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校本研修的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校本研修的研究
……
图 3 网络环境下课例研究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观察
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观察,使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观察的效 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观察所得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快速且有效地分 析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录像进行组织与处理,如对课堂录像 进行切片分析,把几段相同研究主题的课堂录像进行对比分析,把课堂录像片段与文本 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交互式视频课例等。
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是指立足于本校,以改变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育 教学能力为目标,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对本校教师实施全面培训和网上交流研讨的校本 培训。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培训学习的主体,而信息技术则是校本培 训的工具和载体。
开展基于校本研修平台的教师校本培训,克服传统的教师培训的弊端。网络的开放 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减少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 实效,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所以,开展基于校本研修平台的教师 校本培训,是适应形势发展、提高校本培训实效的需要。
一、前言
李克东教授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积极应用信息技 术;何克抗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部 门的普遍应用与推广。这两位专家都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课程是学 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 学中的应用具体是指信息技术在教师、课程与管理等方面的有效应用。学校教育信息化 应用在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同时,应该关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 在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关注信息技术所 带给教师的理念变革和方法影响;另一方面,要思考与实践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促 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 段。在亚太地区,对信息通信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同各国是基本 一致的,只不过各国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1]。
校本培训的组织实体实质上是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教师知识 管理有利于教师知识的生成、编码、共享等。校本研修平台不仅为教师搜集、分类、提 取、利用、构建和创造知识提供了支持,也为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过程作全程全方
位的跟踪记录和评价提供了支持,有利于教师的知识积累、沉淀和共享。
㈡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袋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核之一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不同的专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 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林崇德、申继亮(1999)指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尽管教师的知识构成是多要素、多方面的, 但教师实践性知识是直接对教学实践产生作用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 [4]。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 育教学的认识,是教师将知识与教学情景结合在一起,为了解决千变万化的课堂遇到的 问题,在复杂不确定的情境中采取适合的决策。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研修的内容
校本研修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新形式,它是以发展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 能力为目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活动。校本研修是一种集学习、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学校及教师行为,是一种基于教师 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理 论提升过程。[5]
二、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2]。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教师专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它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涯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 涉及与学校、社会等更广阔情境的道德与政治因素[3]。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载体,基于网络的教学反思跨越了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为教师的深刻反思创设了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另外,基于网络的教学 反思具有公开性,它增加了教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也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手段与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反思, 如利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社会性工具软件等手段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帮助教师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 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发展的 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 支持下的 校本研修
信息技术支持 下的校本教研
知识 管理
网络 平台
课例
教师电 子成长 档案袋
实践性 知识
条件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
信息技术支持 下的校本培训
一般文化知识
专题
学习共同体
图 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校本研修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School-Based Teacher Study & Training Un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谢忠新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 )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上海 200135)
内容的深入思考,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信息技术支持下 校本教研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校本教研
专业引领
图 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教师们进行校本教研应该是围绕课来展 开,包括课的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课后讨论、课后反思等。因此,信息技术支持下的 校本教研应该以“课例”为载体,以知识管理为策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将信息技术 有效地应用带校本教研的教学设计、教学观察、教学反思、教学讨论等各个环节。
1.信息技术为校本培训交流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为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过程中的交流提供支持。首先,中小学教师上课时间 彼此交错,允许同步交流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而网络使得教师间的异步交流成为可能, 从而可以延长交流的时间,为交流提供时间保证。另外,交流的时空也可以延伸到学校 之外,比如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教师、校外专家进行交流,使交流的范围更广,获得的 受益更大。其次,网络环境下交流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 概念图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培训交流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载体。
3.信息技术为教师协作学习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为校本培训过程中教师开展协作学习提供了支持,建构主义认为协作是学 习的四大要素之一,协作学习的精髓在于共享与交流,网络环境有利于降低共享的成本, 提高信息共享、知识共享、思想共享的质量;另外基于校本研修平台的协作交流过程可 以保存,便于整理和回顾。
4.信息技术支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支持
实践性知识来源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经历的积累、感悟,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 因此,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组建教师学习与研究共同体,开展校本研
修。其中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作为常规校本研修的延伸,依托开放、动态、交 互的网络平台,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问题为核心,能有效地改变教师的知 识结构,特别是帮助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支 持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如图 1 所示。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各种描述性 资料,汇整成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此档案可作为教师建构个人知识与理论的依据,亦可 以作为促进教师反省与学习,评鉴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之用。
在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过程中,对教师的业务学习、教学实践与教学研 究的行为进行记录与分析,包括教师对教材的反思,教师对自己教学习惯的反思,教师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师的学习反思和教学实践成果等等,形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 校本研修成长记录袋。通过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建立的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教师可以对 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业务学习进行反思, 有利于经验系统化并可随时调出供人分享,实践 证明, 这也是教师通向专业发展更高境界的阶梯;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成长记录过程中 的行为进行诊断与分析,不断调整校本研修的措施与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主动参与、 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1.网络环境下课例研究的步骤
学校开展网络环境下课例研究的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
确定学科研究主题
梳理并确定学科主题下研 究的问题
教师叙事 反思
备课组现 场与网上
讨论
备课组集体开展 教学设计
反思
教师开展第 一次实践, 拍摄录像
备课组课堂 观察
课堂现场 观察
课后录像 分析
备课组集体修 改教学设计
……
第二次实 践……
㈠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是指运用新课程理念,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加强 教学全过程的研究,加强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开展深入的教研 活动,最终实现教师知识管理的一种新型的教研形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充分 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同步与异步、集中与异地互动, 体现民主、对话、协作的理念,扩大教研工作的辐射面,突破区域限制和时间限制,使 教研活动获得极大的扩展,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有利于引发参与人员对教研
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知识管理。
4.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
基于校本研修平台的校本教研为更加有效的实现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提供方便。信 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教研扩大了教师之间的交流面,也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宽松的交流环 境,教师可以在校本研修平台上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评判他人的观点。学校也可以 组织教师与专家基于校本研修平台进行网上的交流。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利于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的内 部与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是针对教师个体要求,信息技术帮助教师更好地学习、反 思;外部环境主要是针对教师群体要求,信息技术帮助教师更好地相互交流、评价等, 通过信息技术提供丰富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对校本研修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一般情 况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研修需要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平台支持。学校开展信息技 术支持下校本研修具体包括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