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蒋宝哲学号: 24学生姓名:瓮泽勇学号: 42学生姓名:侯战祎学号: 47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题目:信息处理实践:语音信号的时域特征分析指导教师:徐美芳职称: 讲师2013 年 6 月 28 日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姓名:蒋宝哲学号: 24 学生姓名:瓮泽勇学号: 42 学生姓名:侯战祎学号: 47 课程设计题目:信息处理实践:语音信号的时域特征分析起迄日期: 2013年6 月7日~2013年6月 28 日课程设计地点:学院楼201实验室、510实验室、608实验室指导教师:徐美芳系主任:王浩全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 年 6 月 7 日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摘要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科学,它的应用和发展与语音学、声音测量学、电子测量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学科紧密联系。
其中语音采集和分析仪器的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多功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分析速度较以往也有了大幅度的高。
本文简要介绍了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的发展史以及语音信号的特征、采集与分析方法,并通过PC机录制自己的一段声音,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加入噪声进行滤波处理,比较滤波前后的变化。
关键词: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 Matlab0 引言通过语音传递倍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的形式。
语言是人类持有的功能.声音是人类常用的工具,是相互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
因此,语音信号是人们构成思想疏通和感情交流的最主要的途径。
并且,由于语言和语音与人的智力活动密切相关,与社会文化和进步紧密相连,所以它具有最大的信息容量和最高的智能水平。
现在,人类已开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用现代手段研究语音信号,使人们能更加有效地产生、传输、存储、获取和应用语音信息,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计算机能听懂人类的语言,是人类自计算机诞生以来梦寐以求的想法。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向便携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人们越来越迫切要求摆脱键盘的束缚而代之以语音输人这样便于使用的、自然的、人性化的输人方式。
作为高科鼓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从理论的研究到产品的开发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它正在直接与办公、交通、金融、公安、商业、旅游等行业的语音咨询与管理.工业生产部门的语声控制,电话、电信系统的自动拨号、辅助控制与查询以及医疗卫生和福利事业的生活支援系统等各种实际应用领域相接轨,并且有望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可见,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的研究将是一项极具市场价值和挑战性的工作。
我们今天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拓就是要让语音信号处理技术走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不断朝更高目标而努力。
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之所以能够那样长期地、深深地吸引广大科学工作者去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除了它的实用性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始终与当时信息科学中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一起发展。
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是以语音语言学和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学科,与心理、生理学、计算机科学、通信与信息科学以及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学科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的研究一直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因为许多处理的新方法的提出,首先是在语音信号处理中获得成功,然后再推广到其他领域。
1.语音信号的介绍1.1 语音信号的特点通过对大量语音信号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语音信号主要有下面两个特点:①在频域内,语音信号的频谱分量主要集中在300~3400Hz的范围内。
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一个防混迭的带通滤波器将此范围内的语音信号频率分量取出,然后按8kHz的采样率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就可以得到离散的语音信号。
②在时域内,语音信号具有“短时性”的特点,即在总体上,语音信号的特征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但在一段较短的时间间隔内,语音信号保持平稳。
在浊音段表现出周期信号的特征,在清音段表现出随机噪声的特征。
下面是一段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图2-1)和频域图(图2-2),由这两个图可以看出语音信号的两个特点。
Frequency(Hz)Time(s)x 104图2-1语音信号时域波形图图2-2语音信号频域波形图Figure 2-1Speech signal time-domain waveform Figure 2-2 Frequency-domain speech signal waveform1.2语音信号的采集在将语音信号进行数字化前,必须先进行防混叠预滤波,预滤波的目的有两个:①抑制输入信导各领域分量中频率超出fs/2的所有分量(fs为采样频率),以防止混叠干扰。
②抑制50Hz的电源工频干扰。
这样,预滤波器必须是一个带通滤波器,设其上、下截止颜率分别是fH和fL,则对于绝人多数语音编译码器,fH=3400Hz、fL=60~100Hz、采样率为fs=8kHz;而对丁语音识别而言,当用于电话用户时,指标与语音编译码器相同。
当使用要求较高或很高的场合时fH=4500Hz或8000Hz、fL=60Hz、fs=10kHz或20kHz。
为了将原始模拟语音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必须经过采样和量化两个步骤,从而得到时间和幅度上均为离散的数字语音信号。
采样也称抽样,是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即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在模拟信号x(t)上逐点采取其瞬时值。
采样时必须要注意满足奈奎斯特定理,即采样频率fs必须以高于受测信号的最高频率两倍以上的速度进行取样,才能正确地重建波它是通过采样脉冲和模拟信号相乘来实现的。
下图时一段语音信号在采样频率44.1KHz 情况下的频谱图。
原始信号x 104x 104-0.200.20.40.6抽取后的信号11.522.53对上述信号进行1/80采样频率抽取,即采样频率变为将近500Hz 时,由于采样频率比较小,所以采样点数就稀疏,所得离散信号就越偏离于原信号,频谱也发生了混叠。
在采样的过程中应注意采样间隔的选择和信号混淆:对模拟信号采样首先要确定采样间隔。
如何合理选择△t 涉及到许多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
一般而言,采样频率越高,采样点数就越密,所得离散信号就越逼近于原信号。
但过高的采样频率并不可取,对固定长度(T )的信号,采集到过大的数据量(N=T/△t ),给计算机增加不必要的计算工作量和存储空间;若数据量(N )限定,则采样时间过短,会导致一些数据信息被排斥在外。
采样频率过低,采样点间隔过远,则离散信号不足以反映原有信号波形特征,无法使信号复原,造成信号混淆。
根据采样定理,当采样频率大于信号的两倍带宽时,采样过程不会丢失信息,利用理想滤波器可从采样信号中不失真地重构原始信号波形。
量化是对幅值进行离散化,即将振动幅值用二进制量化电平来表示。
量化电平按级数变化,实际的振动值是连续的物理量。
具体振值用舍入法归到靠近的量化电平上。
语音信号经过预滤波和采样后,由A /D 变换器变换为二址制数字码。
这种防混叠滤波通常与模数转换器做在一个集成块内,因此目前来说,语音信号的数字化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市面上购买到的普通声卡在这方面做的都很好,语音声波通过话筒输入到声卡后直接获得的是经过防混叠滤波、A/D 变换、量化处理的离散的数字信号。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windows 自带的录音机录制语音文件,图2-3是基于PC机的语音信号采集过程,声卡可以完成语音波形的A/D转换,获得W A VE文件,为后续的处理储备原材料。
调节录音机保存界面的“更改”选项,可以存储各种格式的W A VE文件。
图2-3 基于PC机的语音信号采集过程Figure 2-3 Voice PC-based signal acquisition process采集到语音信号之后,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如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频谱分析、语谱图分析以及加噪滤波等处理。
2 语音信号的分析2.1语音信号分析技术语音信号分析是语音信号处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分析出可表示语音信号本质特征的参数,才有可能利用这些参数进行高效的语音通信、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等处理[8]。
而且,语音合成的音质好坏,语音识别率的高低,也都取决于对语音信号分桥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因此语音信号分析在语音信号处理应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贯穿于语音分析全过程的是“短时分析技术”。
因为,语音信号从整体来看其特性及表征其本质特征的参数均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所以它是一个非乎稳态过程,不能用处理乎稳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但是,由于不同的语音是由人的口腔肌肉运动构成声道某种形状而产生的响应,而这种口腔肌肉运动相对于语音频率来说是非常缓慢的,所以从另一方面看,虽然语音倍号具有时变特性,但是在一个短时间范围内(一般认为在10~30ms的短时间内),其特性基本保持不变即相对稳定,因面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准稳态过程,即语音信号具有短时平稳性。
所以任何语音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必须建立在“短时”的基础上.即进行“短时分析”,将语音信号分为一段一段来分析其特征参数,其中每一段称为一“帧”,帧长一般取为10~30ms。
这样,对于整体的语音信号来讲,分析出的是由每一帧特征参数组成的特征参数时间序列。
根据所分析出的参数的性质的不同,可将语音信号分析分为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倒领域分析等;时域分析方法具有简单、计算量小、物理意义明确等优点,但由于语音信号最重要的感知特性反映在功率谱中,而相位变化只起着很小的作用,所以相对于时域分析来说频域分析更为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时域分析、频域分析以及语谱图分析。
2.2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就是分析和提取语音信号的时域参数。
进行语音分析时,最先接触到并且也是最直观的是它的时域波形。
语音信号本身就是时域信号,因而时域分析是最早使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利用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
时域分析通常用于最基本的参数分析及应用,如语音的分割、预处理、大分类等。
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是:①表示语音信号比较直观、物理意义明确。
②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运算且少。
③可以得到语音的一些重要的参数。
④只使用示波器等通用设备,使用较为简单等。
语音信号的时域参数有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短时白相关函数和短时平均幅度差函数等,这是语音信号的一组最基本的短时参数,在各种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技术中都要应用[6]。
在计算这些参数时使用的一般是方窗或汉明窗。
2.2.1 短时能量及短时平均幅度分析设语音波形时域信号为x(l)、加密分帧处理后得到的第n 帧语音信号为 Xn(m ),则Xn(m)满足下式:()()()()n x m w m x n m m =+ 01m N ≤≤- (3-1) 10~(1)(){m N m w m =-==, 0, 其他值 (3-2)其中,n =0,1T ,2T ,…,并且N 为帧长,T 为帧移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