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挡土墙课程设计

挡土墙课程设计

2)滨河及水库路堤挡土墙:在傍水一侧设置挡土墙,可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浸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或少占库容的有效措施。
3)路堑挡土墙设置在堑坡底部,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度。
4)山坡挡土墙设在堑坡上部,用于支挡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兼有拦石作用。

(一)、车辆荷载换算
- = - = - =
=
=
因为: ,所以:
2基底合力偏心距
e= m <B/6=m , 满足基底容许偏心距要求.
3.地基承载力抗力值
(1)地基承载力抗力值的规定
=278
(2)轴向荷载作用时
,满足要求。
(3)偏心荷载作用
,满足要求。
五、
因为墙面为俯墙,截面的最大应力可能出现在 墙高处或者加宽墙趾处,若 墙高处和者加宽墙趾处截面强度满足要求,墙身截面应力也能满足墙身材料的要求,现将 墙高处和加宽墙趾处截面强度验算如下:
挡土墙课程设计
一、
挡土墙定义: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按照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1.作用:
1)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重要建筑物。
3.基底的法向反力N及摩擦力T;
4.墙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
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 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5种图示:破裂面交于内边坡,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和外侧,以及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a=4m, d = , H= 8 m ,α= 19o
土压力作用点位置Zy
Zy=
=
=
= m
三、
墙顶宽B1=,基底倾角α0=7o 埋深h' =1 m。
1、挡土墙自重G
G = = 22 ×=646 KN/m
由挡土墙图形可求得ZG=m
2、抗滑稳定性验算:
为了保证挡土墙抗滑稳定性,应验算在土压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基底摩阻力抵抗挡土墙滑移的能力,一般有:
(+ γQ1Ey)μ + α0≥γQ1Ex, (γQ1=, μ=
主动土压力系数K
= +
= ×
=
= = m
= =
h4= H - h1-h3= 8 - - =
K1= 1 +
=
= 1+++ =
主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压力E
E = γH2KK1= ××82×× = KN/m
Ex= Ecos(α+δ) = ×cos(19o+19o) = m
Ey= Esin(α+δ) = ×sin(19o+19o) = KN/m
(1)为防止地表水渗入墙背填料或地基,因此设立地面排水沟。排水沟的横断面为矩形,底宽为,沟深为,边坡坡度为10%,沟底纵坡为1%。
(2)为了迅速排除墙后积水,通常在非干砌的挡土墙身的适当高度处设置3排排水孔。排水孔采用的直径为10cm圆孔。上下交错设置,间距为2m。
(3)泄水孔的进水侧设反滤层,一共三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总厚度为。最下排泄水孔的底部,应设置隔水层。黏土层塑性指数为20。
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墙高米,填土髙4米,填土边坡1:,墙背俯斜,1:(α=19°),墙身分段长度15米。
按墙高确定的附加荷载强度进行换算
附加荷载强度q
墙高H(m)
q(kPa)

20

10
注:H=~时,q由线性内插法确定.
墙高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m2。
(二)、土压力计算
其中: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
挡土墙设计关键是确定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力系,其中主要是确定土压力。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主要力系、附加力和特殊力。
主要力系是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 它包括:
1.挡土墙自重G及位于墙上的衡载;
2.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Ea(包括作用在墙后填料破裂棱体上的荷载,简称超载);
(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Ψ = φ + α + δ = 38o+19o+19o =76o
A0 = (a+H+2h0)(a+H) = ×(4+8+2××(4+8) =
= ×4×6 +(6 + × - ×8×(8 + 2×4 +2× tanα
=12 + - o
=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时破裂角的计算公式:
tanθ= - tanΨ
=-tan76o
=
tanθ= (负值舍去)
取 :θ=28o27′
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
堤顶破裂面距墙踵 (H+a) tanθ+Htanα-(b+d)=
荷载内边缘距墙踵 d= m
荷载外边缘距墙踵 d+l0=8 m
因 < < 8,故破裂面交于荷载内,所以假设符合。
(2)主动土压力计算
所以,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四、基地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基础地面的压应力
轴心荷载作用时
基底平均压应力p
基底有倾斜:
N1=(GγG+γQ1Ey-W)cosα0+γQ1Exsinα0(γG=,γQ1==( × + × - 0)×cos7o + ×o
= +
=kN
2)偏心荷载作用时
作用于基地的合力偏心距e为
强度计算:
按每延米墙长计算:
因为:e0= m < m 满足圬工结构容许偏心距要求
=
墙高处:
= ×[×+× ]
= ×+
= 320
,满足要求。
六、
沉降缝与伸缩缝这两种缝,一般合并设置在一起,统称为沉降伸缩缝。沿路线方向每隔15m设置一道。对于岩石地基,其间距(即分段长)可以适当增大。沉降伸缩缝的缝宽一般为2~3cm。浆砌挡土墙的沉降伸缩缝内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易流失或冻害严重的地区,宜用沥青麻筋、沥青竹绒或沥青木板等弹性材料,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深度不宜小于0.15m;当为路堑墙或墙背填料为填石且冻害不严重时,可仅留空缝,不嵌填料。本设计采用如下构造:
(4)为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堵身开裂,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及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同时,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因硬化收缩和温度变化作用而产生裂缝,须设置伸缩缝。在此把沉降缝和伸缩缝结合在一起,全高设置,宽度为2cm。缝内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为10cm。
( + γQ1Ey)μ + α0=×+××+×o=kN/m ≥ γQ1Ex= × =kN/m
所以,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为了保证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须验算它抵抗墙身绕墙趾向外转动倾覆的能力,有:
+ γQ1(EyZx- ExZy) > 0
= ××+×[× × +
=2041kN/m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