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旅客过关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们出游的决策,一般不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兴趣、爱好等 B.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C.个人的闲暇时间D.文化修养2.有关人们出游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的出游能力主要受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的限制B.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旅游胜地的淡季和旺季分布C.节假日国内著名风景区旅瓣高峰的形成,主要受游客经济收人的影响D.闲暇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过程中消费水平的高低有“巡回的迪斯尼乐园”之称的“环球嘉年华”,以其“游戏惊险刺激、设备质优常新、玩具新奇诱人”的特点,吸引了大批渴望狂欢、释放热情的游人。
“环球嘉年华”汇聚了世界上最惊险和刺激的大型游乐机,像“极速大风车”“老鼠也疯狂”“超级跳楼机”等游戏项目,其惊险程度吸引了大批喜好冒险和刺激的游客。
据此完成3~4题。
3.来“环球嘉年华”游玩的人群主要是A.10岁以下的儿童B.退休在家静老人C.中学及大学在校的学生D.四五十岁的中年人4.在“环球嘉年华”风靡京城的同时,和它相邻的石景山游乐园和位于市区的北京游乐园显得冷清了许多,其中的原因错误的有A.年轻人渴望体验惊险、新奇和充满异域风情的狂欢B.两个本土的游乐园不如。
环球嘉年华”出名C.两个本土的游乐园位置偏远、交通不便D.本土游乐园存在设备陈旧、经营模式单一等不足5.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旅游信息具有的最主要特点是A.方便、快捷 B.易被采纳、接受 C.直观、详尽 D.生动、形象6.造成目前南极洲旅游人数极少的最主要因素是A.环境承载量 B.游览价值 C.经济距离 D.科学价值选择合适的旅游地是实现旅游娱乐性的重要条件。
据此完成7~9题。
7.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有A.旅游者的动机和偏好 B.旅游地的美学价值C.旅游者的出游方式 D.家庭成员的意见8.设计“一日游”活动方案时,旅游地的选择最好是A.距离较近的旅游景点 B.大家都熟悉的热点景点C.报刊中提到的景点 D.选择较远的景点9.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是①符合自身特点②选择最佳路径③景观丰富多样④注意劳逸结合⑤追求最佳效果⑥以游览最多景点为目标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读“旅游路线示意围”,完成10~11题。
10.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11.游览庐山-路南石林段的景点,所经铁路干线依次为A.京广线、湘黔线、焦柳线、南昆线B.京九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C.襄渝线、焦柳线、京广线、浙赣线 D.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贵昆线新华网成都2009年7月23日电,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23日凌晨因暴雨引发泥石流,有几名游客被困在图1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12~14题。
12.从地形要素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3.图2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
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① B.② C.④ D.④14.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5.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环境破坏②环境污染③土地荒漠化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位于古“丝绸之路”、现“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敦煌莫高窟,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吸引着中外游客,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石窟的损坏极为严重,依据材料完成16~17题。
16.敦煌莫高窟虽历经千年,仍保存较好,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有关…A.地处高纬 B.气候寒冷 C.气候干旱 D.流水侵蚀17.为保护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对入洞游客人数作了限制,又限制停留时间,主要原因是A.避免游客丢弃大量垃圾B.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C.减少因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使珍贵的壁画受到损坏D.避免游客在壁画上乱刻乱画生态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据此完成18~20题。
18.下列属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是A.在北戴河湿地观鸟B.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C.采摘野果,品尝野味D.下河捕鱼,品位自然19.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为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
以获取食物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20.近年来,旅游者的追求已从“3S”(sun、sea、sand)转移到“3N”(nature、nostalgia、nirvana),下列旅游方式最能体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A.宗教旅游 B.虚拟旅游C.生态旅游 D.商务旅游二、综合题(共40分)21.(8分)某一旅游团乘汽车或火车由陕西经山西去北京。
途中欲在山西境内旅游,右图示意山西省部分旅游景点和旅游区。
完成下列问题。
(1)山西省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2)请设计一条既经济又便捷(不走重复路线)的旅游路线。
要求由风陵渡或壶口进入山西并游览A、B、C、D四个旅游区,然后由出口1或出口2离开山西。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景点旅游资源分布图材料二:甲、乙两省份200每洋旅游业数据统计表(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3)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23.(20分)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日本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站”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证了这一景区不因游人过多被污染。
材料二: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游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的垃圾收集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酒店免费吃一顿午餐。
(1)日本推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也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3)为避免旅游环境继续恶化。
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旅客过关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是1.D人们出游的决策主要受个人主观因素如兴趣、爱好等,以及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个人的闲暇时间三方面的影响。
2.A 人们的出游决策除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要考虑白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的限制。
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度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3~4.3.C 4.C本组题考查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旅游偏好。
出游的偏好和年龄有直接关系,少年儿童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娱乐设施特别感兴趣,中老年人沉着老练,喜欢清静的地方。
另外,10岁以下儿童不宜接受太过刺激的游戏,旅游目的地选择原则:选择知名度高的旅游地,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等。
本土游乐园与“环球嘉华年”的差异不存在距离问题。
5.A收集旅游信息的渠道有许多种。
听取亲戚或同学介绍,旅游信息相对真实,易被采纳和接受;通过图书、报刊和电视等媒体介绍,具有直观性和详尽性等特点;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则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各种旅游信息和资料。
6.C本题主要考查经济距离对游客出行选择的影响。
南极大陆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远离人口稠密的北半球,没有常住居民,气候寒冷干燥,交通不便利。
假如游客要去南极,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大量费用,经济距离过大。
虽然南极是科学研究的宝地,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普通游客到达南极依然比较困难。
7~9.7.A 8.A 9.D第7题,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是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
第8题,“一日游”活动的时间较短,选择较近的景点既可以体验旅游的愉悦,又不至于过分疲劳。
第9题,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各个选项都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
10~11.10.C 11.B a处是著名的三峡地区,峡谷是受地壳上升和流水侵蚀下切作用的产物,其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庐山在九江附近,处在京九线上,由此向南经浙赣线到长沙,再由湘黔线向西到贵州观赏黄果树瀑布,最后由贵昆线到云南观赏路南石林。
12~14.12.B 13.B 14.B山谷处易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发生时,应沿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向高处逃生,在四条述生路线中只有②可以逃出泥石流的范围;作出山顶H到甲、乙、丙、丁的地形剖面图如下,由目可知甲、丙、丁三点视线均被挡。
15.C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旅游者不良的消费行为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游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必然对交通、生活物品等产生较大冲击。
一般说来,旅游活动不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生。
16~17.16.C 17.C敦煌莫高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其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
对游客数量和时间作限制主要是为了减少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对石窟小气候的影响,保护珍贵的壁画资源。
18~20.18.A 19.D 20.C第18题,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会对石刻佛像造成损害;采摘野果,品尝野味及下河捕鱼会适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都不能称为生态旅游。
在北戴河湿地观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属于生态旅游。
第19题,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可以使旅游活动限制在旅游环境容量内,有效地保护旅游地的环境。
乱扔垃圾、攀折花草树木、猎取野生动物会造成旅游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第20是,单词nature是自然、生态的意思。
二、综合题21.解析:本题知识运用较为灵活。
山西省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平遥古城和大同的云冈石窟,旅游路线残根据交通线分布来确定即可。
答案:(1)平遥古城云冈石窟(2)路线1:由壶口瀑布-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城、太原等)-忻州-旅游区B(五台山)-旅游区C(恒山等)-旅游区D(大同、云冈石窟等)-出口2。
路线2:由风陵渡-运城-临汾-旅游区A(平遥古城、太原等)-旅游区D(大局、云冈石窟等)-旅游区C(恒山等)-旅游区B(五台山)-出口122.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甲省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各类旅游资源要远远多于乙省,所以甲省和乙省相比较,甲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质量高。
第(2)题,由材料二可以看出,甲、乙两省区的旅游总收入、入境游客数量、因内游客数量,乙省都远远大于甲省,主要是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