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讲义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讲义
《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
首先,《条例》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规 依据;
其次,《条例》构建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全面的制 度体系;
第三,《条例》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未来 方向。
-5-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的概念:
1、权威定义: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常见的组织机构:
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其他组织 机关:主要使用行政编制。一般是指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 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有中国共产党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国家元首、行政机关(政府序列) 、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 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 商业联合会机关等。 企业: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 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其他组织: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协会等。 注:行政编制(机关)和行政机关(行政单位)的区别。
-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出台的必要性
《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者利益的优先性与事业单 位应遵循的公共利益的优先性,在法律关系调整的 原则上存在根本的差异,劳动关系与人事关系双方 的权利义务也有较大不同,通过专门立法对事业单 位人事关系和人事管理进行专门规定,十分必要。
-4-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解析:1、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党委的组织部门(县委组织部)、政府的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常见的有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等。如教体局、卫计委 、妇联、工会等。在国家机关(主管部门)内办公的事业单位要注意事业单位本 身和主管部门的区别。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三、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 别和等级。
解析: (一)岗位类别 ●岗位类别:
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管 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 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 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从我县来说,三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人数占绝大多数,包括教 师、医师、护士等众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岗位主要是退伍安置 人员。管理岗位多是专业性要求不强的岗位。
-11-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管理岗位
(1)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 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 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2)我市管理岗位设置6个等级,即五至 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处级正职 、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 、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五至十级 职员岗位。-来自2-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高级岗位、中级岗 位和初级岗位,共设置13个等级。高级岗 位设置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岗 位设置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设置五至 七级;中级岗位设置3个等级,即八至十 级;初级岗位设置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 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1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二)岗位等级和比例 工勤技能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 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即一 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 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 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 岗位。
-14-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机关事业单位中工勤(工人)的几种含义:
-8-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 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 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 岗位设置
总体解析:本章共有三条,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制度、 依据、内容和程序等作了规定,是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 度的法定化。
一、什么是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 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单元,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 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二、岗位管理特征。岗位管理是相对于身份管理而提出的 ,具有专业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特征。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的具体解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 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 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 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本章共有四条,主要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管理 体制等进行了规定。
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国务 院1998年下发的事业单位登记暂行管理条例) 2、通俗认定:
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包含一般性的事业单位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 事业单位。主要有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3、条例适用:
根据《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 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 配套管理制度
2018年7月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立法背景 必要性 ●重要意义 具体条款解读
-2-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条例》的立法背景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经2014年2月26日国务 院第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4月25日以国务院令第 652号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是我国事 业单位人事管理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法规,其颁布 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