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的比较归纳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B.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D.都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质量减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3 .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酒精、甲醛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4 . 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洁净的铁丝浸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D.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看到白雾5 . 原子结构的模型在实验和探索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A.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B.8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C.6 个质子和 8 个电子D.8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6 . 下列名称(或俗称)与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NaHCO3B.水煤气CH4C.铁锈Fe2O3·xH2O D.水银Hg7 . 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B.无机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碳元素;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D.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的8 .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漏出D.读数偏大9 . 某品牌自行车的下列部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刹车器——铝合金B.轴承——陶瓷C.轮胎——合成橡胶D.车架——钛合金10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向盛有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会析出沉淀B.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银白色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振荡,溶液不变色11 .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生铁B.冰水共存物C.干冰D.水银12 .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13 . 下列关于海洋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等B.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的能源问题C.在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应重视保护海洋环境D.从海洋中获得淡水是解决淡水危机的重要途径14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检验铵态氮肥D.用水吸收COC.检验CO32-存在15 . 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纯净物B.冰的密度比水大C.水中所含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 2 倍D.水中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16 . 下列物体中,都能被磁铁吸引的是()A.铁片、铜片B.铜片、铝片C.镍片、锌片D.铁片、镍片17 .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银和稀盐酸B.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C.铝和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18 . 光亮的铁在下图所示情况下最易生锈的是()A.干燥的空气B.水C.植物油D.蒸馏水19 .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是()A.4.4 g B.2.2 g C.12 g D.1.2 g20 . 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B.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二氧化碳不溶于水D.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填空题21 . 我们已初步学习了从化学视角认识水。
(1)水是一种___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组成元素是_________。
(2)往自来水水样加入肥皂水,观察到产生的泡沫很少,形成白色垢状物,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往硬度大的自来水加入碳酸钠,发生的反应之一:硬水中的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将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分离开来的方法是_________(填方法名称)。
22 .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写名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3 .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碳酸氢铵②木炭③石墨④金刚石(1)可用于制作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用于农作物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4 . 春季是流行病多发的季节,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
公共场所可用0.5%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进行消毒。
请计算(直接写出答案):(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市场上销售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一般为15%,若配制3Kg0.5%过氧乙酸消毒液,需15%过氧乙酸消毒液Kg。
25 . 水能灭火,也能生火,李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他将包有过氧化氢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立即燃烧起来,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只有两种,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1)脱脂棉发生了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______写化学式,反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2)将反应后的化合物加到酚酞溶液中,发现酚酞溶液变红了,请根据以上信息析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吹出法,即用氯气将海水里溴化钠中的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溴写出氯气置换出溴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要在的酸性条件下进行,可用______测定反应液的酸碱度.三、实验题26 . 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上述(3)中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你帮他分析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6)某校兴趣小组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人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分析表中数据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 1%)27 . 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研究是化学独特的方法。
(1)为了证明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可以借助图所示稀H2SO4与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微观想象与拓展: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2)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溶液的pH,pH____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___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所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结论:稀H2SO4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___次。
四、流程题28 .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示流程制取氧气后的残留物提纯氯化钾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步骤Ⅰ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2)根据流程上信息计算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 g。
(3)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操作中涉及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4)操作n为蒸发(如图2),在整个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五、科学探究题29 .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