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庭暴力的原因和法律对策
摘要
家庭暴力在全球各地普遍存在,不管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在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阻碍。
现在,随着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家庭暴力的问题显现出了很大的弊端,给受害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很大伤害,同时侵犯了受暴者这些弱势群体的正当合法权益。
所以探究家庭暴力的成因,进而提出家庭暴力的法律防治建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分析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的现状。
发现现行家庭暴力立法可操作性不强、司法保护力度不够、家庭暴力的防治机制不完善、庭暴力的法律防范意识与技能缺乏。
所以应该加强家庭暴力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强家庭暴力的司法保护、完善家庭暴力防范机制、提高个人的家庭暴力法律防治意识。
关键词:家庭暴力;原因,防治
论文类型:理论研究
I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2家庭暴力的原因 (2)
2.1历史原因 (2)
2.2社会经济原因 (2)
2.3个人原因 (3)
2.3.1心理原因 (3)
2.3.2生理原因 (3)
3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4)
3.1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现状 (4)
3.1.1婚姻法对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 (4)
3.1.2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 (4)
3.1.3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 (4)
3.1.4刑法对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 (5)
3.1.5地方性法规对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 (5)
3.2家庭暴力法律防治存在的问题 (5)
3.2.1现行立法可操作性不强 (5)
3.2.2司法保护力度不够 (6)
3.2.3家庭暴力的防治机制不完善 (6)
3.2.4家庭暴力的法律防范意识与技能缺乏 (7)
4我国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的完善措施 (7)
4.1加强家庭暴力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 (7)
4.1.1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7)
4.1.2完善家庭暴力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8)
4.2加强家庭暴力的司法保护 (9)
4.3完善家庭暴力防范机制 (9)
4.4提高个人的家庭暴力法律防治意识 (10)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4)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5)
I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自人类有文字记录起,家庭一贯是其施暴者进行暴力行动的场所”,它在全球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出现。
因为这个原因,西方国家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探究从1970年就开始进行了。
在中国,从1980年以后才开始进行关于家庭暴力这个问题的探究,各界学者对家庭暴力问题从各个方面层次开始进行探究,考察发生家庭暴力的缘由,找寻预防和治理家庭暴力的正当措施。
在我国,家庭暴力活动是普遍发生的,而且其中很多的受暴者是妇女和儿童。
据最高院2017年统计,全国约有24. 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
历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的问题而瓦解。
妇联系统历年收到4到5万件关于上报家暴的案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口益实现,家庭暴力引起的一连串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世界各国加强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防治。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颁布的《行动纲领》将“家庭暴力”问题列为12个“重点注意领域之一”,要求各国社会采用策略加以管理。
对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的研究早已成为现如今一大热点问题。
02017年9月12口,陕西《都市快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媳妇遭丈夫公婆家暴,浑身是伤死于家中”的新闻报道.这就是典型的家庭暴力事件。
所以对于家庭暴力的原因以及法律的对策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1.2研究意义
当今社会,在家庭暴力被确切认为是违法的情况下,该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家庭成员尤其是女性和儿童依然持续的受到家庭暴力而且缺失完整的法律救助制度。
从中国历史来看,源远流长的社会文明为我们营造了如此的社会氛围,如此不和谐的社会氛围的形成导致了家庭暴力的不断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先存在,然后人才开始存在,中国人口常生活中男女群体的生活历程和举止行为展现出了这种文化形式。
同时社会文明和思维意识中对武力、男性整体性格、女性整体性格、家庭概念的定义等这些若干因素成为了家庭暴力施暴者施暴的主要缘由。
因为目前我国只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但与家庭暴力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法律可实施性较弱,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仍存在很多争论,家庭暴力至
1
今依然没有合理遏制。
所以,当我们探析家庭暴力行为时,就必须与社会环境和法律体制相结合,重点探讨我国立法、司法、社会、个人等对家庭暴力的影响,然后采用一系列防治措施来综合治理家庭暴力。
笔者认为对家暴问题出现的缘由进行研究有一定意义,就是因为有家庭暴力这些事实摆在眼前,探析整体出现家暴的缘由之后,在继续找寻防范和治理家暴难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维权意识,减小家庭成员受到暴力的影响,使遭受家庭暴力的受暴者能够尽快早一点脱离家暴的纠缠,构建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庭,进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2
2家庭暴力的原因
2.1历史原因
我国家庭暴力的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受到君王的统治,造成了历史文化中男性占据家庭主要地位这一长久现象,所以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男性让女性去做什么,女性就要惟命是从。
多年封建文化中要求女性群体要三从四德,还有三纲五常这一历史上的礼仪,礼仪与法共同实行,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融合,共同管理封建社会。
其中还有长幼有序,君臣有别这些礼法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影响,就是浓厚的男权主义色彩深深的印在了男性群体心里,造成了今天社会上发生的家暴事件。
在很久以前的社会历史传统中,女性弱势群体没有任何话语权,家中男子处理一切事务,包括大事小事都是由男人说了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发展,但是一些封建残留的意识思维仍然存在于人身上,这些封建思想慢慢在脑中发展,如男人认为娶回家的媳妇就是不能外出工作,一定要在家里做家务,说什么就要做什么,不能反驳,而且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这样做,另一方面,受暴者认为发生这样的事影响声誉,也不会向外到处宣传自己遭受到家庭暴力,所以就一直回避这个问题,到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
2.2社会经济原因
家庭是一个组织,需要金钱来维持口常生活。
当今社会上工资水平高,管理权力大使得男人能在家庭中处在最高地位,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不利于女性群体的发展。
当今社会鼓励者男人和女人在家庭中拥有同等地位,但是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进入社会择业后,肯定会有一个人主动地选择照顾家庭,就会放弃自己的工作,没有工作的话也就没有工资来源,另一个人在资金地位上就占据主导地位。
这个时候问题就是没有工资收入的一方一定要依靠有收入的那方,一次次的妥协和容忍,然后造成家庭地位上的不平等,没有公平可言。
新浪进行了一查此问卷形式的考察,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然后做出了一份详细的文字报告,上面提到了总体上男性的收入水平,还有任职的位置要比女性群体要高出一部分,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女性群体(将近9%)高于男性,得出的结论是男性依然在家庭中处于主体地位,女性群体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
2017年11月30口,由中国社科院人员主编出版了一部书《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 17》,在该书中提到工资收入水平仍然有不公平之处,不管是从地域上来说,还是性别上来说,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该(《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