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砂流动度
一. 目的
检测水泥胶砂流动度,指导检测员按规程正确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胶砂流动度。
执行标准: GB/T 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三. 适用范围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砌筑水泥。
四.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边做试验边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
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六.仪器设备
水泥胶砂搅拌机:型号:JJ-5、编号:JC081。
跳桌:型号:DJZ-3,编号:JC461。
试模: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
截锥圆模内壁应光滑,尺寸为:高度:60mm±0.5mm;上口内径:70mm±0.5mm;下口内径:100mm±0.5mm;
01.01.5—1
胶砂流动度
下口外径:120mm。
捣棒:由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20mm±0.5mm,长度约200mm,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柄滚花。
卡尺:型号:O-150,编号:QZ11。
小刀:刀口平直,长度大于80mm。
电子天平:编号:JC601,精度0.1g。
机油、小油刷、勺子、抹布、蒸馏水(纯净饮用水)。
七.环境条件
操作室:20 ±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八.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 跳桌在试验前先进行空跳一个周期,以检验各部位是否正常。
2. 用0.9mm的方孔筛筛出水泥450g,标准砂1350g,胶砂的制备按GB17671有关规定进行。
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湿抹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湿抹布覆盖。
3. 将拌制好的胶砂分二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力量应恰好足以使胶砂充满截圆锥模。
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试模,不要使其移
01.01.5—2
胶砂流动度
动。
4.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出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
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
立刻开动跳桌,以每秒一次的频率,在25s±1s内完成25次跳动。
5.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内完成。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的直径,当流动度值在180~190mm时为该试样的流动度值。
6. 检测完毕,整理仪器,打扫卫生,处理好水电,注意安全。
九.结果判定
计算2次平均值,取整数,用mm为单位表示,该平均值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十.记录格式
记录格式按《吉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息技术标准》C4.01.01《水泥物理性能试验记录》;报告格式按《吉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息技术标准》B4.01.01《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
十一. 审批程序
检测完毕,整理记录,填好报告单签字后连同记录交审核员,经主管批准,盖章后发放报告。
0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