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技术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重大革命,必然影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它表明了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山区中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分析,对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途径,以期更好地促进山区中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山区中小学;因素;应用一、前言现代教育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化进程使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各地区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也逐步的开展起来;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过程的深入和发展,其最终结果将是全面实现信息化教学,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也成为各地区教研小组以及各中小学重点研究之一。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校的应用领域(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教学能提高的有效途径。
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学效果及质量。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师学校在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学校自己的网站,链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为老师们提供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
老师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资料、读书体会,利用网站进行学术交流。
在这里老师们可以得到应用于教学中的广阔的资源。
另外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教师可通过学校办公的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查询,软件的预览、修改,电子教案的准备等备课工作。
在网上进行学术讨论,交流学术信息,并进行电子办公。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学校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建立学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系统。
为将来提供决策支持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丰富的管理工具还可以将学校领导和各级行政管理售货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之得以集中精力来考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与校外的沟通学校可以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发布招生信息,联系各界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
三、山区中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而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分析山区中小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本人做了一次调查。
总结出山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情况如下:(一)、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不足从教师如何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上来看,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有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意识;但从调查来看,只有大概43.2%的教师曾参加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其中只有40%的教师参加的是市集体组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而大概4%的教师是自己去的相关培训班;另外,还有大概18.7%的教师表示想去,但没有相关的培训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校教师渴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心情可见一斑,尤其以中青年教师为明显。
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一些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认识还不够。
有许多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CAI课件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认为多媒体课件无所不能,完全抛开了常规教学的备、讲、辅、批四个环节,没有书本教案,没有粉笔黑板,以往方便实用的教辅手段(投影、录音、录像等)一概不要,一味迎合多媒体教学,这无形中摒弃了传统的一些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如一些推导、重要的结论、方法等都事先输入在现代教育技术CAI课件里,上课时直接显示出来,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思考和记录,其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二)、硬件基础实施建设缓慢山区中小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城市一样都是教育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是以硬件设备为基础的。
广东省教育厅从2002年开始抓计算机配备和计算机教室的建设。
2002年,广东省在贫困山区大埔县的《全省山区中小学信息化装备工作现场会》之后,采取了“卖方信贷”的模式,大力推进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计算机教室的建设。
从2002年开始,运用“卖方信贷”的创新模式,建设中小学校电脑室。
开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已配备计算机室,为我省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我省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我县是地处粤北的一个贫困山区县,教育投入有限。
在信息化道路上走得也是十分落后。
但是在教育领导大力支持下还是迈开了信息化脚步。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我县配置电脑室的基础上,按教育部的要求,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工作。
2002年高中学校全面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03年初中学校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04年乡镇中心小学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针对某一学校提供使用的计算机及网络使用,进行学生和教师调查。
调查显示,目前我校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室都是1997年至2003年之间生产的WINDOWS98系统的X86计算机和部分近年配备办公所用的windowsXP系统的X86机型。
大部分教师使用的还是教师自己购买的私人电脑。
学校提供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只能保证小部分教师日常办公的运作。
真正用于教育教学的还是那些2003年之前的计算机硬件。
每年使用过程中都还会由于年代已久而瘫痪的不再少数。
一些学校都面临即将无机可用的困境。
而教育教学的教材配套硬件设备与现有装备的脱节,更是山区中小学面临的问题。
针对我校教师的调查中,有75%的中青年教师表示学校对信息化教学投资太少,信息化教学的设备条件不够;不过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硬件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即使增加教学投入,教学资金的投入还是远远不足,而要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服务,实现完全信息化教学,更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师资力量薄弱从教师使用信息技手段来进行教学来看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
统计调查表明,有大概17%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大概24%的教师表示偶尔使用,而有大概67%的教师表示从来没有使用过。
虽然部分山区教师具备教育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但大部分教师对信息化软件、网络知识及上机操作、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等应用情况一般;能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上的教师大部分集中在年龄段为25~45岁的中青年教师上。
以上统计表明山区中小学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严重不足。
(四)、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不够我县中小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还很多处于空白的学校,在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山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我在调查之时,注重了解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看法。
从调查表明:其中78%的学生对于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信息,表示很喜欢;有1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7%的学生表示完全不喜欢。
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调查发现,有74%的学生认为很大。
在进行教师调查时,使用过信息化教学的教师都普遍认为课前准备工作加重,但教育效果有大的提升。
综合以上情况可知,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及问题有:由于我县属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中年教师和大部分老教师;而且,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应用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年龄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
另一方面,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校信息化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
可是由于教师水平较低,对现代化教学工具只会做简单的一些操作,无创意可言,学生对这样的教学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到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潜能发挥出来。
四、山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建议(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新的教学理念从那里找寻?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
(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学习其它学校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时,不能死搬硬套,应当做好统筹、规划,按需导向。
根据本校的与办学特点,制定目标、方针和任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使现代教育技术发挥最大效能。
在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山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上下了功夫。
另外,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课程,使用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切忌一视同仁,盲目仿照别人先进的东西。
比如物理课实验在现实中不能操作时,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或CAI软件模拟实验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语文课在需要朗读的课上,老师朗读能力较弱的话,可以采用磁带、光盘等作为辅助。
(三)、交流合作,注重实效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多引进资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援助,加快山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完善配备硬件装备。
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学校要求实效,加强教师及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和学习,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道路,着重点则放在如何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山区中小学现代化教育,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整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本人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山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应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帮助,让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创先例,选派一些教师去省市一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