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考作文素材:艺术,赋予城市文化温度

2020高考作文素材:艺术,赋予城市文化温度

2020高考作文素材:艺术,赋予城市文化温

艺术,赋予城市文化温度
让大众文化需求与本地受众互动结合起来,不仅是电影节发展的必修课,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修课。

前不久,FIRST青年电影展的参赛影片在青海西宁免费放映。

一位大叔和妻子每晚都来:“露天电影的形式很怀旧,影片却很新鲜,跟平常在影院看的不一样。

”露天广场上,电影屏幕把人们带入一个光影世界,观影热情高涨。

这已经是FIRST青年电影展驻扎西宁的第九个年头了。

如此年轻的小众电影节,吸引了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影迷和电影人。

青年电影节的独特气质,给这座高原城市注入了热情与活力。

在这个影展上,人们看到的影片,往往是青年电影人的作品。

这是青年电影创作者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业界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的平台。

几年来,电影节与影迷在不断地“互相成全”,创作文化、展演文化与观影文化,经由一块银幕而逐渐形成。

电影展映在扎根,观影素质也在提升。

书店里每晚10点的影
迷交流会,是观众与创作者面对面分享的时刻。

“导演,您在影片结尾是要表现一种希望吗?”“是你想多了还是我想少了?”这样的对话不时引来笑声、引来思考。

正如一位工作人员所说,“从这些交流中,能切身感受到观众的电影素养和文化素养每年都在提升。


这是发掘影片的过程。

笔者在观影时看到这样一幕:在播放片尾字幕时,观众鲜有离场,每出现一组创作人员的名字,台下就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只有好作品才能赢得掌声,只有好创作才能赢得尊重。

近年来,不少艺术电影都是从FIRST青年电影节走出来,而后登上大银幕的。

观众不仅能看到艺术创作的诚意,而且愿意用掌声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也是发掘观众的过程。

在今年影展上,每位观众都会收到一张评分卡,“踩”和“顶”决定了影片能否获得“观众选择荣誉”奖。

如果说创作者们是“用电影投入观众”,而观众们就是“用自己投入电影”。

而要发掘观众,就要寻找与电影节“落户地”相通的气质。

今年的训练营项目中,有10位新人导演在西宁取景拍摄,演员也是西宁本地的素人演员,越来越多人被吸引至此,为西宁留下宝贵的城市影像。

让大众文化需求与本地受众互动结合起来,不仅是电影节发展的必修课,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必修课。

电影节来到一座城,也要扎根一座城。

无论电影还是电影节,不管城市还是市民观众,热情、认真与真诚都是不可或缺的创作、
观影与宣介品质。

经济社会越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维度就越丰富,不只是电影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运动等在内的文化生活形式,都是营造城市活力空间、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

艺术让城市更有文化温度。

合力打造富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文化节,必将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在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中以精品奉献人民。

延伸阅读:其他优秀素材两篇
让儿童更尽情而安全地享受互联网馈赠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儿童监护人,并应当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发布《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

该规定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57.7%)。

新一代儿童是幸运的,作为不折不扣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可以尽享技术带来的丰富“红利”。

而同时,也遭遇种种难测的风险,特别是由于陷阱多、自我防范能力不强,更容易遭遇伤害。

今年儿童节前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就《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征求意
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这被称为送给儿童的礼物。

而如今,礼物送到儿童手里,令人欣慰。

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安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到“网络运营者应当设置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用户协议,并指定专人负责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再到“网络运营者存储儿童个人信息,不得超过实现其收集、使用目的所必需的期限”……该规定针对境内通过网络从事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等活动,回应了舆论关切,体现了保障儿童权利的制度初衷。

当今之世,尊重和保障儿童权利已是国际共识,也是各地各部门的基本通识。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全社会有责任携手努力,程度减少不良信息对儿童的侵袭,程度为儿童建造有安全感的互联网世界,程度让儿童享受互联网馈赠而不被裹挟。

毋庸讳言,当前一些互联网平台缺少操守,他们把儿童当成赚取工具,甚至直接“消费”儿童。

比如有的直播平台盯着儿童,有意无意地把儿童当成目标用户,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还有的电子游戏运营商千方百计地诱惑儿童沉溺其中,大发横财,不仁不义。

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疯狂而危险的。

此外,有的网络运营者挖空心思地收集儿童的个人信息,从
存储到使用,从转移到披露,没有一项正当的,更遑论合规合法。

该规定明确提出,
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正当必要、知情同意、目的明确、安全保障、依法利用的原则。

这正是剑指一些网络运营者没有遵循正当必要、知情同意、目的明确、安全保障、依法利用等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该规定还针对不少网络运营者故意设置陷阱收集信息的做法画出了“高压线”,比如,网络运营者征得儿童监护人同意时,应当同时提供拒绝选项,并明确告知以下事项: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儿童个人信息存储的地点、期限和到期后的处理方式;儿童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措施;拒绝的后果;投诉、举报的渠道和方式;更正、删除儿童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这一细化措施极具针对性,一旦获得不折不扣地推行,意义深远。

有句话说得好:“法治应当包含两层意思:已制定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不难判断,该规定深孚人心,但如何让大家服从,特别是网络运营者服从,则需要监管部门发力、需要全社会监督,需要监护人承担好该承担的责任。

有专家认为,儿童个人信息保护需要维护儿童的三种基本权
利: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并尽量保持儿童隐私与儿童发展权之间的平衡。

出台《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不是让儿童远离互联网,更不是让他们排斥移动互联网,而是规制不法行为,让儿童更好地运用互联网和接受互联网时代的“馈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希望。

”保护儿童权利,众望所归,也是势在必行。

推进儿童的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技术升级上努力,还应在部门协作上努力,更需要各个责任主体尽责,儿童成长的环境越健康,国家和民族就越有希望。

清华学生计划表的借鉴意义
这两天,一份清华学生的计划表上了热搜。

网传照片显示,计划表的作者早上6时起床,凌晨1时睡觉,其间所有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课程只占这份计划的少部分,大多数是预习、复习、自习、听CNN英语、社工等安排。

这种“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的例证甫一出现,还能让大家的内心出现波动,为了不被落下更远,也自制表格,想照着样子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通常“画表两小时,坚持五分钟”,计划总是被各种计划外的状况打乱,转眼就不再记得自己有过计
划。

但是渐渐地,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反而放弃了“挣扎”,开始反思身边弥漫的焦虑情绪,感慨社会竞争带来压力巨大,关心优秀而努力的人放弃娱乐和睡眠对身心不好……清华学生制定计划表未必出于焦虑,产生这样想法的人却可能是真焦虑:不想这样拼命,又想给自己找到理由。

其实能看出来,计划表的作者在备考清华的思源计划,计划可能在考核结束后有所变动。

而在清华的学霸中,有愿意国庆期间把图书馆坐穿、在实验室一泡一天的人,也有拥有众多抖音粉丝、把公众号经营得有声有色的人。

厉害的人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把时间表安排满,而在于把自己时间安排好。

因此,与其看着别人的计划表一边焦虑一边说风凉话,不如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身体状况、学业或工作内容、个人爱好等等,合理选择自己的时间安排,并且坚持执行。

在我看来,这份计划表的借鉴意义不在于如何安排时间。

作者在备注中提醒自己在大学里读万卷书,找一条路,并且在计划中有所体现:虽定下学分绩前十的目标,但也清醒认识到在大学最重要的是经历和成长,不是学分绩,还提醒自己要早日脱离练习册这副拐杖,学会融会贯通……这些思考对于学生和已经离开学校的人,或许更有借鉴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