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晕厥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冯海新
来源:《家庭医学》2009年第02期
常见到有些中老年人带着外伤去看病,问其原因,有的说:从坐位站立时突然失去知觉,倒在座位旁碰伤了:有的说:早晨起床去厕所小便时,不知为啥倒在地上,还有的说:扭头往身后看了一下,啥都不知道了。
如此莫名其妙地倒在地上,医学上叫晕厥或昏厥。
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但大多与暂时性脑缺血有密切关系,老年人是晕厥的多发人群。
体位性昏厥多是由于血压骤降所引起,常见于服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中老年人。
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因为血管张力来不及调整,瞬间出现脑缺血而发生晕厥。
患者晕倒后大脑很快得到血供而清醒。
有关专家提出三个3分钟,即睡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再躺3分钟;坐起来后再坐3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又等3分钟,然后下床走动,可减少体位性晕厥。
吞咽性晕厥指吞咽食物时发生的晕厥。
患者刚吞咽一口饭就出现瞬间黑朦或晕厥,停止进食数秒钟或数分钟再小口吃饭,一般不再出现晕厥。
吞咽性晕厥与吞咽动作刺激食管或胃迷走神经,引起心律紊乱有关。
心电图检查证实患者在吞咽时常发生心房纤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引起心排血量一过性减少,导致瞬间脑缺血而晕厥。
曾有过吞咽性晕厥的患者,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咳嗽性晕厥指剧烈咳嗽时发生的晕厥,多见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晕厥多发生在咳嗽的瞬间,其原因是剧烈咳嗽时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静脉血回心受阻,心脏排血量骤降,加上咳嗽时血中二氧化碳张力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使脑血流量降低而发生晕厥。
常发生阵发性咳嗽的老年人,应防止肺部感染,治疗肺部炎症,疏通气道。
当剧烈咳嗽时用手扶住固定物体,以防晕倒。
排尿性晕厥多发生在晨尿时,少数人也可能发生在非晨尿或大便后。
晕厥前无任何前兆,在排尿将要或已结束时,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短时间又能自然苏醒。
排尿性晕厥可能与排尿时屏气动作加大腹压,尿液排完后膀胱快速收缩,腹压突然下降,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导致血压骤降,引起一过性脑缺血有关。
为防止排尿性晕厥,睡前不要多喝水,入睡前要先排尿,夜间有尿要排出不要憋尿。
排尿时最好采用坐式便池,排便后起身要慢,起身后稍站一会再走。
低血糖性晕厥指血糖低于2.8毫摩尔/升(50毫克/分升)时出现的严重低血糖反应。
血糖过低可引起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交感一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出现心慌、头晕、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晕厥,救治不及时常可危及生命。
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外出时身上一定要带些糖果之类的小食品,作为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