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完美版1
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课件完美版1
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 PT课件 完美版 1 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 PT课件 完美版 1
这 是 什 么 ?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
•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 贞不二的标志
• 贞节最早指有纯正高洁的道德观念的女性。 后狭义指“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 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长年不改嫁,或自杀 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 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穿越时空:探究李贽思想出现的背景
材料一:(嘉靖皇帝,1521-1566在位)一意修真,
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
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吏贪官横,民不聊
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
社会矛盾尖锐
——《明史·海瑞传》
材料二: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暑袜,极轻美。远方 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 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中国儒教史》
他是理学的批评者,不是儒学背叛者。
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 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 清初思想家和史学家。青年时领导 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的斗争。 明亡后,他在江南招募义兵,进行 了十余年的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 著述,多次拒绝清朝征召。他学问 渊博,在历史学和政治学方面成就 卓著。著有《明儒学案》、《明夷 待访录》。
李贽异端思想的评价
自嘉靖时期掀起的思想解放浪潮,持续高 涨,其标志性人物就是李贽。他把王阳明的思 想发扬光大,强调不必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六经皆史,今之讲周 程张朱者可诛,对所谓经典与圣贤发起挑战, 被人称为“异端之尤”。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李贽异端思想的评价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 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 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 性的色彩。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并发展
李贽异端思想出现背景 (1)政治: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内在 矛盾空前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 经出现并发展。 (3)阶级: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4)思想:理学占统治地位,不近情理,摧 残人性。
──李贽《藏书》卷五十六
肯定武则天
李贽异端思想 (1)非孔: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随时代而变 化——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肯欲: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 当私欲。 (3)反传: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 调个性发展。
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在非 正式的场合偶然提出的,他自己并没有反复地 大肆宣扬。后来,弟子们将其收入《程氏遗书》 中。到了南宋,朱熹把它重新翻找出来,作为 劝人守节的工具。尽管朱熹再倡此说并没有真 正起到改变当时世风的作用,却使其影响进一 步扩大了。
历代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单纯针对 女性,是完全错误的,也是不符合程颐原意的。 因为程颐的意思是:假使女子要为死去的丈夫 守节、不能再嫁,那么男子的妻子若死,做为 丈夫也应为亡妻守节、不应再娶。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
温陵居士 明末
(1527-1602)
黄宗羲
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
(1610-1695)
顾炎武
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
(1613-1682)
王夫之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
(1619-169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离经叛道的李贽
李贽(1527~1602),明代思 想家、文学家,名贽,字宏甫,号 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 万历中为姚安知府,后弃官,寄寓 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 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 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被 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 作有《藏书》、《续藏书》等。
黄宗羲提出哪些主张?
黄宗羲思想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 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 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 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 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反对以孔子作为是非标准
李贽异端思想
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 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 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 安可诬也! ──李贽《藏书》卷三十七《词学儒臣司马相
如》
主张寡妇再嫁
李贽异端思想
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 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 夫所贵乎明王者,不过以知人为难,爱养人才 为急耳。今观娄、郝、姚、宋诸贤,并罗列于 则天之朝,迨及开元,犹用之不尽。
李温陵(李贽别号温陵居士)发言似箭, 下笔如刀,人畏之甚,不胜其服之甚,亦惟 其服之甚,故不得不畏之甚也。异端一疏, 瘐死诏狱。温陵不死于人,死于口;不死于 法,死于笔。
——张岱《石匮书》
张岱认为李贽为什么会死?
李贽异端思想
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 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 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 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 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 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 人默默然而止。
──李贽《焚书》卷三
批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家的虚伪
李贽异端思想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 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 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 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 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李贽是儒家的背叛者吗?
李贽对周公孔子都充满了虔诚和敬意。他痛心 疾首的,是那班迂阔门徒、假道学、伪君子败坏了 他们的事业。李贽是真正的圣人之徒,是儒教和大 明朝的孤臣孽子。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 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 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