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征文500字范文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
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
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
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
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
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
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如
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
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道理。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你们读过吗?这本书精选中华五千多年
悠久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经典中的精美华章,这里有最美的古典诗词。
唐诗是必不可少的。
在唐诗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不少历史,也找到了无数的乐趣,认识了许多扬名中外的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诗让人流年忘返,百读不厌。
可我更迷恋唐代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代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他的七绝与李白的诗并称为"
双璧"。
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佳作。
现存王昌龄的诗
180多首。
其中,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
因此,在众多的诗人当中,我尤为敬佩他!一首《芙蓉楼送辛渐》深切的感受到王昌龄的决
心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
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月还是秦时的明月,关塞还
是汉时的关塞,去出征的将士们至今还没有回来,只要李广将军现
在还在,就一定不会让胡人的兵马度过阴山。
王昌龄这种忧国忧民
的做法是我难以做到的,如果是我早就不管了,就在家里吃喝玩乐。
读了王昌龄的诗懂得了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的民族,正是因为着灿烂的文化,在漫漫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
多国家消失了,可中国依然生生不息。
作为历史的接班人,我应该
努力学好国学,传承并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这不,今天我学习到诚实守信篇,其中有个名段讲的是一个叫元方的小孩,他父亲的朋友不遵守诺言,迟到后还责骂元方的父亲,
这让元方十分生气,他据理力争,批评了父亲的朋友,这让朋友感
到很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它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
另外,我
们也要像元方一样,面对世界上的不平,勇敢地说“不”。
孔子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
实守信的好习惯。
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
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我们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
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