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类》一节教学设计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实验中学万菁一、设计思想:本课选自《生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第二学期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三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本课主要研究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种类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在学习了脊椎动物的其它类别之后,哺乳类作为最高类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都更复杂,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学习这一内容,将有利于学生形成进化的观点。
正确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观,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增强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本课教学的设计意图具体体现是:✧1、基础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而科学的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研究性学习。
✧2、以八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心辐射于教学的全方位是本次教学的特色设计。
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辅导者,教师充分把教材中隐深的问题活动化、合作探究化,让学生在动口说、动手做、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的活动中,去体验学习的乐趣,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符合现代生物教学理念;✧ 3、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如哺乳类的主要特征等),并延伸课外知识(如单孔类、有袋类分布的地理学原因及野生动物保护等),最终促进本次教学中核心概念“哺乳类——高度适应环境的脊椎动物”的发展性有效建构。
✧4、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本次教学中通过哺乳类的经济价值的探讨,结合各类传染病的爆发,引发我们人类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情感教学,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可将其视作为一次做人教育、道德教育。
✧5、重点难点的选择基于以下考虑:通过对哺乳类特征的归纳,促使“哺乳类与环境高度适应以及生物进化”等概念的建构,这是本节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类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知道哺乳类的代表动物;➢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关系;➢理解哺乳类形态结构特征的进步性表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2.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哺乳动物信息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利用,从而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通过各项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合作试探究教学,进一步完善学生有关于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生物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关系三、重点和难点➢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四、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式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五、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六、学法指导:(导趣:引导学生“乐”学;导思:引导学生“活”学;导法:引导学生“会”学)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资料准备:网络资料(哺乳动物的视频、图片、文字)2、教师自制课件准备(哺乳动物的视频、图片、文字)3、教师教学知识反馈资料(目标达成训练题)4、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准备(哺乳动物视频、图片、文字)5、师生互动角色道具的准备探究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趣导思教师展示《狐假虎威》动画,激发学生情感进入教学情景。
凭已有的经验判断《动画》中,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信息资源共享1、创设情境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料:(1)《狮子》视频短片等(2)“鸭嘴兽、北极熊、大熊猫”图片(3)“哺乳动物多样性”打印资料(4)自制课件《哺乳类》[ 探究活动1](见附表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认识哺乳动物,说出它们的名称,(2)阐述判断的理由。
(3)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里。
1、创设情境学生提供的信息资料:(1)“猫、狗、马、牛、兔、猴、黑猩猩、大猩猩、”等哺乳动物的图片(2)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文字资料(3)《动物世界》视频(4)自制课件《小白兔》完成[ 自主探究活动1 ](1)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资料(2)了解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
个体自主探究学习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海豚》、《猴》、《大猩猩》的视频和课件1、设问:哺乳类可分为哪些类型?2、[ 探究活动2](见附表2)(1)指导学生依据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完成“表格”的填写3、[ 探究活动3](见附表3)(1)辅导学生完成自选“活动”,并认识这些哺乳动物(2)帮助学生根据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区别哺乳动物1、创设情境学生个体自主探究:1、学生欣赏“视频”,自主完成探究活动2、独立回答问题3、完成[ 活动2 ]探究任务(1)学生从欣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认真填写“图表”,认识这些哺乳动物4、完成[ 活动3 ]探究任务(1)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资源共享,有目的地完成自主探究活动组体合作探究学习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蝙蝠》、《蓝鲸》、《黑猩猩》的视频和课件(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巧设问题情景。
(2)激发全体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行启发、点拨,进行分组探究[ 探究活动4 ](见附表4)(1)指导学生“角色扮演”,帮助学生选择动物角色(2)宣布游戏规则,并选出评委,指导评委进行游戏裁判(3)引导全组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4)指导学生选择游戏中各种哺乳动物的头饰或游戏道具1、创设情境学生组体自主探究(1)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合作思考、选择运用全组的智慧和才能,进行探究活动(2)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解难质疑尝试活动完成[ 活动4 ]探究任务(1)采用游戏形式完成自主探究活动4(2)自主选择哺乳动物的角色,自主选择组内合作伙伴(3)自愿选择各种哺乳动物的头饰或游戏道具,有无都可以(4)根据生活经验和课前的信息收集,各抒己见,(5)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班体合作探究学习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视频和课件(1)指导学生利用哺乳动物的基本性特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认识广泛分布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里的哺乳动物。
(2)通过“视频”欣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朋友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3)激发全体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情感[ 探究活动5 ](见附表5)(1)组织学生整理、分析、运用课前所收集的哺乳动物的资料,进行哺乳动物的经济价值探究活动(2)组织各小组的优秀人才,进行组间的交流展示(3)组织学生进行全班的讨论、交流展示(4)引导学生进行哺乳动物的经济价值生活实例小竞赛(5)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哺乳动1、创设情境学生班体自主探究(1)各小组选一名优秀组员,代表小组参加全班的汇报展示(2)学生自主进行组间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完成探究任务完成[ 活动5 ]探究任务(1)学生自发展开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大讨论,充分展示各组的实力(2)充分展示各小组的特点和他们的活动方式及内容(3)学生根据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挑选出优秀组员一名,与其它组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任务(4)提出问题:a、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如何?b、怎样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c哺乳动物有什么主要特间里,学习到更多的哺乳动物知识5、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展示哺乳动物的经济价生活实例小竞赛,并评选出优胜小组和优秀组员,纳《学生成长记录袋》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3)哺乳动物有什么经济意义?设计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哺乳动物,成为哺乳动物的朋友5、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培养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团队精神,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探究活动评价总结教师展示:课件(板书)1、师生共同讨论和交流:(1)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2)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与环境高度的适应(3)哺乳动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2、分析总结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3、发展性评价作为基础,形成性评价作为过程进行教学,效果佳学生观察课件:(板书)1、根据课前所收集的“信息资料”和教师提供的“课件”,分析概括出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2、依据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进步性特征,分析总结出哺乳动物高度适应环境的特征3、根据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总结出自己如何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保护动物4、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目标达成训练教师展示训练题1、动动手填一填(详见套题)2、动动眼选一选(详见套题)3、动动脑想一想(详见套题)4、比一比看谁快(详见套题)5、试一试做做看(详见套题)学生完成训练题1、合作分析、自由讨论2、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探究作业布置教师布置探究活动1、细菌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2、真菌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3、病毒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4、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5、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学生设计探究活动1、设计一幅“漫画”一人类与生物和谐发展2、设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物质循环图教师布置“探究活动”题目1、显微镜观察酵母菌2、显微镜观察青霉菌3、显微镜观察曲霉菌4、显微镜观察病毒教师布置探究活动的设计,意义在于为下次课打基础有利于细菌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真菌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病毒的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教学的开展通过课题布置,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师生合作收集课外读物1、“视频”资料2、“图片”资料3、“文字”资料1、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走访调查:参观自然保护区动物园,调查哺乳动物的种类2、各种网络收集,如“哺乳动物的分类”3、查阅校园网收集哺乳动物中有关“单孔类”和“有袋类”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八、板书设计:1、生活环境:水中、陆地、空中2、种类:全世界有4000多种,狮子虎、大猫熊、蝙蝠、兔3、用途:食用、皮毛、药材、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1)⏹活动1:✧在“视频”中,找出你所认为的哺乳类,哺乳类✧填写它们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