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课题研究记录

德育课题研究记录

德育课题研究记录
时间
地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课题实验教师
主 持 人
张研红老师
培训内容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
校本德育体系的构建,为“十一五”构建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提供了实践参照。
詹万生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深化和谐德育研究;第二,推广《和谐成长》实验。会后,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主报告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如下五方面工作: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并结合本实验区、校的实际和各学段的特点贯彻落实
会后,各实验区、实验校要及时召开会议,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把这次会议精神传达到全体实验教师中去,让大家明确今后的目标是: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和谐成长》实验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紧密接合起来。
五、参加专题活动。
“以活动为中心”是本课题研究的“三中心”之一。各校要以《和谐成长》为线索和蓝本,结合本校实际设计并开展富有情趣、富有实效的德育活动。同时,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条件具备时,将举办实验教师技能大赛,评选优秀德育活动课。
中国的德育科研事业如同初升的朝阳冉冉升起,不断蓬勃发展;这次会议后,我们的德育科研会更加蓬勃旺盛,我们的友谊会更加深厚纯洁,我们的人生会更加辉煌灿烂!
二、组织骨干队伍培训。
开展德育研究与实验,需要一批素质精良的骨干队伍。会后,各实验区、校要认真进行科研骨干队伍培训,班主任培训,同时,也可以让实验老师们参加总课题组举办的各种德育专题培训班,使受训人员在科研政策、理论、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十一五”开题以来总课题组的第一项科研系列成果。这套成果是总课题组组织数十位专家,一百多位实验教师历时8个多月编写而成的,凝结了五十多个实验区广大实验教师的心血和智慧。它不仅继承借鉴了《德育》读本和《成长册》的精髓,而且具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创新,是各实验区、校研究与实验的有效载体。目前,各地实验区已经有了列入校本教材或地方教材、政府采购、学校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等多种模式。会后,各实验区、校要积极努力,找到本课题与教育改革的切入点、结合点、创新点;要积极争取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因地制宜,扩大实验,切实把研究与实验工作落在实处;要积极发动学生、家长、社区加入进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