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基础
Common Qualified(简称Common Q)安全级仪表与控制系 统平台组成AP1000安全级的仪表与控制系统,即 AP1000保 护和安全监测系统(PMS)。Common Q平台是CE 核能(CENP) 从欧洲ABB自动化产品公司Gmbh的标准AC160(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PLC)系统发展而来的,由经过IE级合格鉴定的、专 用于核电厂的商业级硬件和核电厂专用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系 统。Common Q平台装载各种核电厂专用应用软件,以完成 核电厂安全系统的应用。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基础
核电厂仪控系统的特点
控制对象的工艺流程复杂,监测和控制的参数多而 且各种过程参数联系密切,1000 MW典型的核电站 仪控系统的参数信息量和指令大约是7000~9000个。 系统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运行质量直接与仪控系 统性能相关。
反应堆工作或停堆后一段时间内,大部分设备人员无 法接近。
W estinghouse Proprietary Class 2C
M ain Control Room
Traditional Standup Panels
Operator Control and
Monitoring Level
Data Display and Processing System (DDS)
总体结构
AP1000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以实时数据网为界将整 个仪表控制系统划分为四层。
(2)第2层(通信层)为非安全级的实时数据网,属于, 它是一个多重的100M高速以太网络,一些重要的系统都连接 在该网络上;
(3)第3层 (操作员操作和监视层)为主控制室在内的运 行和控制中心系统和数据显示和处理系统。包括以下系统: 运行和控制中心系统(OCS)、数据显示和处理系统(DDS)。
AP1000核电厂的仪表控制系统主要 特点
(1)采用非能动的专设安全系统,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系统 的设计有很大的变化和改进;
(2) AP1000核电厂的仪表控制系统采用数字化分布式控 制系统(Ovation和Common Q 平台),使AP1000的仪表控制 系统得到全面的改进;
(3)人机接口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人因工程学原理,改 善了人机接口和运行环境,降低了操纵员的人因错误和负荷 强度;
P la n t M on itorin g
Syste m s
Special M o nito ring
System s
D a talin k In terface
RPI RIO
Tu rbine Is la n d Con trol S y s te m
D istributed P lant N etwork M onitor Bus
数字化仪控系统应用
我国从96年开始在田湾核电站(俄罗斯VVER-428)引进 数字化仪控系统(AREVA/SIEMENS--Teleperm XP+Teleperm XS), 至今系统已成功运行。目前在建核电站如岭澳二期,已开 工和纳入计划开工的红沿河、宁德、阳江等CPR1000系列 核电项目也全部采用数字化仪控系统(安全级DCS采用三 菱MELTAC平台,非安全级DCS采用和利时公司的HOLLiAS平 台)。只是在田湾核电站和岭澳二期核电站的基础上通过 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项目为依托基本实现核电站数 字化仪控系统的国产化(与国内DCS生产厂家成立广利核 公司)。同时对于今后的三代EPR和AP1000核电站也将全 部采用数字化仪控系统。
继电器控制机柜—岭澳一期(数量大、检修靠人工)
岭澳一期核电站模拟主控室
岭澳二期核电站先进主控室照片(三维绘制)
数字化仪控系统对比 模拟仪控系统-优点
能方便、有效的实现具有系统在线检查和自诊断功能, 有助于故障分析和判断; 系统扩展灵活性好、可组态性强,便于维护;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数据和存储能力,改善了人机接 口。
化设计/国产化开始
主控室自主化设计
数字化 仪控系 统
数字化仪控系统对比 模拟仪控系统-优点
具有很好高的控制精确性和很强大的逻辑运算处理、计 算能力,能显著提高了仪控系统的综合性能,完成以往 模拟仪控系统所无法实现的复杂逻辑运算处理和计算功 能; 以通信网络连接各系统设备,大大减少了连接电缆的数 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能方便有效的实现具有多重冗余、故障安全和容错等功 能,提高了系统可用性和可靠性;
Level
Non-1E Functions
两个控制系统平台
• AP1000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由Ovation和Common Q分布式控 制系统两个平台组成。Ovation平台用于组成AP1000核电厂 非安全的运行、数据显示、控制和监测系统。Common Q 平 台用于组成AP1000核电厂保护和安全监测系统(PMS)。 (1)Common Q 平台
核电站的仪控系统分类
仪控技术
核电站
二代仪模拟量仪表 采用小规模集成电 路和运算放大器, 逻辑量仪表则采用 常规继电器等硬逻 辑电路来控制
秦山一期 秦山二期
FOXBORO公司的SPEC200
大亚湾
Baily9020
岭澳一期(1、2号 机组)
备注
反应堆 保护系 统升级 为TXS
KIT/KPS 采用 HSCAS20 00
Plant Control System (PCS)
Non-1E Functions
Re ac tor T rip B reakers
Protection and Safety M onitoring System (PM S)
1E Functions
PA M S
Com m un ication Level
(7)采用快速降功率系统,降低了对蒸汽排放能力的要 求(AP1000核电厂的蒸汽排放总量仅为40%);
(8)AP1000设置的多样化驱动系统(DAS),其功能不仅 针对不能停堆预期瞬态事件(ATWS),而且扩大到了不能执 行专设安全系统的情况,增大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9)采用大的稳压器容积,在正常的瞬态工况(包括负 荷跟踪、变负荷和调频等)情况下有较好的自稳定性能力。
总体结构
AP1000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以实时数据网为界将整 个仪表控制系统划分为四层。
(1)第0层和第1层执行核电厂的保护、控制和监测功能。
第0层 (处理接口层),包括以下的执行部件和设备:核电厂 的执行部件(泵和阀控制柜、开关柜等),敏感元件、一次 仪表等以及反应堆停堆断路器;
第1层(处理层),包括以下的系统:保护和安全监测系 统(PMS)、核电厂控制系统(PLS)、汽轮机控制和监测系统 (TOS)、堆芯仪表系统(IIS)、特殊监测系统(SMS)、多样化驱动 系统(DAS);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故障安全原则; 单一故障原则; 多样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 冗余性原则; 共模故障最小原则; 节能降耗原则; 经济性原则。
三代堆型数字化I&C
• ESBWR
– GE NUMAC and GE/INVENSYS TRICON digital I&C platforms for RPS and ESFAS, respectively
Interface to P lan t Inform ation
S y s tem
Diverse A ctuatio n System (DA S)
D iv ers e A ctu ation
Syste m (D A S)
Processing Level
M oto rG en erator
Set
Process Interface
控制和监测核燃料裂变链式反应及堆芯状态监测的必 要性。
大量核物理、热工、水力及其它一些直接测量无法得 到的参数计算多,且精确性和实时性要求高。
数字化仪控系统简介
数字化仪控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通讯为基础的分布式 控制系统的系统,它进一步引入和开发面向状态的诊断技 术、智能化报警技术、数据库技术、符合人因工程要求的 人机界面、先进的主控室等现代技术,并采用系统化的控 制室功能分析和分配、操纵员作业分析等设计技术,以及 面向核电厂运行安全状态的操作员支持系统包括智能诊断 与智能报警为基础的计算机化操作规程等。
G ate wa ys (T ypi ca l)
To MCR/R諴 In dicators
SafetyNet Info Bus
Logic Bus
Logic B us
To MCR/R諴 In d ica to rs
Rod Con trol Syste m
In co re Syste m (e xistin g)
To NIS Sy s te m
I/O C a b in e t
NSSS Con trol Syste m
Con trol Logic S y s te m
Tra in A
PA MS
IV
III
II
In teg rated
I Pro tection
Cabinets ESFA C
In fo
In tegrated Con trol Lo gic Ca b in e ts (IL C)
FCD时间
1984
1987.8
1997.5 1999.12
2005.12 2007.8 2008.2 2009
商运时间
秦山一期 大亚湾 1991.12 1994.5
岭澳一期 田湾一期 2003.1 2007.5
常规模拟式 仪控系统
岭澳二期 红沿河一期 宁德一期 台山EPR
2010.5
全部数字化仪控自主
• US-EPR
– TELEPERM XS digital I&C platform for RPS/ESFAS – Staff I&C review of pre-application topical reports under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