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42张ppt)
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42张ppt)
a. 以山地、丘陵为主 b. 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c. 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d. 多滑坡、泥石流 多火山、地震(海啸)
九州四月芳菲尽, 本州樱花始盛开?
东京花期:3月21日至4月初
武汉花期:3月25日至4月初
海洋性强的季风气候
读图思考: 日本的气候类型
为什么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 布北界和一月0℃等温线比我国 偏北?
67%
31% 2% 第第一一产产业业 第二产业 第第三三产产业业
(2)发展经济的条件
不 利 条 件 :
①②③ 矿国土 产内地 资市有 源场限 缺狭,
乏小缺
少
发
展
空
间
经 济 发 展 途 径 :
①②③ 进积发 口极展 原开高 料拓科 、国技 燃际产 料市业
,场
出
口
工
业
制
成
品
(3)对外贸易
日本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中国、欧洲。
1、东亚的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 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
韩国(首都首尔) 岛 国:日本(首都东京)
2、东亚的地理位置(角 度)
经纬度的范围 : 75°E—145°E,5°N—50°N 之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板块位置: 交通等相对位置
从中国进 口服:装、煤炭、棉花、蔬菜等。 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低附加值产品
向中国出口: 汽车、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 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高附加值产品
(4)工业情况
① 工业结构的调整:
调整原因:劳动力成本上 升、地价上涨、资源紧缺、 环境污染加重、国内市场饱 和等。
产业转移:产业已转向发展 中国家。侧重技术和知识密 集型。并利用劳动密集型资 金、技术向外投资。
重视农业科技和水利设施,集约化, 单产高 农业普遍采用小型农机,精耕细作
渔 渔业 漁業
日本渔业发达,历史悠久(近海捕 捞、近海水产养殖、远洋捕捞)鱼 是日本人的重要食物。
主要产品
鲑鱼、秋刀鱼、沙丁鱼
北海道渔场成因
自然原因: 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下层营养盐上泛, 位于大陆架,光照充足, 位于温带地区,海水温差较大,海水不稳定 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0
塔里木盆地
黄河 渤海
沿40°N的东亚地形剖面图
日本群岛东侧的海沟
海沟 日本海 太平洋
40°
日本海面积的变化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影响气候 东亚地势西高东低,利于(夏季 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 地,形成丰富的降水;
影响河流(水文) 地势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 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 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背风坡 少雨
太
平 洋
迎风坡 多地形雨
夏季
a. 中部山脉阻挡 b. 夏季,东南风受到太平洋水汽的补充 c. 东南部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d. 西北部为东南季风背风坡,少雨。
结论:夏季,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冬季去日本看雪——北海道札幌
1.札幌的气候类型为:
描述札幌的气候特征:
2.给札幌冬季带来降水(降雪)的大气环流是: 西北季风 :
60% 国外输入
80%
100%
矿产资源缺乏:工业所需原料、燃料,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
叁
人 文 地 理 特 征
静冈县 京都 大阪
人口与城市
城市分布
日本城市主要分布沿海地区,尤 其是太平洋沿岸。
主要城市
东京、京都奈良、名古屋、大阪、 神户、横滨、筑波等
农 农业 農業
日本从事农业人数少
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地块小
3.为什么冬季风无法给中国的北京带来大量降水(降雪)? 西北季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
冬季去日本看雪——北海道札幌
4.为什么札幌冬季多降雪? 变性的冬季风 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补充水汽),遇到地形抬升,温度降 低,多降雪。
5.日本还有哪些地方冬季适宜赏雪?请你在图上指一指。
河流特征
区域地理
东
East
亚
Asia
学习目标
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东亚的范围、面积、地理位置。 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 东亚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 布。 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心理地图,准确描述东亚的 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 能够根据心理地图,描述东亚自然地 理特征。
一、东亚的范围、地理位置
•
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 只通行 于一定 的地域 ,它不 是独立 于民族 语之外 的另一 种语言 ,而只 是局部 地区使 用的语 言。根 据性质 ,方言 可分地 域方言 和社会 方言, 地域方 言是语 言因地 域方面 的差别 而形成 的变体 ,是全 民语言 的不同 地域上 的分支 ,是语 言发展 不平衡 性在地 域上的 反映。
西亚(钢铁、汽车)
西欧(船舶、汽 车、电子电器) 非洲(船舶、汽车)
印 度(钢铁 尼、 西 亚汽车)
(
澳钢
大 利
铁 、 汽
亚车
)
输出总额
>6
2-5
<2
(万亿日
圆)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输出
2021届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共42张P PT)
2016年4月6日,几十名北京市民来到位于北京居庸关山区的京张铁路,从山顶 拍摄樱花初开的美景,正好和谐号列车经过花海,该列火车被民众称为“开往 春天的列车”。图2为2016年日本樱花初放日期等值线图,分析完成1~2题。
①海陆分布: 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②洋流:
02
日本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海洋性强的季风气候
(1)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暖夏凉,年较差小 气温最高8月,最低2月 降水较多且较均匀
(2)东西两岸的降水差异
降水总得夏多冬少 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 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3)气象灾害
夏季多台风 5、6月有梅雨,7月有副高
东亚季风成因 季节
夏季 冬季
季风风向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
源地
比较
影响
东南风 高温多雨 蒙古西伯利 冬季风强 雨热同期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太平洋 于夏季风 气象灾害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亚的气候特征
(1)西部内陆气 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
山地气候为主。 (2)东部沿海气 候: 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
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 为所在 职业、 阶层、 年龄、 性别、 文化教 养等方 面的社 会差异 而形成 不同的 社会变 体。
•
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 际的工 具。英 国作家 塞缪尔· 约翰逊 说过: “语言 是思想 的外衣 。”除 了交际 工具, 语言同 时也是 文化的 载体。 在岁月 与文明 的浸泡 下,方 言承载 着浓郁 的地方 文化特 色,能 够满足 本地区 社会交 际的需 要。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的地形特征(角度)
(1)海岸线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a. 日本群岛 b. 朝鲜半岛 c. 台湾岛
(2)地形 西部内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东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朝鲜半岛 日本群岛 台湾岛
高度(米)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2021届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共42张P PT)
1.北京与日本同纬度地区 樱花开放时间相比( C ) A.相差一个月左右 B.日本早半个月左右 C.中国早半个月左右 D.开花时间基本同步
2021届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共42张P PT)
2021届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共42张P PT)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纬度地区热量差异。不同的区域热量不同,樱花盛开 的时间就不相同,南方地区春季升温快,热量多,樱花开放的时间 早。受纬度因素影响,越往北开放的时间越迟,北京樱花开放时间 为4月6日,读图与北京同一纬度的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为4月20日, 故本题答案为C。
社会经济原因: 历史悠久,捕捞技术成熟 市场需求大
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第三 大经济体。GDP总量位居亚洲第二位。 人均GDP约为我国的5倍。
(1)经济特点:
①经济高度发达,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②经济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农业比重低 ③外向型经济,加工贸易为主。对外依赖性强 (进口—加工—出口)
影响河流(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东亚许多大河向东 流,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 系;
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 候湿润,有利于林木生长,森林覆 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亚的气候特征(角度)
(1)西部内陆气 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
山地气候为主。 (2)东部沿海气 候: 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短小湍急,水能丰富
山脉 河流
风 季 冬
风 季 夏 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
读图思考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 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 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 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自然资源匮乏
棉花 木材 铜矿石 铁矿石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பைடு நூலகம்0%
20%
40% 国内生产
东亚思维导图
长春 44°N 北京40°N 郑州35°N 武汉30°N
45°N
经纬度位置
40°N
纬度:30°N—45°N
35°N
(北温带为主)
30°N
注意:天文五带
热量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