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正液的危害

修正液的危害

修正液的危害
我们是否注意到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中,有一个无形的杀手——修正液,正悄悄的向我们袭来,在它象征纯洁而白色的伪装表面之下,我们似乎不能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因此本文通过一些调查来引起接触、使用修正液的人对修正液危害的警觉。

修正液中含有铅、苯、钡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应谨慎使用。

修正液如被吸入人体或粘在皮肤上,将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长期使用此类产品,将有可能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更为严重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等并发症。

据报道,有些同学在做作业时,经常使用修正液涂改,以致吸入那些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

有些同学为寻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结果将液体粘在皮肤上。

更有甚者,有的学习还把修正液当成玩具,互相挤射,倘若液体进入人眼,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发现了修正液中含有大量会造成人体危害的铅、苯、钡、甲基环乙烷、二氯乙烷等化学物质。

它们会影响、破坏人体组织,严重的更会导致白血病等癌症,修正液对使用者身体健康上的危害是毋庸置疑的。

它对人体组织的破坏性很强,还会使使用者得上白血病等不治之症,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使用修正液时应避免对鼻、口过于靠近使用过修正液的表面,还应避免将修正液溅到皮肤上、手指上,千万不能为了图一时的快干而用手擦拭。

二每日新报的记者采访专家告诉报社记者,目前的修正产品包括修正液、修正笔和修正带,都含有不同浓度的(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苯系物(甲苯)等毒性物质,不但气味难闻,刺激呼吸道,还可造成孩子的眼、鼻和喉咙发炎,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

学生们的警觉
小心修正液竟含毒性。

卢湾三中心小学同学用实验研究揭出身边隐患小心,修正液竟含毒性本报讯时下,“修正液”是很多小学生纠正错误字迹的工具,然而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修正液”含有毒性,这是上海市绿色学校——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的同学通过实验和课题研究发现的结论。

日前,三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新天地太平湖畔举行了“别了,修正液”绿色行动,“用我橡皮换取修正液”,倡导更多的同龄人养成更健康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能“毒杀”柳条鱼
该校从2003年1月起开始了“告别修正液”实践活动。

前不久,五(1)中队祝瑞侃等同学策划、实施了一项有关“修正液”的实验,他们买来柳条鱼养在三个瓶子里,两个瓶子分别加进3滴或2滴“修正液”,另一瓶不加“修正液”,一周后结果出来了,加了“修正液”的瓶子里鱼明显死得多。

“修正液”
会有这么大的毒性?同学们查阅了一些资料,询问了相关老师,终于弄明白修正产品包括修正液、修正笔和修正带,都含有不同浓度的卤代烃和苯系物等毒性物质,不但气味难闻,刺激呼吸道,还可造成使用者的眼、鼻和咽喉发炎,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长期使用还可能造成慢性毒性蓄积。

还养成坏习惯。

三中心小学陈燕老师告诉记者,一些同学还把“修正笔”当作玩具,随意随处涂写,甚至把它作为同学之间嬉闹的“道具”。

一个三年级男生还有过被同伴的“修正笔”弄伤手掌的遭遇。

除了毒性作用,滥用修正液还易养成不良学习习惯。

有些孩子智力上没问题,但做事不专心,作业粗心大意,经常写错字。

由于用惯了修正液,他们做作业时的随意性很难改过来。

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习惯并无好处。

儿童教育专家杨江丁认为,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善待作业的好习惯,作业本是不是改得干干净净其实并非关键。

即使要改错,也应尽量少用有负作用的修正产品。

据调查,目前上海至少有85%以上的中小学生使用“修正液”,有的班级甚至达到了100%。

为此,五(1)中队全体队员向中小学生发出倡议:从健康、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角度出发,让我们远离“修正液”。

受消协委托,权威检测机构近日对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出售的19种不同品牌的修正液样品进行测试,发现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基环己烷、二氯乙烷等8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5种牌号的样品含有微量铅,1种含有微量钡。

专家指出,这些如被吸入人体或沾在皮肤上,可能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送检的13种进口修正液样品均无中文标识。

专家告诫:千万不能将鼻子接近产品,更不能将修正液溅落到皮肤上。

至于有吮吸手指习惯的儿童,更是不可使用。

儿童可改用具有相同涂改功能的产品如覆盖纸来替代修正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