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
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
5
继续深入开展区域执法协作工作。
6
中关村科学城要聚焦,以建设具有全 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 二、促进资源 新主阵地为目标,着力提高对全球创 共享,加快区 新资源的开放和聚集能力,着力补齐 域市场一体化 优质创新要素,着力促进不同创新群 进程 体深度融合,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打 造创新型服务政府、强化城市创新形 象,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 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带动 引领作用。
策制定
序号
主要职责
年度任务
完成情况描述
4
深入开展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工作。组织召开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座谈会,征集领军企业培育工作需求 和意见。开展2017年度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单位专项经费申报的材料受理工作、评审工作。组织国家知识产 权局专利审查员进驻美团等领军企业开展实践交流活动。与中关村管委会创新处交流领军企业培育方案的修订思路。 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支持力度。完成2018年度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专利创业10个资助项目的公示、 推动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建设。 培训、签约以及首付款拨付工作。设计企业专利实务在线视频课程录制方案,组织相关专家召开课程录制启动会,确 定第一批课程录制内容。协调大连理工大学调研腾讯、旷视、汉能等企业。组建独角兽培育专项工作组,针对中关村 独角兽企业开展问卷调研、专利发展态势分析、座谈会等工作。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电学审查部调研中关村独角兽和 上市公司。举办第一期独角兽知识产权沙龙,邀请中关村独角兽企业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交流分享知识产权在企业IPO 过程中的作用等主题内容。 推动贯彻落实“一局三地”工作机制。组织3次“京津冀”联合执法行动,加强“京津冀”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对涉及 京津冀重大专利侵权案件进行联合会商、联合口审。举办专利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2次,培训来自五省市自治区的 专利行政执法人员180余人。 加强横向交流。与海关建立专利侵权执法联动机制,与国家专利复审委会建立专利确权维权联动机制,向32家在局办 理过的专利侵权案件的企业发出问卷调查表,听取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意见建议。与知识产权法院和北京高院对标准 必要专利问题及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形成相关研究报告。 研究起草《中关村知识产权行动方案(2018-2020年)》,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行动方案方向和内容。 为中关村和“三城一区”提供知识产权个性化服务。向中关村管委会提供2017年度企业专利申请、授权、有效发明和 PCT专利数据,向丰台园和顺义园提供2017年度园区专利数据统计。 推进中关村知识产权大数据区域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召开培训会,围绕系统的使用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推进系统二 期项目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 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设计中关村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和框架,确定工作模块和流程。组织召 开三期中关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征集企业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建议,设计制作《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政策辑要》。与人保财险等深入交流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产品设计和在中关村落地工作方案。 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举办以“商业秘密与专利协同保护”为主题的创新沙龙活动,分享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 设及实务经验。举办以“企业知识产权与危机应对”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加强创新主体与国内外优秀知识产权专家间 的交流对接。 形成《“一区一特色”专项工程实施方案》。6月7日,组织专家对项目承担单位进行评审,依据评审分数,确定了8个 项目的最终承担单位。与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合同的签订和项目实施工作的具体对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组织相关 处室到大兴、延庆等各区进行调研,跟踪项目进展,为区特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
序号
主要职责
年权转移转化分配机制调研结果和本年度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工作安排,研究制定 落实以增加知识产权价值为导向的分 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工作方案。根据《关于开展2018年我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工作通 配政策,增强科研人员的改革获得感 知》和《关于加强已认定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的通知》,完成2018年我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利运营办公室专家评 。 审、结果公示等工作。启动本年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项目,遴选8家高校、8家院所,从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完善 专利管理制度和培养专利运营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引导高校院所加强专利运营工作。 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 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升金融、文化创 意、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 平。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三 年行动计划,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独 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壮大, 做好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工作。
2
引导智能交通和新型纤维材料等高精尖产业领域新组建2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加强北京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 势企业培育。北京市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1家。截止2018年9月,北京市共有国家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7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0家。15人正式获评2017年度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 促进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工作。与各区知识产权局加强合作,开展2018年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申报 推荐,截至目前,已完成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初审和示范单位专家评审。组织开展2018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 单位专题培训。梳理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认定流程,提高网上申报流程比例,切实提高企业效率。
3
一、知识产权 转化运用的政 全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 加强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工作研究。按计划推进《在京高等院校知识产权运营最新状况研究》、《在京科研机构知识产 务平台建设,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 权运营最新状况研究》项目,完成项目中期进展汇报,指导项目承担单位结合我市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项 策制定 建立深层次对接机制,做好科技成果 目开展项目研究。 在京落地承接服务工作。以开放共享 指导高校院所加强专利转化工作。依托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工作,收集重点专利运营项目,遴选8家高校、8家院所, 为导向,支持高校与研发机构建设联 启动本年专利运营办公室建设项目,引导高校院所开展专利转化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人才机制创新、价值分配 合创新平台、协同创新研究院。 创新,加强专利运营工作。研究面向重点高校、院所等培育对象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实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