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意义

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化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聚汇,也是东道主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

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

中国赢得2010世博会主办权是151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入中国城市的世博会,我们可以从国人与世界的关注程度感受到上海世博会带给中国和上海的强烈冲击。

世博会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塑造和传递上海形象的重要平台。

世博会不仅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特征,而且持续时间最长,聚集人流最多、投入量打等特点。

而且是人类社会取得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最高成果展示。

世博会的举行,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伟大盛会。

是一次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地位的机遇。

下面谈谈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文化环境三方面对上海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世博会对经济的影响
世博经济影响着中国,并且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上海。

世博经济给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并创造了新活力。

首先,世博经济直接拉动GDP,举办世博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年拉动GDP 0.3-0.4个百分点。

提供就业岗位,即使世博结束仍会对旅游、物流等行业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其次,世博经济对改善上海经济结构有推动作用。

上海及全国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将得到提升规模将会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善。

其三世博不仅促进了上海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世博筹备期间积累的经验和文化对上海的影响是长远的。

世博就像奥运一样,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开放。

开放既是中国30年来不断取得进步的经验,更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成长性的动力。

中国经济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之一。

世博会能使中国和上海扩大开放。

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

同时使中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的形象。

这种形象对吸引外商和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重大意义。

申博成功,意味着中国和西方世界全面相互影响。

又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的里程碑之一。

中国将以世博成功为契机,大力改善环境,改进交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切将推动房地产,旅游服务,环保,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将增强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带动国内投资外商投资双升温。

使世博会的投资效应被放大。

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总之,中国和上海本身内需的增长将因世博使经济的运行曲线向着斜率更大的方向变动。

这一结果,不仅对上海,对中国经济,乃至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个城市能够承办规模宏大的世博会,说明它已经具备相当的国际化水平与组织能力。

从而推动上海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这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负面影响:前期投入筹办的金额过大,相对减少了其他诸如教育方面的投资。

世博会导致一批市民拆迁,造成资源的浪费,房价上涨,物价上涨,对上海市民的经济带来压力。

世博会对文化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认同,世博会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对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等方
面的塑造与宣传,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实现本民族、区域文化在更大范围的认同。

世博会中国馆为“东方之冠”。

中国冠整体呈斗拱状,大红色,具有中国特色和特点。

中国馆展示的主题就是东方的寻觅,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通过展示城市的管理、建设、生活和产业等多方面的内容,来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

中国馆呈现出一个绚烂多彩、朝气蓬勃的、文化厚重的中国。

世博会作为世界科技文化交流的盛会。

中国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十分切合中国实际,这也是世界关注的问题。

世博会展示人类文明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次文化盛事。

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

虽然我们看到的是非常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但是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背后,孕育地是新的世界观、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文化乃至新的生活方式。

上海世博会给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

上海世博会从申办之初就非常重视文化创意和设计,无论是会徽和吉祥物等一些世博会重要标志的征来。

还是世博会整体的规划及主要展馆的建筑设计,都向全球范围征集方案,为国内的文化创意设计和从业者提供给很多参与的机会。

搭建了国际性的竞争舞台。

世博会期间,文化创意活动集中展示。

每天近100场的文艺演出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选择,也是一次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化交流的绝好舞台。

历届世博会对年轻人和孩子们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他们是我们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见识到这样一个全球的科技和文化盛会,对他们的创造力是一次激发的机会。

世博会从总体上提高了上海市民的素质。

推动城市的文明建设。

使修养和公共道德公共卫生习惯得到新的提高,使语言环境得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

大量的警察,武警加入到世博会的工作中,维护秩序,保障游客安全。

军民之间有了难得的不同于悲情救灾的交流机会。

同时武警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使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事方面的严谨有序。

负面影响: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常住居民每户免费得到一份世博大礼包,包括交通卡和门票。

诸如此类的利益,加大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利益矛盾,区域化隔膜加重。

某些不良的公共行为给其他国家带来不好的印象,比如插队,乱扔垃圾,以盖章为目的忽略参观的本质等行为使外国人对中国人民的印象减分。

又误解成是上海市民的地下素质的集中表现。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使部分上海市民有文化优越感。

致使中国地区文化冲突加重,使其他城市居民对上海市民的厌恶之情加重。

某些文艺活动造成的突发的伤害事件,不由自主的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比如,superjunior的圣战事件导致中国人民的仇韩情绪。

而国内的仇韩和哈韩一族也产生较大矛盾。

世博会对环境的影响
世博会的主题之一就是环境保护。

在主题馆的地球馆中就以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为目的的。

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开始到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改善环境,保护地球。

来说明一个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既是环境问题的创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

各种最新的环保科技与方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节能小细节都一一涉及。

使参观者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一成的认识。

世博会展馆的设计也体现了环境保护的主题。

大多数馆的建筑材料是可降解的。

主题馆的外墙甚至是生物墙,种植着绿色的植物。

参观者通过参观,加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

负面影响;
大量涌入的客流势必会给上海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由此会产生汽车尾气污染及空气、噪音污染。

其次大量的游客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产生垃圾污染。

世博园里长时间大量的景观灯造成了光污染,同时也浪费了不少电能。

世博会系推动和平、友谊、和谐的盛会。

世博会把人们团结在一起,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其发展理念是“欢迎、沟通、展示、合作”。

世博会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能够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地集中起来,把那些零星的、分散的、还不完善的同类事物,通过主题思想将其集中起来,并加以完善化、系统化,甚至艺术化;把人们共同关心的难题连同相关的各种解决途径集中起来,再生动地加以展现,给人们以最大的启示。

世博会是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的象征。

当一个城市代表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庄严地对举办世博会进行精神追求、文明寄托、文化思考、综合承诺的时候,往往呼唤着新的城市精神:当一个城市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意志、市民的智慧积极筹办世博会的时候,往往历史地推动着城市精神的绵延:当一个城市因世博而接纳千百万人,进行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检阅,让经济理念、科技创新、人文关怀、文化创意、社会时尚和时空再造集中地展示的时候,也往往把城市精神的弘扬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还是利大于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