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设备、仪器、工具等】
1. CTS-22型超声波探伤仪
2.磁轭探伤仪
3. 渗透探伤剂
4. RB-2试块
5. CSK- B试块
6.不同型号超声波探伤探头 若干个
7. HJ20型焊接检验尺
8. 焊缝射线探伤底片 若干片
9. 带热裂纹的焊接试样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
一、超声波探伤
5.观察缺陷显示的特点。
6.检验后的工件具有一定的磁性,需要退磁。
表4工件磁化与缺陷显示
项目
试样缺陷显示描述纵来自磁化深度为2mm的线型缺陷
表5工件退磁方法
退磁方法
退磁过程
1
2
三、渗透探伤
1.预清洗 2.渗透
3.中间清洗 4.干燥
5.显像 6.观察
7. 后处理
表6 渗透探伤缺陷显示
试样
清洗剂
渗透液
显象剂
表2 CSK-ⅠB试块的两圆弧反射波位置计算
不同圆弧
探头K值
水平距离
深度
R50
R100
二、焊缝目视检测
测量部位
焊缝余高
焊缝宽度
对口间隙
坡口角度
平均值
三、磁力探伤实验
1. 了解DZ-2000型卧式磁力探伤机的工作原理。
2. 将被探伤的试件夹持在磁力探伤机的夹头上。
3. 喷洒磁粉(干粉或湿粉),
4.将工件分别纵向磁化及横向磁化。
表1 直探头探伤RB-Ⅱ试块水平刻度与孔深关系
不同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1:1
扫描速度1:2
孔深度(mm)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水平刻度值
3.斜探头超声波探伤的缺陷定位
将斜探头耦合在CSK-ⅠB试块上,利用试块上的R50和R100的圆弧,调节探伤仪上的“深度调节”和“水平调节”旋钮,进行深度1:1调节(或水平1:1调节)。即使R50和R100圆弧的反射波在探伤仪的屏幕上对应在R/(1+K2)1/2[或RK/(1+K2)1/2]上。调节完毕后,将探头耦合在RB-Ⅱ试块上,对其上的人工缺陷进行探测,评定斜斜头超声波探伤的定位的准确性
渗透时间
显象时间
缺陷显示描述
型号
型号
型号
预制裂纹
的焊件
四、射线探伤底片缺陷识别
表7 射线照相法探伤底片显示
缺陷类型
射线探伤底片缺陷显示特征
裂纹
气孔
夹杂
未焊透
【分析】
结合实验说明目视检测、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以及渗透检测常用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及缺陷何时具有最高检出率?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三、渗透探伤
渗透检测法是利用渗透液的渗透作用检测非多孔性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将被探工件浸涂具有高度渗透能力的渗透剂,由于液体的润湿作用和毛细现象,渗透液便渗入工件表面缺陷中。然后将工件缺陷以外的多余渗透液清洗干净,再涂一层吸附力很强的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到工件的表面,从而显示出缺陷的形状和位置的鲜明图案,从而达到了无损检测的目的。
1.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
调节超声波探伤仪面板各个旋钮的观察其对超声波探伤的影响。
2.直探头超声波探伤的缺陷定位方法
将直探头耦合在CSK-Ⅰ试块上,调节探伤仪上的“深度调节”和“水平调节”旋钮,使纵波扫描速度调节为1:1(或1:n)。此时应注意使始波的前沿对准在0刻度上,底波的前沿在10刻度上(或10/n刻度上)。调节完毕后,将探头耦合在RB-Ⅱ试块上,对其上的人工缺陷进行探测,记下缺陷波在探伤仪示波屏上对应的刻度,然后用直尺测量其深度,评定直探头超声波探伤的定位的准确性。
2.学习磁轭探伤的操作方法
四、射线探伤底片上缺陷的识别
掌握各种焊接缺陷在底片上显示的特点
五、渗透探伤
掌握渗透探伤的基本程序和缺陷显示识别
【实验原理】
一、超声波探伤实验
本实验采用A型脉冲发射式探伤仪。其原理是,将探头发射出的超声波经耦合剂传到被检工件内,在试件中传播到缺陷时产生反射。由于压电晶片有可逆效应,因此缺陷发射回来的超声波能被探头接受,变为电脉冲,显示在探伤仪的荧光屏上,称为伤脉冲。超声波探伤仪的电路方框图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二、磁粉探伤
磁力探伤是对铁磁材料露在表面或处于近表面的缺陷进行无损探伤的方法。检验时将工件磁化,磁力线通过工件,对于断面尺寸相同,内部组织均匀的工件,磁力线在工件只的分布是均匀的;而对于内部有缺陷的工件,则磁力线因缺陷处的磁阻比工件材料的磁阻大得多而弯曲,于是在缺陷近表面处形成漏磁场如图2所示。这时撒在试件上的磁粉微粒向磁通密度最大处移动,磁粉被吸引在金属内部有缺陷而产生漏磁的地方,故磁粉聚集处即指示缺陷所在。
佳木斯大学
焊接检测综合实验报告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成 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焊接检测与探伤实验室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超声波探伤
1.学习超声波探伤方法并熟悉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
2.掌握超声波探伤用DAC曲线的测定方法。
二、目视检测
掌握焊接检验尺在焊缝目视检测中的测量方法
三、磁粉探伤
1.理解磁粉探伤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