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年度县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细则(初稿)
2014年度县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细则(初稿)
70
加分项目
市目标任务
确定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要指标的,并考核市环保局的目标,完成1项加2分(和其它目标相同的,不重复加分)。
市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方案中确定的工作任务,并考核市环保局的目标,完成1项加2分(和其它目标相同的,不重复加分)。
重点督查事项
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重大事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完成1项加4分(和其它目标相同的,不重复加分)。
项目总计得分
局领导综合评价
根据县区年度各类各项目标完成情况和年度工作情况综合打分。
30分
总计得分(确保项目分+加分项目分-扣分项目分)
考核结果(包括一票否决)
主要污染物减排
完成市下达的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加5分。
生态县区创建
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区加20分,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加10分;建成省级生态县区加10分,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加5分。
生态乡镇创建
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有1个加3分;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完成1个加1分。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
制定辖区内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监督管理办法、资金使用办法的,完成1项加2分。
减排项目否决
没有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的,连带否决。
违法乱纪否决
县区政府领导有1人因环保事件受到处理的;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有1人因环保事件受到处理的或有1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处理的(其他工作人员受到处理的,扣10分)。
新闻曝光否决
县区政府领导有1人因环保新闻媒体曝光,并受到行政处分的;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有1人因环保新闻媒体曝光,并受到行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年度工作任务的有1项扣2分。
突出环境问题整治
被列入省级以上突出环境问题的,有1项扣2分、有1项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扣2分;被列入市级突出环境问题的,有1项扣1分、有1项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扣1分。
环保专项行动
被列入环保专项行动内容的,有1项扣1分,有1项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扣2分。
创新创优
环保单项工作在全国领先的每1项加5分;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的每1项加3分;环保单项工作在全省领先的每1项加3分;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的每1项加2分。
扣分项目
信访
环保问题信访件上访国家,查实一件扣2分、2个月内没有结案扣5分,群访到国家的有1件扣5分;上访省里,查实一件扣1分、2个月内没有结案扣3分,群访到省里的有1件扣3分;被省厅因信访约谈的有1次扣5分。
辐射安全
未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换发100%目标的扣2分,县区辐射监管能力建设未达标的,扣2分。
小锅炉淘汰整治
没有完成10蒸吨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整治任务的,每发现一台小锅炉扣0.5分。
数字化城管
案件办理
年度平均综合得分低于100分的,每少2个分值扣1分(只考核区政府、开发区)。
一票否决
环境事件否决
发生Ⅰ级-Ⅳ级的环境事件,其中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的Ⅰ级—Ⅲ级事件,以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发生影响供水的污染事件。
执法检查
国家、省督查中心等省级以上明查暗访的,查实一件扣2分,没有按要求整改到位的扣4分。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考评结果总分数在全省排列后3名的扣5分。
重大新闻事件
被国家级主流新闻媒体曝光产生负面影响的有一件扣分5分,其中,被焦点访谈曝光产生负面影响的有一件扣分10分;被省级主流新闻媒体曝光产生负面影响的有一件扣分3分;被网络传媒等曝光产生负面影响的有1件扣分1分。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并颁布实施的,加3分。
争取上级资金
按照获得中央、省级、市级环保资金总额的排名进行加分,排名第一至第五的县区分别加5、4、3、2、1分。
化工园区专项整治
通过沿海化工园区专项整治的,加5分。
园区环境影响评价
完成辖区内全部园区规划和跟踪环评任务的,加3分。
表彰
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加10分,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表彰的加5分。因时间原因未能列入当年加分的,可结转到下年加分。
秸秆禁烧
根据省环保厅通报的结果,夏秋第1个火点扣8分,第2个火点扣5分,第3个火点扣3分,以后每个火点扣1分。
大气污染防治
未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年度任务的,有1项扣2分。
流域水污染防治
未完成国家和省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通榆河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15年)》年度工作计划任务的有1项扣2分。
2014年度县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细则(初稿)
类别
项目
考核细则
完成情况
分值
备注
确保项目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按照连政办发〔2014〕41号文中承担项目的完成率计算得分,完成率与分值的乘积为得分。完成率为已完成项目数与承担项目总数之比。(赣榆县30项、东海县21项、灌云县31项、灌南县27项、新浦区17项、海州区13项、连云区21项、开发区11项、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11项、云台山景区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