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法教程》试卷二及答案

《旅游法教程》试卷二及答案

旅游法教程(试卷二,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旅游活动的特点分别是: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服务的正常运行需要政府的保障。

2.以及,应当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3.根据接待对象和旅游目的地的不同,旅游业务分为境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其他旅游业务。

4.旅游景区的特征:、、公众开放性。

5.违约行为可分为:、根本违约和一般违约、等。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旅行社条例》的规定,申请设立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需要有不少于()万元的注册资本。

A.20
B.30
C.150
D.75
2.旅游者向旅行社了解旅游景点的概况,是旅游者的()。

A.知悉真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要求履约权
D.受尊重权
3.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除经( )批准运往国外展览的以外,一律禁止出境。

A.国家文物局
B.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
D.人民政府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作为突发事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A.旅游规划
B.旅游安全
C.旅游纠纷处理
D.旅游出入境管理
5.旅游饭店设立时要进行审查,审查标准包括()与实质审查。

A.口头审查
B.其他审查
C.书面审查
D.形式审查
6.《旅游法》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两种类型。

A.旅游区规划
B.旅游景区规划
C.旅游交通规划
D.城乡规划
7.旅游景区管理与保护的基本法律依据是()。

A.《风景名胜区条例》
B.《文物保护法》
C.《旅游法》
D.《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
8.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合同人当事人双方对原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称为()。

A.合同变更
B.合同转让
C.合同解除
D.合同撤销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景区的义务:()
A.明码标价合理收费
B.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C.风险提示
D.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10.持有、使用非法出入境证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处()罚款。

A.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
B.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C.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D.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旅行社由于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尽快向对方通报理由,经有关主管机关证明后,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方式进行处理()
A.允许延期履行合同
B.允许部分履行合同
C.全部不履行合同
D.免于承担违约责任
E.承担违约责任
2.旅游经营安全的依据有:()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安全生产法
C.宪法
D.文物保护法
E.产品质量法
3.旅游饭店的设立条件:()
A.获得建设管理部门的竣工验收
B.通过公安消防管理机关的消防许可
C.获得公安管理机关的特种行业许可
D.获得政府卫生管理机关的卫生许可
E.获得其他方面的行政许可
4.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公布制度是指旅游景区根据()的要求,确定旅游接待承载能力,经旅游景区主管部门核定,向社会公布的制度。

A.顾客满意度
B.旅游安全
C.环境保护
D.文物保护
E.服务质量
5.旅游区规划是指为了()旅游功能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A.保护
B.开发
C.利用
D.经营
E.管理
6.诉讼的法律依据有:()
A.《旅游法》
B.与旅游相关的其他法律
C.行政法规
D.旅游法规
E.司法解释
7.领事保护的基本原则:()
A.国籍原则
B.平等原则
C.合法原则
D.有限原则
E.公开原则
8.依据从业性质划分,导游人员可以分为()
A.专职导游员
B.地方陪同导游员
C.特聘导游员
D.国际导游员
E.自由职业导游员
9.旅游法兼具()三方面的作用。

A.促进
B.规范
C.监管
D.督促
E.开发
10.旅游业发展应遵循()相统一的原则,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A.文化效益
B.社会效益
C.政治效益
D.经济效益
E.生态效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主体是什么?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是什么?
2.旅行社的设立条件有哪些?
3.旅游饭店享有哪些权利?
4.旅游者在旅游安全工作中承担哪些义务?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题,计20分)
2016年1月,某国际旅行社组织了一个赴长白山的旅游团,导游黄某作为全陪随团
服务。

当旅游团将要攀跃天池的前一天晚上,一些团员询问黄某上天池是否需要多添衣服,以免天气变化。

黄某答说不必。

结果第二天上天池途中,天气突然变化,天降大雪,气温骤然下降,黄某急忙带领旅游团下山,但由于部分客人听从黄某安排未带衣帽围巾等御寒之物,不少人因此冻伤,后要求旅行社赔偿相关损失。

黄某称: 她带团以前在这一季节来此四次,均未发生天气变化,认为这次天气变化属不可抗力,是其本人不能预见的,因此可以免责。

请就此案例对导游黄某的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
一、填空题
1.旅游活动涉及多环节、多要素、旅游服务空间移动迅速
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
3.出境旅游、边境旅游
4.空间的相对独立性、游览休闲性
5.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单方违约和双方违约
二、单项选择题
1-5BACBD 6-10ACAD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E
3.ABCDE
4.BCDE
5.ABCDE
6.ABDE
7.ACD
8.ACE
9.ABC 10.BDE
四、简答题
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主体在中央是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在地方则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

2.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营业设施;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旅游饭店在接待客人时,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有权依法收取费用;有权要求客人赔偿损害的物品、设施。

同时,在特定情形下,旅游饭店也有权拒绝接待客人,有权对客人的财物留置。

4.旅游者应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个人相关健康信息;旅游者应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旅游者对应急处置措施应予配合。

五、案例分析
答案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不可抗力的概念,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不可预见主要依赖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人们的一般预见能力,不以具体当事人的预见能力为判断标准,因此案例中导游黄某提出的自己不能预见,并不能就此认定该情况属不可预见。

3.黄某不能免责。

因为在当地1月气候变化不定,这是人所共知的,且具体的天气情况也可通过天气预报得知。

不能因为黄某个人的带团经验而得出在这一季突降大雪是不可预见的属不可抗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