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 第10章例题

工程经济学 第10章例题

假如某工程已有某台设备,目前的残值为7000元,估计还能使用3年。

若保留使用旧机器
现有一种较好的设备,原始费用为30000元,经济寿命为12年,12年末的残值为2000元,年度使用费固定为1000元,如果基准贴现率为15%,(1)问设备是否要马上更换?(2)如果旧设备不需要马上更换,那么何时更换最好?
解:
(1)根据新旧设备经济寿命时的等值年度费用确定旧设备是否马上更换:
AC(15%)新=(30000-2000(P/F,0.15,12))(A/P,0.15,12)+1000=6466(元)
旧设备的经济寿命:
旧设备再保留使用1年
AC(15%)=(7000-5000(P/F,0.15,1))*(A/P,0.15,1)+3000=6050(元)
旧设备再保留使用2年
AC(15%)=(7000-
3000*(P/F,0.15,2)+3000*(P/F,0.15,1)+4000*(P/F,0.15,2))*(A/P,0.15,2)=6375.58(元)
旧设备再保留使用3年
AC(15%)=(7000-2000*(P/F,0.15,3)+3000*(P/F,0.15,1)+4000*(P/F,0.15,2)+6000*(P/F,0.15,3)) *(A/P,0.15,3)=6684.99(元)
旧设备的经济寿命为1年,经济寿命时的等值年度费用AC(15%)旧=6050元,而新设备经济寿命时等值年度费用AC(15%)新=6466元,可见旧设备不需要马上更换。

(2)采用逐年比较确定旧设备何时更换为好
马上更换旧设备
AC(15%)=6466元
旧设备使用1年的情况
AC(15%)=6050元
旧设备使用2年,第1年的使用费用作为沉没成本,现在仅仅关注第2年得现金流,同新设备经济寿命期内的等值年度费用6466作比较。

AC(15%)=(5000-3000*(P/F,0.15,1))*(A/P,0.15,1)+4000=6750元
所以结论是旧设备使用一年后就应该更换。

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3年前,按直线法折旧,为保持生产能力,两年后需大修,大修成本为290000元,现在考虑是否要更新,新设备按年数总和法折旧,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税后基准收益率为6%,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分别进行税前和税后更新比较。

解:都以计算期为4年比较净现值以决定方案的取舍。

(1)旧设备净现金流量计算
1)折旧的计算
年折旧额=1600000−160000
6
=240000(元)
2)0年末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旧设备处置收入(损失)=目前变现价值-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1600000-240000×3=880000(元)
故旧设备处置收入=350000-880000=-530000(元)
损失但是由于保留旧设备,因此放弃扣减所得税的机会,所以应纳税所得额增加530000元,放弃了机会抵扣所得税174900元。

(530000×33%)
3)第4年末旧设备处置的所得税计算
第4年年末旧设备处置收入=70000-160000=-90000(元)
第4年年末所得税=-90000×33%=-29700(元)(少交)
税后净现金流量等于税前净现金流量减去所得税。

旧设备的税前和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2)新设备净现金流量计算
1)折旧的计算
第1年折旧额=(820000-82000)×4
4+3+2+1
=295200(元)
第2年折旧额=(820000-82000)×3
=221400(元)
4+3+2+1
=147600(元)第3年折旧额=(820000-82000)×2
4+3+2+1
第4年折旧额=(820000-82000)×1
=73800(元)
4+3+2+1
2)第4年年末新设备处置的所得税计算
第4年年末新设备处置收入=100000-82000=18000(元)第4年年末所得税=18000×33%=5940(元)
税后净现金流量等于税前净现金流量减去所得税。

新设备税前和税后净现金流量计算见下表。

(3)费用现值比较
税前
NPV(6%)旧=-843721
NPV(6%)新=-844744
按照税前现金流量继续使用旧设备
税后
NPV(6%)旧=-602168
NPV(6%)新=-598031
按照税后现金流量应该选择更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