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页信息窗2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个性表达,使学生体会到相同加数连加加法运算的局限性。
4.互助纠错。
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讲解纠错,寻找错因。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找出典型错题,或让错题的同学把错题交上来,准备纠错。
四、师生合作(议一议)
1.展错。
教师用一体机展示错题,引导学生逐题讨论纠错。或者让发现板演中错误的同学上台更正。(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错误旁边改正,不要擦去原来的)
7+7+7=()×()
6+6+6+6+6=()×()
2.巧填符号
5()3=15 5()3=8 )3=2
5()5=0 5()5=10 5()2=10
三、互助纠错(改一改)
1.公布答案。
2.同位互改。
同桌学生对照答案,相互批改,逐题判定,打出对(√)、错(×)符号,比谁全对获得满分。
3.表扬评价。
教师统计调查,统计并公布满分人数,用掌声或教师用一两句话鼓励性的话,不点名地表扬全体满分的同学。
1.自主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师目光巡视每一个学生)
2.检测反馈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题目)
1.数学书第6页自主练习第2题的1题
3+3+3+3=()×()
5+5+5+5+5+5=()×()
3.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4.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3.自学指导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面请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5页“红点”的内容,重点在书上绿点内容补充完整,并解答。思考:①相同加数连加怎样计算比较简便②乘法算式中每个数字叫什么?z\怎样读作?4分钟后,比一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师指名读自学指导。
二、自学自测(看一看、做一做)
作业:《新课堂》相关习题。
同学们真是善于探究、思考的好孩子,现在我们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但如果相同加数的个数很多,用连加来计算太麻烦,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比较方便。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另一个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六、训练达标(练一练)
师:下面咱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一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书写最整洁!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示标示导
1.导课板题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非常神奇,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隐藏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吧。
多媒体播放课本魔术师表演的课件,学生认真观看(出示课本信息窗2)。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1、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
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一共有多少盏灯泡?
师:我们今天要借助解决这几个问题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出示目标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2.讨论。
(1)师问: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应注意什么?
生答:数准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3.评价小结:教师引导学生遇到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时改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同时,让做错的同学说说错因,及时评价引领,渗透习惯规范等教育。
五、归纳小结(理一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乘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够正确写出求几个几相加的乘法算式,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优越性和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