行为一年不知要重复多少次,在大家心中,不管怎样去备,无非是那些早已熟悉的框架,什么重点难点呀,教学目标呀,板书设计呀,有时结尾还要来个反思,倘若这些环节少了一个,教案检查者们总是还要找点话说,以显示他们的专业和睿智,于是,检查者的无知无意间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感,导致了备课成了应付的形式,至于教师怎么上那是教师心里的事。
其实,不管当前的形式是个什么样,但对于教师来讲,备课是必须的,备好课更是应该的,很多时候,即便我们的教案格式有所呆板,但我们的心是活的,因为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都是我们备课的前提条件,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于是,这么多的不同,就给了我们活的理由,在备课中,只要心有诚,岂管他人意,尽管放手,不拘一格,以着自己的思考去备,备出我们的个性,只要课堂效果好,学生接收好,课就自然备的好。
当然,在备课中,有几个环节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第一,内容的把握一定要到位。
就语文课来讲,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引领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动因,方能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二,重点词句的讲解不能疏忽。
在备课中,对于重点的词句,要作重点的分析讲解,尤其是那些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具有丰富内涵的词句,只有我们引领学生前后思考,融会贯通,才能通向文章的大意。
第三,要结合学生实际。
课备得好不好,还得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备课的
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接收,能够消化,能够清晰轻松地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如果一味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备,一到用时,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接收效果不佳,那我们的备课将是事倍功半的,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提问要经典、也要精炼。
备课中,对学生的提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问题的设置是关系到学生接收的质量的,好的提问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的,更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所以,在备课中,问题的设置要找准位置,选取价值,该给学生充分思考的要给足时间,做好引导和评价的准备,尽量做到问的经典,引的到位,答的深刻。
第五,板书设计要力求新颖、简单扼要。
因为板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与浓缩,好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看了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意,述说文章的重点内容。
第六,练习要同步、要到位。
练习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课堂接收的检测,同时又是对学生课堂接收和巩固,在备课中,设计好练习,有助于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培养,同时又是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合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备课中,只要我们肯思考,肯动手,我们总能在备课中获得更多的东西、更多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