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2017年高校教师任职资格培训教师职业道德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分×20)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着标志就是(A)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2.教师(A)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A.职业道德认识B.职业道德情感C.职业道德意志D.职业道德行为3.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A)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4.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D)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5.(B)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

A.人道主义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民主、平等6.师德的灵魂是(A)A.关爱学生B.提高修养C.加强反思D.提高业务水平7.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应努力做到(B)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C.引导学生相互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8.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A.依法执教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9.思考教师职业道德的逻辑起点是(D)A.时代变化与变革B.西方发达国家的师德规范C.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D.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10.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A)A.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B.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C.注重内省慎独D.确立可行目标1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据是(A)A.动机和效果和统一 B.社会舆论C.职业良心D.善恶观念12.下列不属于教师与同事关系的类型的一项是(D)A.自重型B.亲和型C.排斥型D.顺从型13.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14.教师公正的核心是教师(B)A.对自己公正B.对学生的公正C.对同事公正D.对上级公正15.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爱对学生学习具有(D)A.榜样作用B.心理健康功能C.成功作用D.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16.中国人有句俗语“师生如父子”。

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D)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17.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B)A.依法执教B.教书育人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18.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古人之伦主要是指(D)A.音乐的节奏或旋律的适当安排 B.“伦者,轮也”C.亲戚关系D.人际关系19.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A.社会生活和社会公众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20.教师要成功进行人格修养的最优策略是(C)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二、多选题(2分×10)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ACDE)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E.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2.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中要达到慎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ABCD)A.要求教师注意把师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化作行为的品质。

B.要在“隐”和“微”处着手,狠下功夫。

C.要重视在无人监督下,自觉履行师德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

D.即使在独处和无人监督之时,也依然按照师德规范行事。

3.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误区?(ABCD)A.利用家长B.排斥家长C.教师一言谈D.向家长推卸责任4.道德教育过程一般包括(ABCD)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态度D.道德信念5.提升道德修养要加强理论学习,做法(ABC)A.认真学习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B.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C.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D.体现教师勤奋敬业认真负责精神6.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应保持正确的合作态度,努力做到(ACD)A.谦虚和蔼B.颐指气使C.尊重理解D.一视同仁7.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ABCDE)A.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B.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C.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D.没有求知的欲望与兴趣E.良好的性格特征8.从德育(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ABC)A.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B.充分促成学生的榜样学习C.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D.使学生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9.要作到教育公正,教师在实践教育公正目标上应当注意(ABCD)A.自觉进行人生修养B.提高教育素养C.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性D.作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10.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ABD)A.范围上的有限性B.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C.功能上的普遍性D.形式上的多样性三、简答题(6分×4)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教师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2.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从一点一滴做起;(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3.如何建立师生之间双赢的人际关系?(1)理解别人。

理解别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础,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达则达人”。

(2)注意小节。

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小节,如疏忽礼貌,不经意的失言等,其实最能消耗情感帐户的存款的;(3)信守诺言。

守信是一笔很大的收入,而背信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4)阐明期望。

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源自于对彼此角色与目标的认识不清,甚至相互冲突所致。

(5)诚恳正直。

背后不道人短是诚恳正直的最佳表现;(6)勇于道歉。

出于至诚的歉意足以化敌为友。

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的辩证关系。

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看到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又要看到二者的统一性。

一个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人,也必然是一个严格遵守职业纪律的人,也就是说两者是对职业活动的共同要求,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同时,两者又有差异性,职业道德是用榜样的力量来倡导某种行为,而职业纪律则以强制手段去禁止和惩处某种行为;职业纪律的执行和检查往往有专门机构来保证,而职业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手段来实现的,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情操。

四、论述题(9分×2)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2.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有教师意识就是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给学生做榜样。

(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这是模范执行纪律的前提。

(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实践是检验教师纪律观念强弱的唯一标准。

(4)从一点一滴做起。

由于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所以,对教师来说任何一条纪律都是重要的,必须严格遵守。

(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6)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如早上准时到校上第一节课,要有意志和恒心)。

五、案例分析题(18分×1)苏步青教授为中国数学教育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教5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早在30年代,苏步青在日本获理学博士,与同学陈建功相约,自愿来到新建的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

当时系里只有4个教师,10多个学生,图书资料奇缺,实验设备全无,经费无着落。

他名为副教授,连续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

但他毫不动摇,他与陈建功没人开四节课,外加辅导、改作业、编教材、搞科研。

他利用暑假到日本去找资料,一个假期找回20万字。

靠这种自觉地事业心和意志力,为社会培养人才。

德国着名数学家布拉须凯称苏步青是“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欧美、日本的数学家称他和同事们为“浙大学派”。

的确,自1931年到1952年间,苏步青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在国内10多所着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有5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连解放后培养的3名院士,共有8名院士学生。

在复旦数学研究所,苏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和李大潜高足,形成了三代四位院士共事的罕见可喜现象。

解放后,他更是孜孜不倦,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结合以上案例回答问题:(1)论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互关系?(2)从教师道德修养来看,你从苏步青的事迹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