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高考模拟题10带答案

高中生物高考模拟题10带答案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十)(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细菌产生的InIc蛋白可以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间快速转移,使人类患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InIc蛋白和 Tuba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C.该细菌能在人类细胞间快速转移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D.该菌与人类细胞结构相似,能够在细胞间快速转移2.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仍主要依赖效率较低的糖酵解途径,并产生大量乳酸。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

下列关于糖酵解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既可在有氧,也可在无氧条件下发生B.有氧条件下该过程能产生ATP,无氧条件下不能C.该过程仅产生少量ATP,乳酸中还储存大量的能量D.可通过抑制 GAPDH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用打孔器制取新鲜萝卜圆片若干,平均分为6组且每组重量为W1,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材料,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2)。

其中(W2-W1)/W1,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浓度为0 g/mL的一组,W2-W1=0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在逐渐增大C.蔗糖溶液浓度为0.1 g/mL的一组,植物细胞没有物质的跨膜运输D.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4 g/mL时,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4.科学家设想,如果能在糖尿病患者体内植入正常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患者可以免去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麻烦。

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接移植外源细胞会引起免疫排斥B.包在保护膜中的应为胰岛B细胞C.患者也可通过口服该“胶囊”达到治病效果D.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应能透过保护膜5.鹿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控制马鹿后代的性别、提高雄性比例是提高鹿茸产量的重要手段。

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互为等位基因,表达的锌指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是早期胚胎发育的性别决定因子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的分离而彼此分离B.用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获得Zfx/Zfy基因C.RNA聚合酶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D.Zfx/Zfy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无性别差异6.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

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

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C.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斗争增强D.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选择题答题栏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二、非选择题:共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9分)已知K+有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运输的能力。

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的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和最适温度,某同学在温室中做了以下五组实验,除表格所给条件外,其他条件均适宜。

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K+浓度/(mmol·L-1) 3 5 8 8 8温度/℃28 28 28 25 22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11.5 13.3 15.8 20.2 17.8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究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K+浓度,自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个)。

(2)据题目信息可知,最适浓度的K+可以通过增强植物体对糖类等有机物的运输,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无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如图为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新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EGFR­3)和信号分子VEGF­C的表达。

VEGFR­3形成反馈环路,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发生的可能。

(1)细菌或细菌脂多糖LPS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___,TLR4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

(2)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NF­кB活性,降低败血症发生的可能。

(3)该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亡现象,该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多数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必须有T细胞参与才能完成,第二种是有少数抗原物质,可单独刺激B细胞,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激发的体液免疫属于哪一种免疫应答,可以选择相同性别的同龄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如表,实验组对应________组小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抗原属于第二种。

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给小鼠先后两次接种LPS,并检测相应的抗体的产生量,如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说明LPS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严重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

血吸虫先后在钉螺和人体内完成生长发育,控制钉螺的分布、生长和繁殖是防治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1)血吸虫从体表进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后,从内环境获得营养用于生长和繁殖,血吸虫与人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2)由于钉螺的移动速率很小,所以可以采用________法调查钉螺的种群密度,研究钉螺密度与血吸虫病之间的关系。

(3)现今消灭钉螺的方法适用性较广的是化学灭螺,该方法灭螺效果好,但污染环境,有毒物质会通过__________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和人类受到危害。

(4)研究人员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活螺出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

据图可知,__________的活螺出现率最低,所以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措施达到减少钉螺的目的。

(5)林业血防工程以生态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工程为手段,通过建立抑螺防病林,改变原有群落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钉螺滋生环境的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降低血吸虫感染率。

抑螺防病林除了抑制钉螺滋生,还具有多种生态价值,请说出两项其他生态价值_______________。

32.(12分)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

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 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

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在第37、38两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请回答下列与酶和物质提取有关的问题:(1)某植物富含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

在用该材料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汁液中加入果胶酶和淀粉酶。

而为了提高果胶酶的使用效率和产品纯度,一般需要将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进行固定化处理。

(2)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用___________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3)某植物的花中含有油性物质A、果肉中含有物质B。

物质A是易挥发、难溶于水的无色物质;物质B是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受潮易分解的有色物质。

①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提取物质A不确定能否利用水中蒸馏法,原因是还需要确定水中蒸馏时是否会导致原料焦糊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B可使用______法提取,提取物质B时应选用_____(填“干燥”或“新鲜”)的果肉。

③以上两种提取得到的植物芳香油,可通过_________法进行鉴定。

38.(15分)【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18年5月24日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

据此,饱受非议的黄金大米终于得到公众的认可。

已知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β­胡萝卜素会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

黄金大米是通过基因工程向水稻细胞转入三种酶基因如图,其中的酶A基因和酶B基因可使水稻胚乳富含β­胡萝卜素而呈现金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酶A基因来自细菌,酶B基因来自玉米,酶D基因来自其他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