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

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


(五)构图
• 舞蹈构图(舞台画面)首先是为了表达舞蹈表 现的内容,同时也是使画面成为一种富有美感的 形式。舞蹈的美在于视听综合的感受,其中直观 的视觉享受就需要在舞台孔剑中,依靠队形变换、 道具的使用所形成的流行与点、线、画的交织和 变化。好的构图不仅能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 果,还能烘托作品主题思想的展现。在幼儿舞蹈 作品中,以对称、散点、对比的构图方式较为常 用。相对成人要简单许多,变换和流动相对较少, 但简单不是单调,编导可通过巧妙的编排,同样 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例如,细化队形走位和变 换路线,可以辅助实现较好的构图效果;还可在 同一队形上,利用分组动作高低、快慢的对比变 化,来达到更佳的视觉效果。
(四)编舞
• 如果说构思到完成舞蹈结构式设计阶段,那么编舞就到了 实施阶段。此阶段是创编的核心,要从之前的“统观”开 始逐步的细化了。形象的塑造、动作的组织、时间的安排 是编舞的主要内容。幼儿舞蹈的形象大都具体、直观、生 动、活泼。可通过模仿动作、模仿形态的方式提高形象性, 利用舞蹈夸张、有趣的动作使形象更为丰满。动作应突出 幼儿的特点,动作本身速度、幅度适中,动作设计注重童 趣性,连接细致,便于幼儿完成。例如,重心的换换、不 同拍节动作的接连等不宜过难或使用“成人化”的动作。 时间安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舞 蹈时长,必需与其体能和注意力实践相吻合。此外,舞段 的循序、表情的设计都是需要细化的点,需要编导多积累、 提高经验,提高实际创编能力。
• (三)幼儿集体舞 • 创编集体舞时,首先要注意舞蹈的内容及动作 编排要适宜全班幼儿,动作应简单易学、相对规 整,运动量适中,可以重复跳。根据舞蹈内容选 择不同的队形和形式,如果是要邀请舞,则要站 成半圈、单圆。有配合的动作时,可采用双圆。 队形变化不宜过多,可以使双圆交替或同伴间的 交换位置。接下来,音乐的选择要注意旋律结构 方整、长短适中、节奏鲜明、生动活泼,可以是 民族特点鲜明的音乐,也可是幼儿朗朗上口的歌 曲。从舞蹈的整体看,集中舞是以让幼儿在舞蹈 中感受集体的团结友爱及同伴间的真挚友谊为目 的,切记不可过于复杂。
• (二)幼儿歌表演 • 创编歌表演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熟悉歌曲, 对歌曲的旋律、歌曲、节奏特点以及教育 内涵都要了如指掌。而后,根据歌词和音 乐形象,创编出形象简单与音乐相符的动 作。注意选择音乐形象易于用动作表现的 歌曲。面对不同年龄幼儿要选择不同的歌 词,与其音乐能力相吻合。在创编歌表演 时,可为幼儿留出一些自主创作的空间, 如自己创编一个结尾造型。
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
• 教师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掌握 创编幼儿舞蹈的多种方法,实现独立完成 幼儿舞蹈的创作和辅导。这是一个积累、 内化的过程,将方法不断地经过实践的验 证,提升成自身的经验,再总结出新的方 法,以提高创编能力,创作出深受幼儿喜 爱的作品。
一、创编幼儿舞蹈的基本方法
• 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方法分为构思、题材、 结构、编舞、构图五个环节,各环节紧密 相连、层层递进、相互推动。基本方法是 教师进行创编的基础。
(三)结构
• 结构安排是创编舞蹈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 用,是将确定的题材具体规划、安排的一个过程,包括舞 蹈情节的设计、舞蹈画面的展现、队形变化、舞蹈变化、 舞台调度、音乐选择等方面。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推动舞 蹈作品内涵和意境的展现,可以在恰当的时机烘托情绪情 感的表达,升华作品的艺术性。再美、再好的舞蹈动作, 忽略了结构安排就会如同平铺直叙,缺少生机,失去表现 力。注重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配合,使动作能最大化地 发挥出它的魅力。因此,编导在结构的设计,安排上要统 筹兼顾,要注意结构与注意相契合,不能只考虑表面的调 度。结构应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们的欣赏习惯,布局 匀称,首尾呼应,结构间的简介应自然、紧密。结构的处 理体现了编者创编能力和细腻创作心思。
二、不同种类幼儿舞蹈的创编方法
• (一)幼儿律动 • 创编幼儿律动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 根据不同目标有针对性地创编动作。对于 律动而言,音乐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创编 时,要注意选择想象突出、节奏鲜明的音 乐。动作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并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可以使先有音乐, 再根据音乐的特点编排动作,也可是先有 动作,再根据动作的主题挑选或创作适宜 音乐,不论哪种都要注意动作与音乐紧急 结合。
• (四)幼儿音乐游戏 • 音乐游戏的动作设计不宜过多、过难, 重点在情感交流上,动作力求形象直观, 富有趣味性。音乐游戏的创编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先有音乐,根据音乐的特性或歌曲 来创编游戏;另一种是先有设计好的游戏, 在创作或寻找与游戏主题相符合的音乐, 使游戏更形象、更有趣。
• (五)幼儿表演性舞蹈 • 表演舞是幼儿舞蹈形式中篇幅最大、最成熟、 是完整的形式,具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动作 复杂等特点。创编表演舞,近似成人舞蹈的创编, 是一个完整的舞蹈创编过程。首先是确立主题, 选取题材,建立作品的中心思想,注意要来源于 幼儿的生活,大胆创新,有自己的特色。然后是 根据主题和题材构思舞蹈的情节,设计出舞蹈的 发展脉络。接下来再选择适宜的形式来展现舞蹈, 以体现舞蹈作品的内在寓意。进入实体创作阶段, 先要依据情节筛选或制作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而 后进行主要的创编环节——编排动作和队形。动 作要紧贴主题,建立主题动作,并注意符合幼儿 年龄特点和表现力。队形要简单清晰,变换队形 时,路线、位置要考虑周到,利用巧妙的设计优 化效果。最后,服装、道具的配合使用要细致得 当,能够推动、完善舞蹈的表现。
(一)构思
• 构思是指编导在体验、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舞蹈的形象思维, 对所创作的舞蹈作品,从萌芽、酝酿到成熟构思的过程。这个过程主 要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表现什么;而是如何表现。构思是创作 的第一步,是对作品的一个整体的设想,要围绕着题材和主题思想进 行展开。 • 首先要寻找感知。在创作之初,幼儿舞蹈编导要专心深入幼儿的 生活,潜心地去观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情感世界,了解、感受他们 的生活、情感及他们特有的表达方式,收集幼儿生活中点滴的色彩, 由此来激发灵感,捕捉有创作潜能的形象。 • 接下来要进行艺术转换。创编幼儿舞蹈,编导者要充分地发挥想 象,注意要遵循孩子的想象路线,大胆地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展开想 象,让灵感慢慢扩大、渐渐清晰。之后,以舞蹈的视角去捕捉到的各 种生活素材,将这些素材进行甄选、设计,使之升华为舞蹈素材。 • 最后,根据设计的初衷,选择最适合作品思想的形式,力求实现 最初的那份设计欲望。每个舞蹈作品都是它的“心脏”(要变现的内 在含义)和它最闪光的地方(展现出的亮点形式)。幼儿舞蹈的表现 形式与成人不同,更注重设计的一个“巧”字,用能调动幼儿情感、 兴趣的“创意”来体现,用巧妙的形式设计来提升舞蹈的表现力,体 现舞蹈作品中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 容的材料。舞蹈创作者在生活中,根据自 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选择可以用舞 蹈艺术形式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并经过 提炼、概括和加工,才能形成舞蹈作品的 题材。题材是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
幼儿舞蹈的题材主要有:
• 1.生活类题材 • 生活类题材是生活细节的再现,反映生活的某一点。 例如,睡觉、学习走路、与同伴游戏等。 • 2.自然类题材 • 自然类题材是自然景物、现象拟人化的一种展现。例 如,太阳公公、春风姑娘、花、鸟、鱼、虫、等 • 3.社会性题材 • 社会性题材是具有一定社会教育内涵的内容。例如。 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行为规范、文明礼让等。 • 4.幻想类题材 • 幻想类题材是非现实的,或是幼儿想象的内容。例如, 太空遨游、机器人、童话故事、语言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