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山遂道守护神(达板城区)

天山遂道守护神(达板城区)

天山隧道“守护神”
——记达坂城民兵护路分队纪实
在达坂城镇东南约7公里的天山后沟山口,常年驻守着一支由汉、回、哈、维、蒙5个民族组成的民兵铁路护路分队,分队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担负着兰新铁路穿越天山24座隧道的巡逻执勤和昼夜守护任务,被当地群众称为“铁道卫士”和天山隧道的“守护神”。

提起达坂城人们自然会想起王洛宾和他那首闻名遐迩的“达坂城的姑娘”,但当地人感受最深的却是那里一年四季肆虐的大风。

达坂城地处乌鲁木齐东南郊三十里风区的风口,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沙石随风飘”之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由于兰新铁路隧道群和312国道都从这里一条狭窄的山沟里穿越天山,使这里成为连接欧亚大陆桥、沟通南北疆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通往内地的唯一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来到山口,顶着肆虐的山风,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向前,在一座小山坡下,可以看到一个洁净的小院。

走进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绿色,路两边生长着一排排翠绿的榆树,两排平房的前后绽开着姹紫嫣红的桃花,房后是一座蔬菜大棚,旁边还有羊圈、兔圈、鸡舍、鸽舍、犬舍。

走进房内,宿舍里清一色白床单,绿军被,被子叠的像刀切,毛巾、挂包、小凳
1
子摆放横垂竖直,井井有条,俨然是正规部队的管理模式。

进入电子监控室,这里安装着全国铁路护路最先进的电子监控系统,可以对天山隧道群24座隧道实施昼夜全程监控。

来到旁边的荣誉室,可以看到中央综治委、铁道部、公安部、总参动员部以及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和军分区有关部门颁发的大大小小几十块奖牌,记载着十年来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奖牌,看着设施齐全的营院建设和满院的春色,让人很难想象十年前这里竟然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1993年9月,民兵护路队组建之初,这里是一片戈壁山梁,护路队员们在这里搭起简易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的精神,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凭着自己的双手,通过一茬茬护路民兵的无私奉献和努力拚搏,硬是在乱石戈壁上用十字镐、铁锹平整出了训练场,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营房。

面对十分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了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民兵在执勤巡逻之余,克服重重困难,开山平地,硬是在院后山坡边建起了一座蔬菜大棚,几年来,先后种植辣子、黄瓜、茄子、西红柿、江豆等10多个品种的蔬菜,旺季日均产菜20多公斤,使队员一年四季都能够吃上新鲜蔬菜。

同时他们还积极发展养殖业,先后建起了羊圈、兔圈、鸡舍、鸽舍、犬舍,养殖数量逐年发展。

目前,不但大小节日的肉食可以自给自足,平时还可以经常进行伙食调济。

建队尹始,分队就坚持部队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连队的
2
一日生活制度管理队员,每天坚持出早操,晚点名,饭前一首歌,课后一小结,每周一升国旗,定期召开班务会、队务会,各项工作做到了月有计划、周有安排,不论是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实行标准化作业,坚持干部查岗带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执勤制度。

近年来,分队还根据队员民族成分和文化层次,购买了汉、维、哈三种语言的各类学习教材,鼓励大家在执勤之余学文化,学技术,同时成立了“三互”活动小组,结对子开展互帮、互学、互教活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使民兵在执勤的同时学到了文化和民用技能,一些民兵离队返回家乡后,还成了当地牧民中的“小能人”。

十多年来,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分队始终把保护铁路大动脉的畅通作为中心任务来抓,紧紧围绕护路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了提高护路民兵的巡逻执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分队在对民兵进行护路基本安全常识教育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像部队一样对民兵进行队列、射击、器械、倒功、擒敌拳、警棍术、武装越野等内容的年度训练。

同时分队结合护路工作任务制定了《防暴执勤预案》、《抢险救灾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98年12月,一辆货车临时停靠,一名盗窃货物的不法分子窜上货箱进行盗窃。

执勤民兵张强发现后立即上前制止,这名不法歹徒不听劝阻反而拔出尖刀威胁张强。

面对凶恶的歹徒,
3
张强毫不惧色,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凭着平时练就的过硬本领将其制服,扭送到公安局派出所。

96年7月,达坂城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312国道被洪水冲断,铁路大动脉的安全受到严惩威胁。

在这紧要关头,护路分队冲在了最前头,他们修公路,筑堤坝,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接待、疏散滞留旅客,谱写了一曲护路民兵爱人民、为人民的赞歌,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奖励,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十年来,达坂城民兵分队,在巡逻线路上先后进行安全检查6000余次,累计行程10万多公里,清理闲杂人员143人次,禁止入洞86人次,排除灾害事故隐患426次,防止火灾4起,制止石击列车事件46起,抓获破坏、盗窃铁路物资、设施、器材的违法犯罪嫌疑人68人,为国家挽回损失近500多万元。


天山脚下的护路民兵,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的营院却一天天的变绿了,条件一年年的变好了,他们所守护的铁路大动脉始终保持着安全畅通。

相信来过这里的人都会永远记住,这里有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天山隧道“守护神”。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