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石混凝土挡土墙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毛石混凝土挡土墙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3)三、投入施工机械 (3)四、施工准备 (4)五、地基与基础 (6)六、施工案 (6)七、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7)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8)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1)十冬雨季施工措施 (23)十一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24)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市昭阳区大寨乡,地处昭阳区西部,本次治理围为整个家梁子灾害点,含居民建筑后由人工开挖及天然形成的边坡,治理目的为保护灾害点所威胁的全部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经计算,并结合灾害点的几处不稳定斜坡的坡体剖面形态,共采用6种类型挡墙,即A型挡墙(设计墙身高1.5m,墙顶宽度1.5m,墙底宽为2.18m)、B型挡墙(设计墙身高2.5m,墙顶宽度1.5m,墙底宽为2.07m)、C型挡墙(设计墙身高2.0m,墙顶宽度1.5m,墙底宽为2.25m)、D型挡墙(设计墙身高2.18m,墙顶宽度0.8m,墙底宽为0.6m)、E型挡墙(设计墙身高1.5m,墙顶宽度1.5m,墙底宽为2.18m)、及F 型挡墙(设计墙身高1.5m,墙顶宽度1.5m,墙底宽为2.18m),墙身材料采用毛砼。

泄水以下的空间用粘土夯实,泄水以上的部分的处理式为20mm反滤层+原状土回填。

泄水制作法:预埋PVC管。

二、编制依据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3、《公路排水设计规》(JTJ018-92)4、设计图纸三、投入施工机械1、挖掘机一台,基槽土清挖及浇筑砼投料用;2、搅拌机一台;3、振捣棒2台,振捣混泥土用;4、运输车1辆,土运输和材料运输使用;5、压路机一台(墙后回填压实);四、施工准备1、建设应作的准备工作为了使工程能够顺利开工,建设应提供施工所需要的水源电源及坐标引点,水准引点,选派贵公司的现场全权代表协商处理建施双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事项,委托青山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本工程实行工程质量监理,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组织决算及竣工验收。

2、施工应作的准备(1)、劳动力准备:积极办妥本工程所需的一切可批件手续,组织劳动力进场,选拔配备项目施工精干班子,优选各专业工程的施工力量,为本工程全面施工作施工力量的准备。

(2)、劳动力计划:为加快施工进度,本工程加大施工劳动力投入,确保按预定工期完工。

(3)、机械准备:我公司机械设备充足,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我公司将配备先进的施工机械,在进场前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分组,确立责、权、利,定编、定岗、定任务,加强安全教育,组织维修人员进场。

进场前,将机械设备全部检修一遍,确保施工时万无一失。

4、施工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

(2)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施工规和操作规程。

(3)了解本工程的水文、地质、气象、岩土等资料。

(4)规划好交通运输路线,做好施工便道、用水、用电及临建布置,做好劳动力、机械、场地和调配计划。

(5)做好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现场布置、施工程序、施工法、工程进度计划以及保证质量、安全、进度计划的实施措施。

5、施工场地准备(1)施工现场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图。

(2)根据现场考察,结合本工程特点,拟在修建区域设基地,主要设施为:办公室、宿舍、职工食堂、水泥棚。

(3)生产用水、用电:本工程用水、用电由业主协助解决。

五、地基与基础1、基础必须经监理、设计、地勘、质监等有关部门验槽后可施工。

2、挡土墙基底坡度i不宜大于5%,当大雨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台阶高度不宜大于0.5m。

3、挡土墙修建在河道,需进行围堰,进行河道分流,对挡土墙河道进行清淤,软弱处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换填夹砂处理,以保证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

4、挡土墙基础的埋设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一般土质地基,在保证开挖基底面土质密实,且稳定性和承载力均满足后,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1000mm,墙趾顶部的土层厚度不小于600mm。

六、施工案本挡墙采用平行流水、分段施工法;按此法在施工过程中及调整施工时间,使其与进度相稳合。

(一)施工工艺流程1、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基底报验→封基→基础定位测量→基础模板支撑→浇筑毛砼基础→养护→墙身定位测量→墙身模板支撑→浇筑毛砼墙身→养护→中间交工验收→墙背回填→依次循环作业…….. →竣工验收。

(二)主要技术指标1、本工程设计为C20毛砼挡墙,毛含量为30%,其毛使用未风化料,强度不小于30Mpa。

2、设计高度在1.5-6m之间;墙顶宽度1.5m、基础宽度在1.5-2.18m 之间。

3、墙体应设置泄水,按间距为2-3m,外斜坡度为5%,采用直径为100mmPVC管成梅花型布置,其反滤层设置为40cm厚夹砂滤水层。

4、墙背回填要分层施工,压实要求不小于90%,回填时不要损坏墙背反滤层,保证泄水的通畅。

(三)测量控制1、为了达到测量精度要求,为本项目配置了: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一把、5m小卷尺3把、垂球两个。

2、设专人测量。

3、测量控制:为了进一步精确观测,以测量控制网的坐标引设两个控制分点在已做好的端墙上进行控制。

4、基槽开挖后对基槽进行清挖宽度测量行放样,每挖1-2m深时进行复测一次;嵌岩和探基时每施工一次测量一次,直到基底设计标高为此。

5、基础施工前进行基础几尺寸测量定位放样。

6、墙身施工前对墙身几尺寸进行测量定位放样。

7、墙体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和校核模板支撑几断面尺寸和坡比度,同时对高度进行控制,格检查模板牢固性。

(四)双排钢管脚手架的搭设⑴施工工艺流程基底检查、放线定位→铺设垫板或垫块→立第一节立杆→安装扫地大横杆、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小横杆→安装第三步、第四步大横杆、小横杆,接长立杆,与安装大、小横杆交替进行逐步上升→在操作层铺设脚手板,沿外排立杆设置栏杆→拆除⑵搭设要点①脚手架的地基与基础:必须符合地基与基础质量验收规的要求。

脚手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

②脚手架基础验收合格后,按设计放出定位线,将50mm厚的木垫板准确放在定位线上,并将底坐准确放在定位线上。

③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就进行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垂直高度校正。

④立杆搭设时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脚手架设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垫板不大于200mm,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⑤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不设置在同一步,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可拆除,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高度不小于1.5m。

⑥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设间距为二步三跨设一点,连墙件采用钢管,呈水平设置,形成刚性连接,并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⑦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侧,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或搭接形式。

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交错布置,不设在同步或同跨,不在同步或同跨的接头间距不小于500mm,且与主接点距离不大于纵距1/3。

⑧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搭接钢管端不少于100mm。

纵向水平杆四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外角部立杆固定。

⑨横向水平杆设置在主节点处,用直角扣件扣接,靠墙一端外伸长度400mm,且距墙面装饰面距离不大于100mm。

⑩作业层上非主接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1/2。

⑾剪刀撑设在脚手架外侧立面两端,中间剪刀撑净距离不大于15m,由底到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

⑿剪刀撑接长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用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距搭接钢管端部不小于100mm。

剪刀撑随脚手架同步搭设。

双排脚手架搭设法见下图:⒀作业层上栏杆和挡脚板设在外立杆侧上,栏杆高度为1.2m,挡脚板高度为200mm。

⒁作业层上满铺脚手板,脚手板铺设可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

平铺时,接头处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在130~150mm之间,搭设铺板时,接头必须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0mm ,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100mm 。

⒂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每隔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

⑶双排脚手架拆除①脚手架拆除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②脚手架拆除前,全面检查脚手架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并清除脚手架上杂物。

③脚手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禁上下同时作业。

④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禁先将连墙件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⑤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⑥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增设连墙件和横向斜撑。

⑷检查与验收①在搭设脚手架前,对钢管和扣件进行检查。

对新钢管和新扣件检查其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对旧钢管检查锈蚀程度和弯曲变形,超过规要求禁使用。

对旧扣件检查有无裂缝、螺检滑丝等问题,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更换。

②对木脚手板检宽度、厚度材质以及腐朽问题,其宽度不小于50mm,材质为杉木或松木,两端用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③脚手架在搭设中,随时检查立杆垂直度,横向水平杆高差、扣件安装,剪力撑以及脚手板外伸长度。

其中扣件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用扭力板手检查,按随机取样的法进行。

④脚手架在使用中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一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悬空。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荷载是否超载。

⑤脚手架检查与验收应分时分段进行、在基础完工搭设脚手架前、作业层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工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停用超过一个月等情况下进行检查验收。

(五)主要施工法1、挡墙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施工放样时应格按照设计图计算出每段挡墙的坐标及高程放样于实地,基槽线按实地土质和岩层进行放坡,以便挡墙施工后在满足设计断面几尺寸的前提下也能满足施工作业面。

2、基础施工⑴基坑清挖:在施工放样完毕后,用人工在所放开挖线进行清挖,清挖时格按施工放样的控制线进行挖掘。

表土层和回填层挖完后,岩层部分用破碎机探打基岩至基槽设计基底标高这样是为防止基础超挖。

待基槽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进行基底倒坡清探,基底倒坡按设计要求设置。

基槽清理完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到现场验槽,同时对基底进行取样送检,以便检测其承载力是否达标。

⑵对基槽土质应保持干燥,雨天基槽积水应随时排除,对受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淤泥)应全部予以清除,并换以好土回填[以碎(砾)夯填]至设计标高。

⑶挖基时如发现与设计不符的软弱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通过设计进行变更设计程序,采取措施后可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