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ppt课件
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ppt课件
维持和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形态 和功能;
提高神经系统调节能力;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代偿功能形成和发展。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个体化 渐进性 持续性 可变性
运动处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
运动处方
一、运动项目
耐力性项目
力量性项目
放松性项目
近30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慢 性病患者相对增加,交通事故、工业化所致伤残增加等等, 客观需求促进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1983年我国卫生部领 导下成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后更名为中国康复医学会, 1984年卫生部倡导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康复医学课程, 一大批举措促使我国以传统医学为主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 代康复医学相接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模式。
工作对象
主要使用方 法
目的
负责人员
疾病
药物、手术, 辅以其他
治愈疾病临床医ຫໍສະໝຸດ 技、护功能障碍 (残疾)综合康复训 练技术、教
育
康复医师、治疗师、 回归社会 护士、假肢矫形器制
作师
在实践中,康复与临床医疗相互渗透已有以下一些形式: 1.利用临床手段矫治或预防残疾(如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 手术); 2.把康复护理列为临床护理内容之一,以利于患者身心功 能障碍的防治; 3.从临床处理的早期就引入康复治疗,康复医师及治疗师 参与临床治疗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4.临床医师和康复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康复协作组”,对 具体的残疾进行跨科性协作,以求取得最大的效益。 5.在临床专科(如神经内科、骨科等)设置康复人员和/ 或康复病床,开展专科的康复治疗。
治疗矫正性项目
二、运动治疗量 强度、频率、持续时间
一)、运动治疗强度
1、心率:大运动量80%最高心率、中运动量70%最高心率 、小运动量60%最高心率
运动试验确定靶心率:自行车功量仪、活动平板
运动中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性下移;负荷 增大时血压不升反降1.33kPa(10mmHg);
运动治疗中允许的平均心率一般为最高心率的70~85%,此 时较为安全。
2、机体耗氧量:最大耗氧量的70%、50~60%、40%
3、代谢当量(MET)1MET代表机体静息状态下的代谢率, 约为每千克体重每分钟耗氧3.5ml。
WHO将日常生活、工作的各种活动进行代谢能量测定,供 制定运动计划用。
康复医疗机构及其组织形式
门诊、病房、康复评定室、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其 他物理疗法室、言语疗法室、心理疗法室、中医疗法室、 假肢与矫形器制作室、社会服务室、研究室。
康复治疗技术
一 物理治疗 二 作业治疗 三 言语康复 四 心理康复 五 康复工程
一 物理治疗
一、运动疗法 定义 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 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 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治疗方 法。
两千年多前就已经开始,《内经素问》重视针灸、导引、 按摩、熨等物理方法,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医经方》对关 节运动障碍和关节强直采用针灸治疗,《导引图》中绘画 医疗体操,东汉张仲景用吐纳(气功)、华佗用五禽戏等。
二、西方古典康复医学发展简史
源于古罗马和古希腊,神庙壁画中有运动疗法治疗疾病的 记录。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描述自然因子 如日光、海水、矿泉等有镇静、止痛、消炎的作用;运动 可增强肌力、促进精神和健康的恢复、延迟衰老。19世纪 瑞典的Ling使运动疗法系统化,19世纪40年代直流电和感 应电应用于治疗,1892年Dasonval始创高频电疗,1896年 出现紫外线治疗。
目前,世界各国的康复医学发展很不平衡,北美(美国、加 拿大)居于领先地位,欧州和日本的康复医学水平也较高。
康复与康复医学
康复 rehabilitation --re(重新的意思) --habilis(使得到能力或适应的意思) --tation(行为或状态的结果)
1981年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 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包括医 学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 复。
主要由从事康复医学工作的各 类医务人员完成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都是必要的 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早期,Rusk曾 认为康复是临床治疗的延续,他说:“如果还没有训练患 者利用其剩余的功能很好地生活和工作,那么,这就意味 着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临床 医学
康复 医学
4、主观感觉:舒适、微喘、呼吸节奏规律。
二)运动治疗频率 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三)运动治疗持续时间 依据运动强度、年龄、体质确定运动时间,一般耐力训练
可持续15~60分钟,达到适宜心率5~15分钟。
三、注意事项:
康复
康复医学
对 象 一切永久性残疾者
暂时性和永久性的躯体残疾者
目的 方法 负责人员
恢复残疾者的功能和权力,让他 们与健康人平等地重返社会
医学的、工程学的、教育学的、 社会学的
由残疾人工作者约请和组织医药 卫生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特教 学者、社工共同完成
恢复残疾者的功能,为他们重 返社会创造基本的条件 医学的、工程学的
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历史
20世纪是现代康复医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一战期间大量 战伤、截肢、神经损伤,产生运动疗法、假肢、肌力评定 等康复手段,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医生Rusk对伤员采用综 合功能训练方法,明确了个体、全面、职业、早期康复的 理念,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现代康复医学的兴起和发展。 1950年成立了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1969年成立国际 康复医学会标志着康复医学学科走向成熟。
康复医学
阜阳民生医院 赵城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主要利用医学措施,治疗因外伤或疾病而遗留功能障碍,并 导致生活、工作能力暂时或永久性地减弱或丧失,以致独立 生活有困难的躯体性残疾者,使其功能复原到可能达到的最 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学科。
一、中国古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