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1924年瑞典的丁·斯韦德贝里设计了超速离心机,该技术可用于混合物中分离蛋白。
如图所示,用极高的角速度旋转封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管中的蛋白会按照不同的属性而相互分离、分层,且密度大的出现在远离转轴的管底部。
己知玻璃管稳定地匀速圆周运动,管中两种不同的蛋白P、Q相对于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和2r,则()A.蛋白P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蛋白受到的力有重力、浮力和向心力C.蛋白P和蛋白Q的向心力之比为1:2 D.蛋白P和蛋白Q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C.前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3.渡河时船头始终沿垂直河岸的方向.已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大小不变,水流的速度与船离最近的岸边的距离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定值,河的两岸平行.在水平面内,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沿着河岸的方向为x轴,垂直河岸方向为y轴,四位同学画出此过程中小船运动的轨迹,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4.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A.能到达正对岸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5.在某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6.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7.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说法错误的是(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B.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一定不等于零8.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A .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 .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 .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 .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9.如图所示,水平力F 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则可知A .F 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B .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 .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D .因为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所以没有下滑10.如图所示,物块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 叠放在物体a 上。
现对物体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 ,a 、b 仍然都处于静止状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受b 向右的摩擦力B .b 受a 向左的摩擦力C .a 、b 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零D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11.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 的加速2A 2m/s a =,物体B 的加速度2B 3m/s a =-,两物体运动情况比较( )A .物体A 加速度大B .物体B 加速度大C .物体A 的速度大D .物体B 的速度大12.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决议,将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4个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改由物理常数重新定义,从而提高计量单位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基本单位“千克”所对应的物理量是( )A .力B .时间C .长度D .质量13.如图所示,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小明站在一个台秤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秤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秤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对秤的压力D.人处于失重状态14.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风力仪直接测量风力的大小,其原理如图所示,仪器中有一根轻质金属丝,悬挂着一个空心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竖直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θ,风力仪根据偏角θ的大小指示出风力大小.若m=1kg,θ=30°,g取10m/s2.则风力大小为()A.5N B.53N C.1033N D.103N15.如图所示,小张和小李同时从A出发,分别沿路径1、2先后到达B、C点,线段AB、AC的长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所走的路程相同B.两人的位移大小相同C.两人到达的时刻相同D.两人在途中经历的时间相同1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1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18.一物体放在升降机地板上,当升降机作变速运动时,物体相对升降机静止。
当升降机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加速向上时,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所受支持力C.加速向下时,物体所受重力与地板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无论怎样运动,物体压地板的力与物体所受支持力大小相等19.如图,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力的个数()A.可能是两个B.可能是三个C.可能是四个D.一定是四个20.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2v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2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二、多选题M=的粗糙长木板P(足够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视21.如图甲所示,质量2kgv=滑上长木板上表面,在物块Q滑上长木板P的同时给为质点的物块Q以初速度06m/sP施加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N的拉力F,P、Q的v t-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b段分别是0~1s内Q、P的v t-图线,c段是1s~2s内P、Q共同的v t-图线,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210m/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Q 的质量为1kgB .P 、Q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P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 .长木板P 最小的长度为3mD .0~2s 内物块Q 的位移大小为4m22.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
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 0.4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A 、B 间的距离为2 m ,g 取10 m/s 2。
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B .行李经过2 s 到达B 处C .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0.08 m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 2 s 才能到达B 处2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物体A 、B 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连接,悬挂在定滑轮上,定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已知M >m ,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A 、B 由静止释放后,在空中自由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大于mgB .细线上的拉力一定小于MgC .细线上的拉力等于2m M +g D .天花板对定滑轮的拉力等于(M +m )g 24.一长轻质薄硬板C 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放有质量均为2kg 的A 、B 两物块,A 、B 与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μ2=0.3,水平恒力F 作用在A 物块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2N,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6NB.若F=12N,B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C.无论力F多大,B与C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D.无论力F多大,A与C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25.如图,半圆柱体半径为4R,固定在水平面上。
竖直挡板紧靠柱体低端,使半径为R的光滑小球停在柱体与挡板之间,球与柱体接触点为M。
现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的向右移动距离R后保持静止,球与柱体接触点为N(未画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挡板移动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变小B.挡板移动过程中,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C.小球在M、N两点所受挡板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D.小球在M、N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26.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加速度增大,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增大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及球的重力的的合力等于maD.无论加速度大小如何,斜面对球一定有弹力的作用,而且该弹力是一个定值三、实验题27.①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若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指出图中的主要错误是(至少写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他更正了图中的所有错误后,他以下的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________;A.使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总质量M,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B.平衡摩擦力是为了减小偶然误差C.采用描点画图象的方法处理数据,是为了减少系统误差D.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是为了减少偶然误差③他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A、B、C、D、E表示。
根据图上数据,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28.某同学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后,与另一位同学合作利用该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