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扭转实验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扭转实验实验报告

扭 转 实 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的构造原理,并进行操作练习。

2.确定低碳钢试样的剪切屈服极限、剪切强度极限。

3.确定铸铁试样的剪切强度极限。

4.观察不同材料的试样在扭转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扭转试验机,游标卡尺、扳手。

三.试验原理:
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在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时所支撑的理论依据。

参考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课本的介绍,以及相关的书籍介绍,自己编写。


四.实验步骤
1.a 低碳钢实验(华龙试验机)
(1)量直径: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

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2)安装试样:
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控制器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沿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夹紧试样。

(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
在电脑显示屏上调整扭矩、峰值、切应变1、切应变2、夹头间转角、时间的零点;根据你所安装试样的材料,在“实验方案读取”中选择“教学低碳钢试验”,并点击“加载”而确定;用键盘输入实验编号,回车确定(按Enter 键);鼠标点“开始测试”键,给试样施加扭矩;在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屈服扭矩的变化,记录屈服扭矩的下限值,当扭矩达到最大值时,试样突然断裂,后按下“终止测试”键,使试验机停止转动。

(4)试样断裂后,从峰值中读取最大扭矩。

从夹头上取下试样。

(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

1.b 低碳钢实验(青山试验机)
(1)量直径: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

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2)安装试样:
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试验机测控仪”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s τb τb τ
0d S M b M 0d
用扳手顺时针旋转,夹紧试样。

(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
在电脑显示屏上调整扭矩、峰值、夹头间转角、切应变1、切应变2、试验时间的零点;选择“实验方案1”;用鼠标“新建”,在下拉菜单中,依次输入“试验编号”、“实验员”、“钢筋长度”、在“实验材料”中选择“塑性”、“材料形状”中选择“实心”和“钢筋直径”等信息后,点击“确定”;鼠标点“开始”键,就给试样施加扭矩了;在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试样屈服时扭矩的变化,并记录屈服扭矩的下限值,当扭矩达到最大值时,试样突然断裂,后按下“停止”键,使试验机停止转动。

(4)试样断裂后,取下试样,从峰值中读取最大扭矩。

(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

2.a 铸铁实验(华龙试验机)
(1)量直径: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

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2)安装试样:
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控制器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沿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夹紧试样。

(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
在电脑显示屏上调整扭矩、峰值、切应变1、切应变2、夹头间转角、时间的零点;根据你所安装试样的材料,在“实验方案读取”中选择 “教学铸铁试验”,并点击“加载”而确定;用键盘输入实验编号,回车确定(按Enter 键);鼠标点“开始测试”键,给试样施加扭矩;当扭矩达到最大值时,试样突然断裂,后按下“终止测试”键,使试验机停止转动。

(4)试样断裂后,从夹头上取下试样,读取峰值表中最大扭矩。

(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

2.b 低碳钢实验(青山试验机)
(1)量直径: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样的直径。

在试样上选取3各位置,每个位置互相垂直地测量2次直径,取其平均值;然后从3个位置的平均值中取最小值作为试样的直径。

(2)安装试样:
启动扭转试验机,手动“试验机测控仪”上的“左转”或“右转”键,调整活动夹头的位置,使前、后两夹头钳口的位置能满足试样平口的要求,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用扳手顺时针旋转,夹紧试样。

S M b M 0d b M 0d
(3)调整试验机并对试样施加载荷:
在电脑显示屏上调整扭矩、峰值、夹头间转角、切应变1、切应变2、试验时间的零点;选择“实验方案1”;用鼠标“新建”,在下拉菜单中,依次输入“试验编号”、“实验员”、“钢筋长度”、在“实验材料”中选择“脆性”、“材料形状”中选择“实心”和“钢筋直径”等信息后点击“确定”;鼠标点“开始”键,就给试样施加扭矩了;当扭矩达到最大值时,试样突然断裂,后按下“停止”键,使试验机停止转动。

(4)试样断裂后,取下试样,从峰值中读取最大扭矩。

(5)观察试样断裂后的形状。

圆周扭转在弹性范围内剪应力分布如图a 所示,对于塑性材料,当扭矩增大到一定数值后,试样表面应力先达到流动极限,并逐渐向内扩展,形成环形塑性区,如图b 所示。

若扭矩逐渐增大,塑性区也不断扩大。

当扭矩达到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都近似达到如
图c 所示,在这种剪应力分布下,流动时剪应力公式为。

在扭矩继续增加时,试样继续变形,材料进一步强化,当试样扭断时,整个横截面上的剪应力都达到,此时最大扭矩为,因此剪切强度极限和流动极限一样,近似地.
b M S τS M S τρτW M S S 43=
b τb M ρτW M b
b 43=
由于铸铁是脆性材料,应力在横截面上从开始受力直至破坏都保持为线性分布,当试样边缘上的剪应力达到
时,此时最大扭矩为,故仍有弹性阶段的应力公式计算强度
极限。

六.数据处理
b b M
七.实验结论
八.预习思考题
1.为什么扭转试样两端较粗,中间较细?中间和两端采用光滑曲线过度,而不是直角连接?
2.在计算低碳钢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公式中为什么会出现3/4,而不是其他系数呢?
3.如果扭转试样是屈服失效,请用最大剪应力理论分析一下,试样可能的断口形状。

4.如果扭转试样是断裂失效,请用最大正应力理论分析一下,试样可能的断口形状。

5.安装扭转试样为什么要“把试样水平地放在两夹头之间”?
6.低碳钢试样在扭转时的变形要经历哪3个阶段?
九.分析思考题
1.扭转实验中你是怎样测量试样直径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2.两种试样的断口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怎样解释这种结果?
3.铸铁试样扭转破坏断口的倾斜方向与施加扭矩的方向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4.通过你已经做过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请总结一下低碳钢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的大小关系。

同样地,请总结一下铸铁的抗拉、抗压、抗剪性能。

5.结合你已经做过的拉伸、压缩、扭转实验,请分析低碳钢的载荷-变形曲线有什么共同点。

6. 对于本次实验,你有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