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掌握热力环流原理。
2.通过读绘热力环流图,培养读图、绘图能力;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现象如城市风、海陆风等。
3.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自主学习】
1.气压是指该地单位面积垂直向上延伸到大气层上界所承受的
空气柱的总重量,单位:百帕(hPa)。
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乙地和丁地海拔相等,乙的气压丁的气压(“<”、“>”、
“=”);气压最大的为,最小的为;因此,气压的垂
直分布规律为:海拔越高,气压越。
2.运用气压的概念和分布规律,在图中标出与丙地气压值相等
的 A 地。
3.读教材: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不同,即地表冷热不均,并导致方向上各
地间的差异,引起运动。
【合作探究】
探究一:运用热力环流原理,与组员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假如你是某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你是否同意一厂长在甲处(见下左图)办水泥厂。
υ结论:
理由:
(2)从青岛度假回来的小亮向同学描述居住在海边的感受:白天空气潮湿,夜晚比较干燥。
你认为小亮有没有撒谎?
υ结论:
理由:
探究二:据图中等压面的弯曲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并绘出热力环流图。
1,图中同一高度的 A 、B 两点, A
处等压面弯向 (高空/低空),为 (高压/低压);B 处等压面弯向 ,为 。
2,A 为 (高压/低压),可知 A 处空气发生了 (上升/下沉)运动。
3,A 处空气 (上升/下沉),因此可知 A 的近地面形成了 (高压/低压)。
4,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空气会从 流向 (高压/低压),因此空气由 处(A/B )流向 处。
【总结归纳】
1 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
2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地面
( 出
现(
)
) )——空气的( —— 空气的( )运动——同一水平面 )运动——形成( 3 生活实例 城市风
近地面风从
吹向
海陆风 白天 ;夜晚
【当堂达标】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空气上升或下沉,引起地面冷热不均
B 、空气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C 、热力环流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D 、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 、热力环流
B 、气旋
C 、反气旋
D 、大气环流
3,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 A 、B 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_;冷却的是 地,空气 。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 、
B 中代表城区的是 ,说明判断依据。
(5) 若图中 A 处为海洋,B 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