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 教学设计
难点
初步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的阅读方法。
课型
阅读课
教学过程
修改完善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热爱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能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三、教学难点:注意“乘”“爽”的书写。
四、教学准备:课件、搜集有关秋天的资料。
1.背诵课文。
2.收集描写秋天的材料。
教学反思
孩子们的反馈中,我觉得这节课是成功的。但静下心来思考,还有很多缺憾:例如读的方式有些单一,对于重点词的理解不够到位,重点句子“展露着丰收的笑脸”拓展的还不够深刻。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却很深邃的艺术,我想只有不断的研究探索,才会找到更适合孩子,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课题
1-1秋天来了
课时
2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教学
目标
1、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体会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认读“凉爽、洁白、神奇”等词语。
4、初步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的阅读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秋天。
教材
分析
重点
引导读懂课文,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此处环节7之后加上配乐朗读全文,播放秋天美景图片和音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
仿照诗歌句式让学生在前一填空基础上尝试创造新的句子:秋天是五颜六色的,金黄的(),雪白的(),天蓝的(),紫红的……()的枫叶,()的柿子……啊,秋天真美呀!
板书设计
秋天来了
乘着秋风
骑着白云
踏着落叶 美丽
唱着秋歌
作业布置
(3)指名逐节读文,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乘着”“泼向”“挥洒”“展露”等词的读音。在学生逐节读文时,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学生从字音、记字方法、字形易错处、本课字义、组词五个方面学生字。)
(4)谁能用一段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由读文。提出问题。自由读文。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整理出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3.假如你就是一位辛苦劳作的农民,在这收获的季节,看到收获的果实,你此刻的心情如何?
三、让学生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1.出示不同角度描写秋天的句子,让学生感悟积累。
2.出示描写秋天的诗,让学生抄写在积累本上。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刘禹锡《望洞庭》张继《枫桥夜泊》。
3.自选作业:
(1)观察秋天景色,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叶贴画、画画、编歌、编诗、写观察日记等。要求学生能不拘于形式,表现秋天。
7.你喜欢哪种颜色?把诗歌中有关句子读给大家欣赏。你也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二、感悟积累,秋之乐。
1.过度语:是呀,一阵轻微的秋天吹过,给炎热的人们带来了凉爽,带来了丰收,更带来了喜悦。出示大量丰收的图片:感受丰收的喜悦。
2.出示《秋天的图画》片段,自由阅读,体会秋天给劳动者带来的喜悦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课件演示:欣赏秋天。
(1)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秋天美丽的景色,看谁看得认真,看完后告诉同学们你都看到了什么?
(2)过渡:秋天的景色美不美?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也很美,同学们想读吗?
4.随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2)轻声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在积累本上抄写描写秋天的成语和本首诗歌。
(3)继续查找描写秋天的诗句、文章,将自己查找的所有材料进行分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导入修改: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板书)一提到秋天,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啊,一提到秋天,人们就会想到金黄的麦穗、火红的高梁、高远的蓝天------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给人美的享受,给人以收获的喜悦。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秋天来了》(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教学准备字卡
五、教学过程:
(一)细入品读,秋之味。
1.复习背诵:自由朗读或背诵全诗。
2.导语:读了诗歌,感受到秋天的美吗,诗歌中最具美感的句子我们再来读一读,好吗?
(1)引导找出描写“秋天的色彩”的句子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读句子。(2)赏读了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诗歌是选择了哪些颜色和相应的景物来写秋天的?
3.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小组交流。
4.学生汇报,相机点拨,朗读体会。
5.课件展示(说一说,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
课内:()的田野()的大海()的葡萄
课外:()的枫树()的果树()的菊花……
6.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颜色吗?想一想,仿照上面短语的形式说一说。(出示()的秋天()的大自然)秋天的颜色真多!有蓝色、黄色、红色……秋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领悟词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秋姑娘的脚步了吗?她带着一身清凉走来了,她将替我们赶走夏的燥热,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来了》这篇课文,感受秋天的气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师强调秋左边“禾”字最后一笔变捺为点:“天”字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6.指导写字
(1)先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交流。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写。不规范的再练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篇课文。
3.学习课文,热爱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理解秋天的形象,感受秋天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
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体会文中泼、注、涂、染等词语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