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改工作计划
2011-2013
王明霞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已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课堂内师生互动,人文、民主成为课堂教学追求的高级内涵。
教学生怕被扣上不民主、不和谐的帽子,于是乎课堂内流于形式的提问和讨论显的太多、太滥,昔日严肃安静的课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学生想说就说,想动就动,你一言我一语,有打闹的、有说笑的,谁也听不清别人说什么。
学生乐于宽松、自主,教师疏于管理、规范。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民主也应集中。
新课改无疑要进行观念的改变、意识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然而质量是生命线这一主题永远不能变。
流于形式的和谐导致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下滑,张扬个性的背后让学生显得骄横虚伪,没有限制的表扬让学生迷失了自我。
反思新课改,计划如下:
一、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多引导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积极、主动地探究并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相应的能力,为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必备的素质基础。
教师要认识到“受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的道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参与、探索、思考和创新。
它完全区别于传统教学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素质,重分类、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
同时,还要把创新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创新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感受,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正面鼓励学生,允许落后,不求全责。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以敏捷的思路,正确的审美价值,优美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优雅的举止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才能充分得到发展。
二、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信任、尊重的关系。
要大力提倡“教学相长”的创新教学方式,要用参与式、探究式等新方法替代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要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大胆实践,鼓励学生多想问题,敢提问题,即使提一点“离奇古怪”的问题也无妨。
应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
还要充分发扬民主、教育的民主可以凝化师生的角色界限,消除学生的心理防线和抵触情绪,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体会、感悟、吸收、运用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愉快中学习、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经过科学的训练,艰苦的学习,不断学习和积累。
首先需要进行科学思维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不断去研究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多想独立思考,让学生享有更多的自由。
只有这样,才
能为学生拥有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要切实做好以上几点,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始终保持良好的信念和崇高的文化素养,除不断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吸取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各种教育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积累,达到新课程要求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