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讲义)
知识点睛
1.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
①分析不变特征
分析背景图形中的定点,定线,定角等不变特征.
②分类、画图
结合图形形成因素(判定,定义等)考虑分类,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通常先尝试画出其中一种情形,分析解决后,再类比解决其他情形.
③求解、验证
围绕不变特征、画图依据来设计方案进行求解;验证时,要回归点的运动范围,画图或推理,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注:复杂背景下的存在性问题往往需要研究背景图形,几何背景往往研究点,线,角;函数背景研究点坐标,表达式等.2.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不变特征及特征下操作要点举例:
一般先从角(不变特征)入手,分析对应关系后,作出符合题意图形,再借助不变特征和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
解.常见特征如一组角对应相等,这一组相等角顶点为确定对应点,结合对应关系分类后,作出符合题意图形,一般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解.
精讲精练
1.如图,将长为8cm,宽为5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
点B落在CD边的点E处,压平后得到折痕MN,点A的对称点为点F,CE=4cm.若点G是矩形边上任意一点,则当△ABG与△CEN相似时,线段AG的长为.
2.如图,抛物线y=-1x2+10x-8经过A,B,C三点,BC⊥OB,
33
AB=BC,过点C作CD⊥x轴于点D.点M是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作MN⊥x轴于点N,若△AMN与△ACD 相似,则点M的坐标为.
3.如图,已知抛物线y=3x2+bx+c与坐标轴交于A,B,C三
4
点,点A的坐标为(-1,0),过点C的直线y=3
4t
x-3与x轴
交于点Q,点P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H⊥OB 于点H.若PB=5t,且0<t<1.
(1)点C的坐标是,b=,c=.(2)求线段QH的长(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依点P的变化,是否存在t的值,使以P,H,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y=-1x2+3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
22
轴交于点C,点D(1,m)在抛物线上,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A,E两点,点P在x轴上,且位于点B的左侧,若以P,B,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则点P的坐标为
.
5.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点A(0,6),B(2,0),C(7,5).
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D是抛物线的顶点,E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
的交点,F与E关于D对称.求证:∠CFE=∠AFE.
(3)在y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AFP与△FD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如图,抛物线y=ax2+bx经过两点A(-1,1),B(2,2).过点B
作BC∥x轴,交抛物线于点C,交y轴于点D.连接OA,OB,OC,AC,点N在坐标平面内,且△AOC与△OBN相似(边OA与边OB对应),则点N的坐标为
.
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3x2
+
33x-73 848
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右侧),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CD交x轴于点F,△CAD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CFE,点A恰好旋转到点F,连接BE.(1)求点A,B,D的坐标.
(2)求证:四边形BFCE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2,过顶点D作DD1⊥x轴于点D1,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M⊥x轴,点M为垂足,使得△PAM与△DD1A相似(不含全等).
①求出一个满足以上条件的点P的横坐标;
②直.接.回.答.这样的点P共有几个?
23⎨【参考答案】
1.
15,20,25或2543432.
(5,-7)或(11,1)24243.(1)(0,-3);-9;-3;4⎧4-8t (0<t ≤1)(2)QH =⎪2;1⎪8t -4(⎩2
<t <1)(3)符合条件的t 值有-1+,
732或25.324.
(-22,0)或(13,0)575.(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1
x 2-4x +6;2(2)证明略;
(3)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0,-2)或(0,-41).26.
(3,4),(4,3),(-2,-1)或(-1,-2)7.(1)A (1,0);B (-7,0);D (-3,-2);
(2)证明略;(3)①点P 的横坐标分别为-11,-5,-37;②共3个.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