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柱塞泵的检修规程

柱塞泵的检修规程

柱塞泵的检修规程3.1设备概况及参数3.1.1设备概况我公司选用的柱塞泵为卧式三缸单作用柱塞泵,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磨蚀性强的灰浆。

输送浆液的重量浓度不超过48%,其中颗粒直径小于3mm,含量不大于20%,介质温度不高于50℃。

该泵主要用于火电厂灰浆及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矿浆及其它高磨蚀性浆体的输送。

设一套水清洗系统。

在柱塞运动过程中,通过清水柱塞泵向柱塞周围注入高压清水,形成水环,以冲洗黏附在柱塞表面上的浆体介质并将介质和柱塞密封隔离,从而延长柱塞及密封的寿命。

3.1.2设备参数3.3检修项目3.3.1柱塞泵大修1.解体出入口阀箱,更换不合格的阀箱组体。

阀座、弹簧、导向套等。

2.解体柱塞组合,检查或更换柱塞。

喷水环密封件等各零件。

3.检查各密封表面,更换不合格的密封件。

4.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5.检查或更换单向阀。

检查回水喷水管路。

6.检查坚固各底脚螺栓。

7.出入口排污门及进、出口阀门的检修。

8.解体减速箱、化验或更换润滑油。

9.检测齿轮啮合情况,必要时更换10.检测、校正主从动轴11.检查、清洗各轴承,更换润滑油或轴承。

12.试运转3.3.2柱塞泵小修1.解体出入口阀箱,更换不合格的阀箱组体。

阀座、弹簧、导向套等。

2.解体柱塞组合,检查或更换柱塞。

喷水环密封件等各零件。

3.检查各密封表面,更换不合格的密封件。

4.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5.检查或更换单向阀。

检查回水喷水管路。

6.检查坚固各底脚螺栓。

7.出入口排污门及进、出口阀门的检修。

3.4柱塞泵检修步骤、工艺方法3.4.1准备好工具、备品及起吊设备,办好工作票,通知电气拆线3.4.2阀箱的检修:1.分别将进出口阀箱上法兰逐个松开,并打开压盖取出阀组件等。

2.对阀组各部件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磨损件,不合格质量要求的应更换。

3.阀座磨损严重或与箱体结合松动,应更换,并用专用的拆卸工具将原阀座取出。

4.消除零件表面结垢垃圾,各结合面通道应重点检查与清理,检查清理完毕,逐件进行组装。

5.装配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安装时要注意工具不得遗留在内,进出口弹簧不得混淆。

6.装配时注意保护零件工作面,并在各结合面、丝扣上涂油脂便于下次更换,压盖应压紧,密封圈二道不得遗漏,最后上紧法。

3.4.3柱塞组件的检修:1.将填料盒与柱塞套的连接螺栓旋下,并安装上专用工具。

2.盘车将填料盒与柱塞套分离,卸下专用工具。

3.将柱塞及填料盒用钢丝绳卸下绑扎牢固,准备吊起。

4.将柱塞与挺杆连接卡箍卸下,盘车将挺杆退至最后,如挺杆与柱塞不易分离,可用两铜棒5.顶信柱塞,然后慢慢盘车分离,切不可用铲子从中间撬开。

6.将柱塞连同填料盒吊至泵外,并将柱塞放在专用的布上或木垫上。

7.用专用工具旋下压紧环,然后将填料盒从柱塞上分离,并用专用工具或紫铜棒将填料盒内各部件拆下。

8.对卸下的各零部件及柱塞套内腔进行检查及清理,必要时用汽油清洗,重点检测柱塞、喷水环、填料等磨损程度,如不合格质量标准。

图纸要求,应更换并作好记录。

9.拆装柱塞时先中间后两边,逐个拆装。

10.安装前,对所换零件进行检测,核对后方可安装。

11.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12.组装好填料盒:依次放入O型密封圈。

喷水环、支承环、V型密封圈、隔环,再装上2只V型密封圈后,放入压环,并在压环外面先装上O型密封,再旋上压紧环,压紧环内先放入Y X型密封圈,装压紧环时不可旋得太紧。

13.柱塞安装前涂牛油,然后放入填料盒内,再将O型密封圈用牛油粘在柱塞套内,在填料盒上分别装上O型密封圈。

14.将柱塞同填料盒一起吊装,先装入柱塞套内,然后盘车使挺杆与柱塞的公母相配,上好挺杆卡头,再盘车将柱塞推入柱塞套内,并将连接螺栓上紧。

15.最后将压紧环拧紧并盘车。

3.4.5减速箱的检修:1.将变速箱内的油放净。

2.拆前对重要部件作好记号,拆下来的螺栓及零件应妥善保管,严防丢失、有碰伤。

3.依次拆卸各零部件,并应清洗干净,然后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更换,并作好记录。

4.吊开减速箱大盖,检查齿轮磨损情况和齿轮轴安装质量,不合质量要求的应调整或更换。

5.拆下各轴承端盖,并检查轴承偏心轮轴承及固定压板检查有无松动。

6.拆下减速箱十字头视镜、挡油套,拧下挺杆的固定螺丝,将挺杆取出。

同时取出定位环及挡油套。

7.用塞尺测量十字头与滑道的配合间隙,并用加减垫片的方法来调整此间隙。

8.拆下十字头轴承压板,用铜棒将十字头轴从里向外打出,或用拉杆拉出,检查轴承销轴。

9.拆下轴承压盖,先吊起大齿轮轴,起吊大齿轮时要注意防止连杆转动,以免碰伤设备。

然后可轴向吊出小齿轮轴。

10.用吊环将十字头吊出,然后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滑道尺寸,并作好记录。

11.各零部件油箱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并对各零部件再核对一下,然后开始组装。

12.大小齿轮轴与十字头的滚动轴承处按规定加油。

13.吊入小齿轮轴。

14.吊入大齿轮轴时,要缓慢,并利用皮带轮盘车,注意十字头与连杆的配合及齿轮啮合,连杆应能轻松地进入十字头然后将连杆与十字头联接起来,并应先装中间的十字头,同时上好键和轴承压板,盘车检查。

16.装上挺杆及挡油套,YX型密封圈缺口对着减速箱方向。

17.装上十字头视镜,各零部件均安装完毕,减速箱加油,最后扣大盖。

3.4.6皮带传动部分检修:1.检查三角皮带符合质量要求。

检查大小皮带轮,完好并安装牢固,一般小修可不进行检查。

2.必要时拆卸大小皮带轮,同时先拆下防护罩并注意安全,正确起吊,然后放在专用的木垫上,保持平稳。

3.装传动带时,应注意大小皮带轮的传动要求:可先松电机的底脚螺栓,通过电机导轨用拉线方法使传动带达到传动质量要求后,再紧电机底脚螺栓。

3.4.7喷水管部分检修:1.注意单向阀方向。

2.检查各接头、喷水管、回水管有无泄漏。

3.4.8进出口缓冲罐检修:1.检查出入口缓冲罐各连接螺栓及外观。

2.必要时,对出口缓冲罐进行水压试验。

3.5柱塞泵检修质量标准3.5.1阀箱的检修质量标准:1.阀盖、阀箱体等一切铸件无裂纹、夹渣、砂眼、气孔等缺陷,无明显冲刷磨损,各连接表面无操作,丝扣完整,轻微的局部缺陷可采用焊补方法。

2.弹簧无断裂与变形,无疲劳破坏,弹性充足。

3.导向套滑道完好,滑动杆应能在导向套内自由滑动,磨损应小于原厚度的1/3。

4.各密封圈完好,不得有缺口、裂痕、气泡老化等缺陷,密封圈应安装在沟槽内。

5.阀胶皮轻度磨损,可反过一面使用,表面不应有深沟、开裂、翻边、严重磨损,阀胶皮压紧后,不允许有径向幌动或轴向窜动,阀胶皮应高出阀座锥面1~1.5mm并沿周围不均匀度<0.5mm。

6.阀座与阀箱应装配牢固,接触面不得有机械损伤和纵向伤痕,55°锥面和内孔径渗碳处理,深度1.5~2.5mm表面硬度达HRC5865,锥面完好,磨损均匀用样板检查55°锥面,局部穿透间隙不0.05mm。

若锥面不均匀磨损影响密封时或阀座与阀体结合松动,应更换阀座。

阀座与阀芯的磨损且有座合性的特点,故更换阀座的同时须更换阀芯。

7.阀箱整体组装后,螺丝不得松动,各处无泄漏,箱体无渗漏现象。

3.5.2柱塞组件的质量标准:1.各密封件不得有缺口,裂纹、气泡、老化、变形等现象上。

磨损均匀,无明显磨损变薄或局部磨损。

2.各O型密封圈处不得有泄漏痕迹。

3.Y X型,V型密封圈,运行中根据柱塞密封,水泄漏情况,允许有微量清水滴,如含有灰浆或严重泄漏时可旋紧压紧环,如不能消除,则应停泵更换密封圈。

4.压环、隔环、支承环,应无毛刺和变形压环的泄水孔应畅通。

5.喷水环无裂纹、变形、气孔和毛刺,喷水孔无堵塞,孔眼畅通,灰垢清理干净。

喷水环与柱塞间隙在0.05~0.15mm内。

6.柱塞是用无缝钢管加工而成的,其焊口应无裂纹、开焊、气孔、夹渣等缺陷,工作表面经氮化处理,氮化深度不小于0.3mm,硬度HV650800,表面光洁,无裂纹,粗糙度不小于0.4mm,无明显磨痕、斑点、毛刺,其细小磨痕用涂镀方法予以修复,用千分尺测量并记录,最大椭圆度不大于0.05mm,圆锥度沿全长不大于0.05mm,局部磨损宽度不大于5mm,深度不0.10mm,均匀磨损厚度小于0.5mm。

7.各连接密封面清洁、完整、丝扣完好。

8.盘车检查无卡死,扭劲现象,转动平滑,以一人或两人能盘动为正常。

3.5.3减速箱的质量标准:1.取少量油样交化验人员化验,合格可继续使用。

2.大盖不应与转动部分磨擦,如磨损应修复调整。

3.齿轮:用着色法检查啮合情况,沿齿面长度啮合面不少于50%,沿齿面高不少于40%,否则应修复调整或更换。

4.用压铅丝法检查齿轮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齿顶间隙不大于0.25mm,齿侧间隙为0.35~0.50mm。

5.检查齿轮工作面是否有裂纹、砂眼、脱皮、掉齿、毛刺、凹坑和明显的塑性变形等缺陷,如有应补焊处理或更换。

6.齿轮面磨擦超过原厚度的25%时应更换。

7.齿轮轴:用千分表检查大齿轮轮缘端面的跳动应小于0.06mm,径向跳动应小于0.08mm,主轴齿轮齿顶圆径向跳动不0.06mm,端面跳动0.05mm。

8.大齿轮轴轴颈的圆度和锥度小于0.03mm,垫紫铜棒用手锤敲打齿轮,齿轮与轴配合无松动,否则,应对轴配合进行涂镀或补焊重新加工,严重的应更换,主轴的弯曲度不大于0.02mm。

9.大齿轮偏心轴颈的圆度小于0.02,与主轴中心的平行度允许差不大于0.04/100。

10.主轴与皮带轮圆锥面配合之同心度允差小于0.03mm,锥面接触面积60大于。

11.偏心轮轴承内外圈压板固定良好,齿圆定位,连接螺栓无松动,并在各螺栓上装有防松动保险。

12.轴承:安装时齿轮轴的两轴承端面与机休轴承座之端面用塞尺检查保证间隙,小齿轮轴为3mm,大齿轮轴为2mm。

13.除偏心轮轴承外,蓁轴承加#3钙基润滑脂。

14.十字头轴承两端面间隙各为1mm。

15.检查挺杆表面应光滑,无粗糙磨痕,无变形,全长直线度不大于0.10mm,磨损厚度为0.15mm,挡油套处YX密封圈完好。

16.十字头与滑道:测量时,盘车分别测十字头处于前、中、后三个位置的数值,每一点应符合上部配合间隙为0.2~0.4mm,下部一般不允许有间隙(如有应0.05mm),否则应研磨、调整或更换。

17.用着色法检查十字头与滑道的接触点,要求每平方厘米不少于二点,并分布均匀,接触面积不少于80%。

18.十字头两轴承座孔应无磨损,仔细测量其内孔直径,应符合图纸要求,十字头油槽应畅通。

销轴表面光滑,无弯曲与变形,无磨损与轴承内圈配合要求有0.01~0.03mm间隙,以利组装。

齿轮旋向正确,左右旋齿轮应注意刻线的对齐,并且相同数字号的齿轮应配对安装。

19.十字头与连杆装配好后,应与挺杆柱塞很好地对中,其水平移动可借助于移动大齿轮来实现,并稍紧轴承压盖。

20.齿轮啮合,由一人用大皮带轮盘车,圆周方向应轻松,不应有卡死及扭劲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