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绪言第一节第一节基础写作课的性质、任务一、基础写作课的性质二、基础写作课的任务第二节第二节写作者的基本修养一、加强思想修养二、积累生活经验三、扩展知识四、学习语言五、磨练写作技巧第一章第一章作文过程第一节写前的准备一、感知和发现二、确定写作目的三、选取材料四、形成构想五、编写提纲第二节起草一、每段盘算好才能动笔二、运用恰当的语言三、注意文脉的贯通四、初稿一气呵成第三节第三节修改定稿一、着眼于文章的内容二、改好表现形式三、用原稿纸誓清第二章第二章确定写作目的第一节写作必先确定目的一、写作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二、写作目的制导写作全过程三、确定写作目的的两个条件第二节第二节确定主题一、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二、确定主题的要求三、主题的限定第三节第三节明确读者一、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二、明确读者的要求第三节第三节 材料的使用第四节第四节 选择材料的要求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材料的安排材料安排的基本类型第四节第四节 发想一、 发想的一般过程二、 创意的整合第三章第三章 材料的获取和使用第一节材料及其相关的概念一、材料素材、题材 资料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的获取和积累一、材料的出处材料的获取材料的积累一、 材料的解释和结论二、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是主题形成的基础三、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一、 材料要确实二、 材料要有力地支持主题三、 材料要有魅力四、 选材还要考虑文体和篇幅一、 列举二、 自然的顺序三、 对应联系的顺序四、 叙议结合的顺序五、 阐述的顺序六、 论述的基本顺序七、 容易了解的顺序八、 增强印象的顺序九、 习惯的顺序十、以上各种类型的交织运用第二节第二节 编写提纲一、 编写提纲的意义二、 编写提纲的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构段第一节段及其相关的概念一、 段二、自然段、意义段三、兼意段、单意段段旨及其展开 段中句子连接关系的基本类型 开头段与结尾段 段的衔接 段的变化 段的侧重第二节第二节 构段的要求—、统一二、 完整三、 有序四、 融为一体五、 长短适度第三节第三节一、 段旨的明与隐二、 段旨的展开第四节第四节一、 并列关系二、 承接关系三、 递进关系四、 选择关系五、 转折关系六、 因果关系七、 条件关系八、 目的关系第五节第五节一、 开头段二、 结尾段第六节第六节一、 从内容方面看二、 从形式方面看三、 从技巧方而看四、 文章的照应第七节第七节—、开阖二、 抑扬三、 层迭四、 疏密五、 虚实六、 宾主七、 擒纵八、 正反第八节第八节一、 以位置表示侧重二、 以笔墨的轻重表示侧重三、 以反复申说表示侧重四、 以提行、分段表示侧重五、以交代、照应表示侧重第六章造句一、正确1.造句要正确地表述事实2.要正确地表达作者意图3.要判断无误二、清晰1. 1.每句话都要有着落2. 2.不该省略的地方,不能省略3. 3.所指对象变了,应该写清楚三、合情合理1. 1.话要说周圆2. 2.要环环紧扣3. 3.要合乎事理第二节第二节重点突出一、明确突出重点的方向1.要有明确的主题2.要服从主题的取向3.突出句群的中心二、通过特殊句式强调1- 1.倒装句2. 2.设问与反问3. 3.重复与排比三、观点鲜明地强调1. 1.把强调的意思直接指出2. 2.理性升华四、形象化地强调第三节第三节通顺流畅一、文气贯通1.紧紧围绕话题展开2.句子要各得其所3. 3.完整与畅达二、文意缜密1. 1.句与句的衔接要对得上口2. 2.不要偏移3. 3.近处缝连,远处照应三、结构顺当1.不要残缺第一节第一节清晰明确2.不要“粘糊”3.成分搭配要适当4.关系要理顺四、简洁精练1. 1.要明快2. 2.删去不必要的句子3. 3.质朴精练地表达第四节第四节富于变化一、动静变化1.化静为动2.化动为静二、虚实变化1. 1.化虚为实2. 2.化实为虚3. 3.化神为形三、详略变化1. 1.化直为曲2. 2.化枯为膏四、句式变化1. 1.长句与短句2. 2.整句与散句第七章措词第一节纯粹一、造词要慎重1. 1.创造新词要有必要,要为大家所接受2. 2.不滥造、生造词语二、使用现成词语要遵守规则1. 1.不硬拆词语2. 2.不颠倒或改变词语的构成成份三、合理使用文言词1. 1.文言词的特殊效果2. 2.不滥用文言词四、适当地使用方言词五、使用外来词要规范第二节恰当一、正确1. 1.2. 2.3. 3.二、贴切1. 1.2. 2.3. 3.要正确认识事物要正确理解词义要注意词与词的美联配合切合要表现在内容仔细区别近义词在含义和用法上的差别注意区别词的感情色彩用字要适合文字的语境5. 5.用词要适合文章的语体第三节平易一、要考虑到一般读者,尽量不用艰深的词语二、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第四节生动一、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二、选用新鲜的词语三、精心锤炼词语四、活用词语1. 1.转变词性和用法2. 2.临时仿造3. 3.改变色彩4. 4.主观色彩第八章文面第一节文面的要求一、要容易为读者了解二、要准确地表现内容三、还要考虑视觉美的效果第二节原稿纸的选择(略)第三节书写一、写对二、写好第四节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作者正确、精密地表达思想感情。
标点符号在文面中也是相当重要的,要正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其书写位置应准确、得当。
第五节修改符号修改符号用于文面行文的修改。
文面的修改符号要依据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写得清楚、美观。
第六节行款格式一、页码二、标题三、作者署名四、分段五、序码六、引文七、行文中的强调八、附注第九章叙述第一节叙述的性质一、客观性叙述与主观性叙述1. 1.客观性叙述2. 2.主观性叙述二、完整的叙述与不完整的叙述1. 1.完整的叙述2. 2.不完整的叙述第二节叙述的人称一、第一人称二、第三人称三、人称的交替使用第三节叙述与描写一、客观性描写与主观性描写1. 1.客观性描写2. 2.主观性描写二、叙述与描写的交织三、叙述与描写的要求1. 1.通畅、明确、简洁2. 2.传神、如画、蕴藉第四节叙述与描写的笔法一、叙述的笔法1. 1.倒叙、插叙、补叙(1)倒叙(2)插叙(3)补叙2.详叙、略叙(1)详叙(2)略叙3. 3.总叙、分叙(1)总叙(2)分叙二、描写的笔法1. 1.粗笔、工笔、白描(1)粗笔(2)工笔(3)白描2. 2.描写中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1)拟声、拟态、拟人(2)比喻、夸张、衬托、对比3. 3.象征第十章说明第一节说明的性质与要求一、说明的性质二、说明的要求1. 1.正确把握说明对象(1)明确说明的问题点(2)科学地把握问题点2. 2.要解说得容易为读者理解(1)写实体事物要写清楚其空间的位置,表、里、大、小及方向。
(2)写某些具体事物要写清楚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和缘由。
(3)写抽象事理应写清楚概念的阐释、事理的特点、来源、结构、种类、异同、比较、联系和功能等。
第二节常用的说明方法一、下定义二、介绍三、诠释四、分类五、举例六、引用七、比较八、数字和图表此外,分解说明、比喻说明、归类说明、以及提问、并列、交错等说明方法;说明与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结合使用。
第十一章说服第一节说服的态度一、使读者接受1.了解读者的观点(1)头脑中要有具体的读者(2)以读者的观点看问题(3)找到问题的焦点2.改变读者的观点(1)适合读者需要(2)提供使读者接受其观点的论据(3)容易被读者理解二、让读者信任1.学才并重2.所写的内容具有可信度3.要公正(1)诚实的态度(2)尖锐的眼光(3)全而地看问题(4)说服过程中讲究科学的方法第二节说服的方法一、以引起共鸣的说服1.形象化的说服(1)由形象描绘引发议论深化说服(2)在议论中运用形象强化说服2.哲理化的说服(1)作者自发的议论往往是真知灼见(2)借作品中人物之口的议论真切感人3.抒情性的说服二、以事实证明说服三、以逻辑论证说服论题论据论证方式证明反驳第三节常用的论证方式一、归纳与演绎1.归纳2.演绎3.归纳和演绎的关系二、对比三、类比四、反证五、因果互证六、归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