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通则
(二)生产用细胞种子批必须进行细菌、 霉菌、支原体、外源因子鉴定及染色体 的监测。
第四节 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管理规程
一、总 则
(一)为保证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和科研 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实验动物和动物试 验的科学管理。
(二)规程所指的实验动物是指来源清楚 或遗传背景明确,符合微生物控制指标 要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检定及科研 的动物。
血 液 制 品
(四)细胞因子(Cytokines) 及重组DNA产品
由健康人血细胞增殖、分离、 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 多肽类或蛋白质类制剂,如干 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 集落刺激因子(CSF)、红细胞 生成素(EPO)等,用于治疗。
细胞因子及重组DNA产品
(五)诊断制品
体内诊断制品
(六)其他制品
由有关生物材料或特定方法制 成,不属于上述5类的其他生物 制剂,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 如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制剂、微 生态制剂和卡介菌多糖、核酸 制剂等。
A型肉毒毒素制剂
三、生物制品的命名
(一)命名原则 参照中国生物制品传统命名及
WHO规程命名方式,制品的基本 名称一般可由三个部分组成。
(3)品种前加形容词 为进一步阐明 制品的性质,必要时在基本名称的 品种前加灭活、活、纯化等形容词。
如麻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灭活 疫苗、Ⅰ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 苗。
(三)新生物制品名称、商品 注册名称及其他生物制品的命 名应参考上述原则及方法。
四、有关生物制品规程的术语及用语
生物制品统一规程用语及术语, 参照中国GMP、WHO规程及
(四)分发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菌、 毒种应附上详细的历史记录及各项 检定结果。
第三节 人二倍体细胞株的管理
一、建立细胞株必须具备下列资料
(一)建立细胞株所用的胎儿的胎龄和性 别,中止妊娠原因应清楚。
(二)建立细胞株所用胎儿的父、母年龄、 职业及健康状况,胎儿父、母系三代应 无明显遗传缺陷和肿瘤疾病历史。在取 胎儿组织时,应作出详细调查,报卫生 部审批前,应进行一次重复调查。
成品:半成品分装(或经冻干)密封于最终容器,并经 全面检定合格。
批: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用同一批原料、同一方法生产 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一批制品,在规定限度内,它具有均一 性及同质性。
亚批:一批均一的半成品分装于若干个中间容器中,即 成为若干个亚批;或一批均一的半成品,通过若干分装机 分装于最终容器,即成为若干个亚批。(过滤器及稀释瓶 的不同)
(三)规程包括实验 动物生产和动物试验 两部分。
实行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的认 证制度。各单位实验动物部门 应根据本规程和具体条件,制 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执行。
二、实验动物设施
(1)选址: 尽量选择无空气污染及噪音干扰的区域。
(2)实验动物设施分实验动物生产和 实验动物试验两类,动物生产和动物 试验设施应严格分开。
(3)细菌类治疗用制品可在基本 名称后加“制剂”二字。如治疗用 短棒状杆菌制剂、双歧杆菌活菌制 剂。
(4)成人用或青少年用制品,可在基本 名称后用括号注明。
(6)体内诊断用制品一般不加诊断用字 样。如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 TBPPD)、锡克试验毒素。
(5)预防人、畜共患疾病的同名同型制品 应标明人用,以与兽用制品相区别。
二、菌、毒种登记程序 (一)菌、毒种由检定所统一进行 国家菌、毒种编号,各单位不得更 改。各生产单位自行分离、收集的 菌、毒种,凡正式用于生产和检定 者,经检定所审查同意后给予正式 国家编号。
(二)保管菌、毒种应有严格的登记 制度,建立详细的总帐及分类帐。 收到菌、毒种后应立即进行编号登 记,详细记录菌、毒种的学名、株 名、历史、来源、特性、用途、批 号、传代冻干日期、数量。在保管 过程中,凡传代、冻干及分发,均 应及时登记,并定期核对库存数量。
WHO 《生物制品规程词汇》制定《生
物制品规程部分术语及用语的 含义》P82
第二节 菌种、毒种的管理
一、总则 菌、毒种的管理由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负责。各生产单位按规 程生产或检定生物制品所用菌、毒 种由检定所或凡拟用于 生产或检定者,均需检定所审查认 可。
4、新型疫苗
指上世纪70年代后,建立在重组DNA技术 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研发的疫苗,又称重组疫 苗或遗传工程疫苗
基 因 重 组 四 价 疫 苗
(二)抗毒素及免疫血清
(Antitoxin and Antisera)
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所得血 浆制成的抗毒素或免疫血清, 如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 清等,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 防。
1、体外诊断制品 由特定抗原、抗体或有关生物物
质制成的免疫诊断试剂或诊断试剂 盒,如伤寒、副伤寒、变形杆菌 (OX19、0X2、OXK)诊断菌液,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HBsAg酶联 免疫诊断试剂盒等,用于体外免疫 诊断。
体外诊断制品
2、体内诊断制品
由变态反应原或有关抗原材料制成 的免疫诊断试剂,如卡介菌纯蛋白 衍生物(BCG-PPD)、布氏菌纯蛋 白衍生物(RB-PPD)、锡克试验毒 素、单克隆抗体等,用于体内免疫 诊断。
六、菌、毒种的交换
(一)菌、毒种最好冻干、真空封口发 出,如不可能,毒种亦可以组织块的 形式保存于50%甘油内发出,菌种亦 可用培养基保存发出,但管口必须严 封。
(二)各生产单位或其他机构之间相互 索取的菌、毒种,凡直接用于生产及 检定者,均须经检定所审查认可。
(三)索取或邮寄菌、毒种必须按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 法》和卫生部、邮电部、交通部、 铁道部颁布的有关菌、毒种邮寄与 包装规定的要求办理。
病毒性疫苗
病毒性疫苗
病毒性疫苗
病毒性疫苗
病毒性疫苗
3、联合疫苗(Combined Vaccines)
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疫苗抗原原 液配制成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 的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如百日 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 (DTP),麻疹、流行性腮腺 炎、风疹联合疫苗(MMR)等。
联合疫苗
Gardasil
(四)各单位的质量检定部门应定 期了解本单位的菌、毒种保管、 检定及使用情况,必要时进行抽 查,或会同制造部门进行检查。
四、菌、毒种的保存
(一)菌、毒种经检定后,应根据其 特性选用适当方法及时保存。最好 冻干,低温保存。
(二)不能冻干保存的菌、毒种,应保 存2份或保存于2种培养基,一份供定期 移种或传代用,另一份供经常移种或传 代用。用培养基保存的菌种管应用石蜡 密封或熔封。
无菌动物: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主要用于科学 研究及实验动物的保种。饲养在隔离系统。
第五节 生物制品分批、分装及管理
原液:指用于制造最终配制物或半成品的均一物质。由 一次或多次单一收获物而得到。如微生物指原悬液;多价 制品原液是由单价原液配制而成。
半成品:由一批或多批原液(有效期相同或相近的)合 并配制并进行过滤除菌。
(三)收到菌、毒种后一般应于3个 月内进行检定。用培养基保存的菌 种应及时检定。
三、菌、毒种的检定
(一)生产用菌、毒种应按各项制品规程 要求定期进行检定。
(二)所有菌、毒种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入 菌、毒种检定专用记录内。
(三)不同属或同属菌、毒种的强毒及弱 毒株不得同时在同一或未经严格消毒的 无菌室内操作。
实验动物分级
普通动物:不携带规定的人畜共患病及动物烈性 传染病病原。饲养在开放系统。
清洁级动物: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不携 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饲养 在亚屏障系统。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除清洁级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 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影响大的病 原。饲养在屏障系统及隔离系统。
(制法或群、型别)+(病名、微生 物名、组分、人名或材料)+(品 种名)
(二)命名方法
1、制造方法 (1)制法一般不标明。但一种制品
存在多种制造方法者需标明,如重组 DNA者,则加“重组”,以与非重组制 品相区别。如麻疹减毒活疫苗、重组 (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人血白蛋白 (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
(2)液体制剂者不需加“液体”二 字,如同时有液体制剂和冻干制剂者,
(三)保存的菌、毒种传代或冻干均 应填写专用记录。
(四)菌种管上应有牢固的标签,标 明菌、毒种编号、批号(或代次)、 日期。
五、菌、毒种的销毁
(一)销毁无保存价值的一、二类菌、 毒种须经单位领导批准,销毁三四 类菌、毒种须经科室主任批准,并 在帐上注销,写明销毁原因。
(二)保存的菌、毒种传代、移种后, 销毁原菌、毒种之前,应仔细检查 新旧菌、毒种的标签是否正确。
(3)根据实验动物的品种、品系及微生 物控制的级别,建设相应的实验动物设 施。 (4)应有实验动物饲养间,以利于不同 品种、品系及微生物控制的级别、不同 实验目的的动物能隔离饲养。
(5)进行有感染性和放射性等危害性试 验的动物饲养间,应该与一般性试验的 动物房严格分开,以防生物有利物质外 泄。
(6)实验动物饲养室的环境条件 根据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要求的 不同,饲养室的环境条件分为开放、 亚屏障、屏障及隔离系统四类。
1、第一部分列出(有时不列)制法 或群及型别(如重组、A群)等冠 语;
2、第二部分列出制品所针对的疾病
(如麻疹、伤寒等)或微生物名(如 沙门氏菌等),或组成成分(如 Vi 多糖)或人名(如卡介、锡克等), 或起始材料(如人血、CHO细胞 等);
3、第三部分列出制品种类
(如疫苗、抗毒素、诊断试剂等)。 基本名称的模式简列如下:
二、生物制品的种类
(一)传统疫苗(Vaccines) 1、细菌类疫苗(Bacterial Vaccines)
由有关细菌、螺旋体或其衍生物 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 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如卡 介苗、伤寒Vi多糖疫苗等。
细菌性疫苗
2、病毒类疫苗(Viral Vaccines)
由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或其 衍生物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 苗、重组DNA疫苗、亚单位疫苗等, 如麻疹减毒活疫苗、重组(CHO细 胞)乙型肝炎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