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 (1)1.1申请项目概述 (1)1.2项目预期目标 (2)2.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4)2.1简述 (4)2.2项目创新点 (11)2.3知识产权状况 (20)3.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20)3.1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20)3.2 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27)3.3 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31)3.4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32)3.5 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34)3.6项目实施计划 (36)4.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37)4.1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37)4.2经济效益分析 (38)4.3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45)5.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48)5.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48)5.2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48)5.3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52)5.4单位管理情况 (53)5.5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54)5.6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54)1.总论1.1申请项目概述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下根茎直接食用或制成调味剂供食用或药用,其含有的姜油酮、姜油醇和多种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还可应用于医药、香料、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本项目开展了本地生姜单株选育研究,形成了从区域和土壤选择、种姜处理、合理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到采收与贮藏一整套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了工业去湿机脱水、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自主研发出亚临界流体萃取姜精油新技术。
2009年5月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表明:成果属国内首创,整体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姜精油已试销到广州、上海等地,用户反映良好。
本项目采用“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生姜无公害栽培基地4000亩,其中中心示范区1000亩,建设2000吨干姜片、10吨姜精油生产线一条。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96万元,年新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00元,示范区内农民增收12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
本项目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有利于生姜资源的深度开发、实现我国西南贫困山区农民稳步增收,加速西部地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为山区农产品探索出快速便捷的流通模式。
1.2项目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本项目的执行期为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项目计划投资508万元,其中已完成投资96万元,为企业自筹,用于研发设备购置和提供1000亩试验示范地种植户种苗及肥料投入。
需新增投资412万元(其中:企业自筹262万元,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无偿资助1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为125万元,流动资金为287万元。
2、推广4000亩无公害生姜产业基地,其中1000亩试验示范地,建成年产2000吨冻干姜片、10吨姜精油生产线一条。
3.执行的质量标准执行的质量标准:GB8318-87食品添加剂生姜油;农业行业标准NY/T1193-2006 姜;项目完成后形成生姜无公害栽培体系,企业通过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4.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表1.1 姜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项目标准检测结果折光指数(20℃) 1.470-1.510 1.485 相对密度0.870-0.900 0.887 重金属(以Pb计)%≤10PPm 合格砷(以As计)%≤2PPm 合格酸值(mg) KOH/g≤20 10挥发油含量35-55ml/100g 425、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项目完成时,建设无公害生姜产业推广基地4000亩,建立2000吨干姜片、 10吨姜精油生产线一条,完成后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96万元,年新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元,企业年税后利润100万元,缴税80万元,示范区农民增收1200万元,从栽培到深加工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
该项目是湖南西部地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新举措,它必将为稳步提升当地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加速荒山合理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产品粗放式经营管理现状,发展以工业小区为单位的集约式工业发展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阶段目标表1.2 项目阶段目标2009.6-2009.12 2010.1-2010.6 2010.7-2010.12 2011.1-2011.6基本建设生产技术体系、示范推广体系及示范基地建设完成2000亩种植基地建设全面完成4000亩无公害栽培基地的建设栽培技术开发湖南西部山区高产栽培技术中试完善栽培技术建立大规模种植综合栽培技术规范模式提取技术开发进行亚临界CO2提取技术产业化开发中试生产线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取工艺,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亚临界CO2萃取技术中试生产累计推广面积- 2000亩- 4000亩推广网络建设省内外地区级重点区域代理销售中心建立健全区域代理经销网络累计销售收入(万元)- 648 - 1744三、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执行期内,总投资508万元,共需新增投入41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无偿资助1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50万元,新增自筹资金262万元。
表1.3 新增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单位:万元)资金来源2009年2010年申请无偿资助100 0自筹资金150 112地方政府配套20 30合计300 112 表1.4 新增投资资金使用计划(单位:万元)序号内容金额1 优化生姜无公害种植技术体系、完善对姜油的提取技术502 生姜无公害规模种植示范963 4000亩生姜生产基地建设1164 建立2000吨冻干姜片、 10吨姜精油生产线一条1255 合计4122.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2.1简述一、国内外发展现状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是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东亚一带,目前大部分热带、亚热带都有种植,世界干姜年贸易量超过2×104t。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姜的国家。
东周时期姜已被用作调味和御寒,长沙马王堆土文物中还完整保存了干姜等药材。
姜属在我国有14种,栽培较多的品种有“大肉姜”、“火姜”、“鸡姜”等。
生姜在我国栽培地域很广,四川、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山东、陕西、浙江等省区产量较大。
生姜以地下根茎供食用,含有姜油酮、姜油醇和多种生物碱,具有特殊辣味,除熟食或制成姜汁、姜油、辣酱油等调味剂外,又可腌渍成糖姜、醋姜,为远销国外的特产蔬菜之一。
嫩姜直接作蔬菜食用,食后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并能增强血液循环,有健胃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生姜含有的挥发油和姜辣素是对人体有益的主要功效成分,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生姜及其提取物和姜辣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①生姜或姜油对胃粘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②生姜对自由基清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③生姜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消炎性能;④生姜提取物具有抗风湿功能;⑤生姜提取物对抗运动病有显效,如生姜片对晕车、晕船的预防效果优于晕车宁。
此外,生姜还有强心、利尿、抗肿瘤及抗血小板聚凝等作用,因此生姜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科技人员的重视。
近年来,国外对生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逐步向深度开发转化。
探明了姜精油、姜树脂、姜辣素的主要成分,发现姜精油、姜辣素都是十分复杂的混合物,而不同地区、不同的品种生姜提取物所含成分差异也非常大;目前对生姜的提取物药理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使其药理作用更加明确;探索了姜精油和姜辣素的最新提取技术,最大程度地保持生姜原有的功能活性;研制含有生姜或其提取物的新产品,开拓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
例如,丹麦用特殊方法提取的生姜有效物质制成胶囊,具有显著的抗风湿作用,且无副作用,已用于临床。
一些国家研制出姜醇强心剂、戒烟药、防晕药、脱毛剂、口腔清洁剂、抗肿瘤制剂等。
四、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将发生的主要变化表2.5 本项目实施前后技术指标对比项目试种或中试指标项目实施后指标1.栽培技术指标1.1折合亩产(kg) 2830 >36101.2分枝数(株)10.5 12.31.3单株根茎重(g)418 >5201.4出苗率(%) 80 >952.提取技术指标2.1提取温度(℃)31.3 252.2干物质提取率(%) 2.763.82表2.6 本项目实施前后经济指标对比项目单位实施前实施后项目定员人/年38 52总投资额万元96 508累计销售收入万元- 1744累计净利润额万元- 154累计缴税总额万元- 181总投资收益率% - 34.04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29.39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3.77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 62.74 示范区农民增收万元- 12002.3知识产权状况本项目技术是吉首大学和湘西自治州三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究成果,以湘西自治州三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吉首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技术依托,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联合进行“生姜无公害栽培”、“生姜精深加工”项目的科技开发。
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项目小组已成功掌握生姜无公害栽培和精深加工技术,具备生姜无公害栽培和精深加工的技术条件。
研究成果及相关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归项目开发方共同拥有(详见合作协议)。
3.项目实施方案分析3.1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一、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原理及路线(一)种植原理* 针对生姜因无性繁殖,各留种部位的后代性状差异大,种性易退化,难以选育优良品种的不利因素,选育优良株(系)并提纯复壮,保持了优良品种的性状。
* 根据生姜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科学选择栽培基地和确定施肥最佳时期。
* 根据生姜的产量构成因素和品种特性,配置合理群体结构。
* 在对土壤检测的基础上,根据土壤供肥能力、生姜的养份系数、养分当季利用率,结合目标产量,配置合理的施肥种类与数量。
* 掌握生姜病虫害发生规律,配套综合防治技术。
(二)技术路线无性繁殖: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良株系无性繁殖→分部位留种→繁育→抗逆性、抗病性、丰产性鉴定→提纯复壮→繁育→提纯复壮→分部位留种→优良品种→采收→作种。
栽培技术路线:产区环境检测→土壤选择→整地→施肥→地膜覆盖→田间管理→采收→贮藏。
(三)主要技术措施选育良种、科学选址、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栽培、中耕培土、综合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采收与贮藏。
二、生姜精油提取技术原理及路线利用去湿机脱水、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生姜进行干燥处理,先利用去湿机将生姜水分降低约30%左右,再让生姜中的水冻结,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升华而脱去水分,这种干燥方法在生姜干制中能最大限度保持原有风味品质,缩短冻干周期,显著提高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的干燥效率。
(一)工业用去湿机脱水生姜用水清洗后,进行手工去皮,再沥干水分后切碎(片),分层均匀地堆放在密闭室内,开启去湿机,脱水8-12h,使生姜的含水量降低约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