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认识钟表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数学活动来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而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
“数与代数”领域在第一学段安排“常见的量”这一内容,课标的要求是能认识钟表,了解24 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是在学生认识20 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初步识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
认识整时是教学的重点,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初步积累的认钟表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分别认识时针、分针以及怎样确定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
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整时,为以后教学“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
此外,教材还注意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钟表,所以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中获取知识,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对于钟面的一些知识和整时的认识不成问题。
但对于接近整时的时刻,我们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用“几点还不到”“快到几点了”进行交流,再逐步学会用“大约几时”来表达。
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能更困难,因此必须把时间观念的教学作为本单元难点。
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组织非常重要,关系到有效教学设计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另外,一年级的小朋友行为习惯还在养成中,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带了自制的钟表学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被学具干扰,不能有序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习活动的组织评价外还应借助其余激励手段,如:智慧星、智慧果、智慧花等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1. 能说出钟面上有12 个数、分为12 个大格,会辨认时针和分针,还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并能在学具钟上拨出整时和大约几时。
2. 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修一修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 能说出钟面上有12 个数、分为12 个大格,会辨认时针和分针,还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并能在学具钟上拨出整时和大约几时。
2. 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认一认、说一说、拨一拨、修一修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教具和学具,采用直观教学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缺针的钟面。
学具准备:学具钟面。
使用教材的构想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朋友一天的活动。
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
本节课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困难预测: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有一定困难。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两位新朋友,你们欢迎吗?但是第一位朋友说了,大家只有猜出它出的谜语,才愿意出来和你们见面。
你们敢挑战这个谜语吗?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课件出示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学生可能猜出钟表)猜对了,钟表就是我们将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
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神秘的钟表世界,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1. 初步认识钟面(1)这是一个钟面模型,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学生充分说一说)(学生可能说出数字、方格、三根针)(2)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这12 个数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全班一起按顺序数)(教师用课件演示12 个数排列的顺序)3)对,钟面上还有三根针。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吗?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哪根是秒针呢?(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评价:你懂的真多,我们把最长的针叫秒针,较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
我们今天只与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秒针以后再学。
(板书:时针、分针)(4)比较时针和分针还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板书)(5)在你的学具钟表上指一指,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学生在老师的模型钟上指一指。
)(6)你观察真仔细,钟面分了12 个大格,每个数字与数字之间就是一个大格。
请大家在自己的学具钟表上数一数12 个大格。
【设计意图:关于钟面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经验。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2. 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整时下面就来隆重介绍第二位新朋友,(课件出示贝贝的画像)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贝贝,和大家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贝贝吗?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贝贝愉快的一天”吧。
课件出示贝贝的起床、上课、做操、吃午饭、睡觉的照片:(1)贝贝每天很早就起床了,你们知道他几时起床吗?(学生可能说6点起床。
)你怎么知道是6 点呢?(学生可能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 点。
)介绍得真清楚。
6 点起床,可以说成6 时起床。
生活中说6 点,数学上说6 时.6 时也可以写成6:00(课件演示)(2)贝贝起床后,刷了牙吃了早饭就赶紧去上学。
他几时上课?你怎么知道是8 时?(指名回答)(3)说的真完整。
8 时还可以怎么写?(学生口述:8:00)(课件演示)(4)上了两节课后,学校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安排了做操时间. 贝贝几时做操?你是怎么认10 时的?(要求学生说出:10时做操。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0,就是10 时)(5)说的真不错,又上了两节课,放学回家后妈妈已经做好了午饭。
贝贝吃午饭的时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学生可能说:12 时吃午饭,分针指着12,时针也指着12,就是12 时。
)说的真好。
12 时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它们是重合的。
(6)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了,贝贝要早点休息。
他几时睡觉?说理由。
(指名回答)(7)通过刚才了解贝贝的生活习惯,你会认识整时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同桌互相交流认识整时的方法。
)谁来总结一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你概括的很好,像这些时间都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8)你会和老师一样用两种方法表示这些时间吗?(指 3 名学生板演。
)这样的时间你见过吗?在哪见过?(学生纷纷发言:在手机上、电视上、电子表上⋯⋯)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9)设疑:上课是8 时,睡觉也是8 时,是同一个时间吗?怎么会有两个8时?(学生会说: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晚上8 时)师指出:真聪明,时针一天要转两圈,一天有24 个小时。
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晚上8 时通过贝贝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可能说:贝贝按时吃饭; 贝贝早睡早起,是个好孩子。
⋯⋯)师小结:贝贝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小朋友也像贝贝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设计意图: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关于时间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里教师结合贝贝的一天,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安排时间,适时地渗透了时间观念的培养。
】三、实践应用,质疑反馈1. 拨一拨。
小朋友们都会认时间了,你会在钟表上拨时间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拨一拨。
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学具钟,第一个,拨3 时。
第二个,拨9 时。
(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分别拨出3 时、9 时,同桌互相检查。
)第三个,拨12 时。
好了吗,谁到上面来拨拨看?(指名到老师的模型钟上拨一拨)他拨的对吗?和他一样的举手。
第四个,请小朋友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
说说这时你在干什么?(学生都拨出自己喜欢的时间并积极发言)(教师给于适当鼓励,如:你真是个勤快的孩子!你是个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其他小朋友说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间,既巩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
】2. 修一修。
贝贝见小朋友们拨的真好,想请大家帮个忙。
瞧,这些钟表都坏了,你能帮他修一修吗?(出示5 时钟缺分针、7 时钟缺时针、9 时钟没针,一些时针、分针)(指名让学生到展台上贴针)贝贝说:“谢谢大家,你们真能干!”3. 认识大约几时。
(1)(如有课程资源可随机利用)刚才这位小朋友修的钟表上的时间不是整9 时那到9 时了吗?(学生可能说::不到,还差一点。
)出示大约9 时钟:那这样到9 时了吗?(学生可能说:到了,9 时刚过一点)师总结:说的太好了,我们把9时不到一点和9时刚过一点都可以称为大约9 时。
(2)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出示大约3时、大约6 时的钟面)师小结:对了,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
(板书:大约几时)四、总结延伸,扩展新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你知道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各抒己见)大家这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2 、贝贝也觉得小朋友们这节课表现很出色!他还有更难的题想考考大家。
” 课件显示:(1)3 时的前一小时是几时?(2)9时再过一小时是几时?(指名回答)评价激励:这两位小朋友回答的太精彩了,大家给他们鼓鼓掌。
3、钟表店里还有各式各样的钟表,(课件出示:各种钟表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下去后到钟表店看【设计意图:课堂小结的设计体现了评价的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五、达标检测1. 我会填。
﹝1﹞钟面上,最短的针是()针,较长的针是()针。
﹝2﹞当时针指在8 上,分针指在12上,这时的时刻是();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在12上,这时的时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