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课程标准1.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是内燃机车专业的核心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模式,本课程的设置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其管理运用水平好坏、运用效率高低,对降低铁路运营成本、完成铁路运输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列车运行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铁路运输效益,就必须要求机车乘务员理解熟记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按规定行车。
目前国内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新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实施,对机车乘务员也有新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教学模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与实践相结合,适用于高职内燃机车专业。
2.课程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内燃机车专业有较高程度的认同感及工作热情,同时具有敏捷的思维及良好的自我学习及团队协作能力,另外还应具备一定机车柴油机、机车制动机、机车电传动及机车总体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铁路行车有关知识,机车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及业务范围;熟悉机车整备作业、接班作业、机车操纵、检查给油、入库作业的基本知识的基本知识;掌握机车乘务员一次出乘作业程序,机车主要部件保养的基本知识,铁路信号的显示方式、行车闭塞法、列车运行中的各种规定及行车安全知识,机车运行监控记录仪的用途,为从事机车运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1专业能力(1)能熟悉机车运用管理部门的体制和职责;机车乘务制度;(2)能正确识别列车运行图和机车周转图;(3)会运用机车运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分析问题;(4)能遵守铁路行车信号安全行车(5)掌握机车限速规定;(6)能按照铁路运输生产有关规章和安全技术规则安全行车2.2方法能力(1)具有很强的安全行车意识。
(2)具有良好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具有进取意识、自我学习能力;(4)具有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手段进行信息搜索、资料查询、资料提炼整理、信息传输等能力;2.3社会能力(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2)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懂得体育锻炼方法;(4)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5)具有进取意识、自我学习能力;(6)具有节约能源和环保意识。
3.教材和参考资源3.1教材《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编者:郭进龙、王润国,2008年8月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978-7-113-09121-7/U·23073.2参考书《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铁路机车运用管理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机车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铁路机车统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吴严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33.3相关学术期刊和报纸《铁道技术监督》CN11-3764/U《人民铁道》CN11—00963.4相关视频资料《铁路行车事故案例》3.5校园网络资源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课程《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3.6相关专业网站中华铁道部网 /flfggz/flfggz.html铁道网/news/tiedaobu/3.6相关专业网站①/index.php 铁道论坛②/index.php 海子铁路网4.开课顺序关系由于本课程涉及的专业词汇比较多,需要学生先修完《铁道概论》,使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内容更容易理解。
另外,也为后续的《电力机车乘务作业》课程提供了作业依据。
5.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6.课程环境要求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案列分析。
在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时需配有投影仪,实践教学时需要求配置满足实践教学的相应设备工具,需要配置机车仿真模拟驾驶系统,以辅助教学。
6.1教学条件在教材使用上,采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年出版《内燃机车运用与规章》,该教材是铁路职业教育铁道部规划教材,适合高职院校内燃机车专业的专业学生使用。
本教材在提高机务运用管理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技术人员、机车乘务员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加强机车运用、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机车管理和调度指挥新技术装备,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适应铁路运输组织需要方面,在提高机车乘务人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加强对行车规章的学习,强化工作技能的培训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扩充性教材选择上,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辅助性资料,如《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机车操作规程》等资料。
本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规章制度式条文,平淡无奇。
若照章宣读,死记硬背,课堂必然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学,老师也难教。
所以,在教学中,要多方搜集和利用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有关的规章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安全行车意识,养成“写标准语、说标准话、干标准活”的良好习惯。
同时本课程对技能水平的要求也很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示范,多演示,创造条件让学生多练、多操作、多动手,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
6.2软硬件条件6.2.1校内实训基地条件校内实训主要设备是网络化数字机车模拟驾驶系统,本系统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模拟驾驶仿真功能;各种应急故障设置于模拟处理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具备实施机车仿真模拟驾驶的条件,能满足多媒体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所需要的软硬件要求。
6.2.2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郑州铁路局机务段为我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郑州铁路局的战略合作,逐步使郑州机务段成为最理想的工学结合合作伙伴。
郑州机务段分为客运南段和货运北段具备具实施工学结合、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条件。
6.2.3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
7.师资要求该课程涉及各类规章比较多,要求教师对于相关的规章制度理解非常透彻和丰富的现场工作经历,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大量的实际案例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示范,多演示,创造条件让学生多练、多操作、多动手,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8.教学设计8.1设计思路总体思路:由于学生没有铁路行车工作实际经验、缺乏现场知识,所以在使用教学时,不宜照本宣科地讲授。
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经验,根据学校的条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多引用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有关的规章内容。
为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学做一体的方法。
结构模式:课前展示课程教学任务,课中引入实际案例开展项目教学内容,课后总结项目教学心得。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课,是从事机车运用工作的基础环节,因此,课前教师必须系统地加以讲授,必须使学生明确课程的知识结构,明确项目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系统讲授之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按照项目教学的内容,有步骤地进行部分实践训练。
另外,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学生遇到具体情况能按照所学习的规章制度进行作业,进一步加强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差异,师生一起总结,着力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使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与学生将来就业后大环境和学校教学实训条件小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为学生在该课程上的学与做二者结合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8.2设计内容案例设计:第六章列车运行一、教学内容1、列车运行的基本要求2、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的处理与防护二、教学目标1、了解行车指挥的基本原则和列车乘务组2、掌握列车运行时限速规定3、掌握列车运行中对司机的要求4、能使用正确方法处理在区间被迫停车的列车5、能使用正确方法防护在区间被迫停车的列车三、教学重点1、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的处理2、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的防护四、教学难点使用响墩对列车进行防护的办法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六、教学效果1、对行车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2、对列车运行限速的规定有深刻的记忆3、遇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能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与防护七、作业如何使用响墩对列车进行防护?八、预习列车分部运行与退行的办法9.考核要求9.1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9.2影响成绩的因素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提问情况进行综合的平时成绩评定。
对抄袭等作弊行为以零分论处,同时参照学院有关规定作其他方面处理。
9.3学生课程成绩取得学生总成绩=学习平时成绩(40%)+期末理论成绩(60%)10.实施要求10.1教材选用建议本课程选用教材必须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和电力机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应从高职教育的角度着手,充分结合职业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要紧密结合最新的规章制度,又必须突出实践动手能力。
整书须层次分明,内容简洁,与目前我国机车运用的现状相适应。
10.2教学建议在整体思路上重点置于如何与将来现场作业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致,强调安全行车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坚持即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来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
授课前注重适宜辅助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使枯燥的理论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效性、连贯性。
10.3评价建议在学生学业评价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的个性化,以保证评价的多元化。
在阶段评价上侧重理论难点的理解与领悟上,在目标评价上充分考虑重点知识的掌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评价上应从将来就业后如何使所学知识有效迁移着手。
10.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辅材料:可通过网络搜索铁路最新规章和订阅报刊杂志搜集多媒体教学资料,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增加理解程度。
实训指导手册:机车仿真模拟驾驶训练是电力机车专业一项主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机车操作方法,并能把所学到的规章制度熟练地应用在机车驾驶过程中,养成按信号、按照规章行车的习惯。
工学结合:通过与郑州铁路局机务段的合作,在学生乘务实习阶段能把所学的规章与现场结合起来,更深层次的进行理解和记忆。
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10.5学生学习本课程准备建议因为本课程主要内容多是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机车操作规程》,是一个门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但本课程又是内燃机车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安全行车,按规章制度行车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