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常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

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

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

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3、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4、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5、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或两种离子都有)7、酸的个性1)浓盐酸(HCl)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闻到刺激性气味。

因此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2)浓硫酸(H2SO4)①腐蚀性,沾到皮肤用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溶液②浓硫酸稀释一定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不可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脱水性,如使纸张和棉花等变成碳,物体本身没有水,浓硫酸将物体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

④吸水性,因此浓硫酸可以作为干燥剂。

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但是不变质。

3)浓硝酸(HNO3)①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②腐蚀性③见光易分解,因此用棕色瓶装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也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的反应,但是中和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填反应类型遇到中和反应填复分解反应肯定不会错,因为所有的中和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注意生产物一定是亚硫酸钠而不是硫酸钠)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Cu(OH)2是蓝色絮状沉淀,含有Cu2+离子的溶液都是蓝色的)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FeCl3是浅黄色溶液(含有Fe3+离子的溶液都是浅黄色的),Fe(OH)3是红褐色沉淀,)5、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NaOH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注意纯碱是碳酸钠,是属于盐。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改良土壤酸性使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不能使用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潮解。

(初中唯一会潮解的物质)因此可以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因为它们会与氢氧化钠反应。

2)氢氧化钙(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常用的石灰水主要成分也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Ca(OH)2+ CO2== CaCO3↓+ H2O(注意生石灰是CaO,石灰石是CaCO3)Ca(OH)2+ Na2CO3== CaCO3↓+ 2 NaOH3 Ca(OH)2+ 2FeCl3==== 2Fe(OH)3↓+ 3CaCl2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1、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但是碳酸钠是盐,不是碱。

因此盐不一定是中性的。

Na2CO3既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某些碱反应,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Ca(OH)2+ Na2CO3== CaCO3↓+ 2 NaOH2、碳酸钙(CaCO3)贝壳、石灰石、鸡蛋壳、汉白玉、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分解成CaO(生石灰)和CO2,这是工业上生产CaO(生石灰)和CO2的主要途径。

3、氯化钠(NaCl)1)食盐水清洗伤口,具有杀菌作用2)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称为生理盐水NaCl + AgNO3=== AgCl↓+ NaNO34、复分解反应1)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其余三种是分解、化合、置换反应)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看生成物是否有水或沉淀或者气体生成,有其中之一生成反应就能发生,否则不发生反应。

3)离子共存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浅黄色)等离子离子要共存:相互之间不能生成沉淀或水或气体(与复分解反应条件相反)生成水的有:H+和OH-生成气体的有:H+和CO32-、HCO3-常见的沉淀有:白色沉淀:CaCO3、BaCO3、BaSO4、AgCl、Mg(OH)2蓝色沉淀:Cu(OH)2(初中阶段唯一的一种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Fe(OH)35、化肥:氮肥(N )(促进叶的生长)、磷肥(P )(促进根系的生长)、钾肥(K )(促进茎的生长),含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是复合肥料铵盐与碱混合加热会产生氨气,氨气能使石蕊变蓝。

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1)从左往右,金属的活动性逐渐减弱2)排在H 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H 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3)除K Ca Na 外,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可溶的盐)里置换出来2①2、金属单质 + 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1、可燃性①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②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 2H 5OH + 3O 2 === 2CO 2 + 3H 2O五、物质鉴别1、据物质颜色鉴别Cu 红 CuO 黑 CuSO 4粉末白色 CuSO 4溶液蓝色 CuSO 4·H 2O 蓝色Fe 粉(黑) Fe 2O 3 (红褐) FeCl 3 (黄) Fe(OH)3 (红褐色)2、根据反应现象鉴别(1)鉴别NaOH溶液与石灰水Ca(OH)2+ CO2==== CaCO3↓+ H2O(2)鉴别稀硫酸与稀盐酸H2SO4+ BaCl2==== BaSO4↓+ 2HCl(3)鉴别肥皂水、食盐水、盐酸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1.硫磺: S 淡黄色粉末2. KCIO3 白色物质易溶于水3.金刚石、石墨、活性炭:C4. 甲烷:CH4 (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5. 高锰酸钾:KM n O4 紫黑色,6. 酒精:乙醇C2H6O7.生石灰:CaO 白色固体、易吸水 8. 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9. 干冰(二氧化碳):CO2 10.胆矾、蓝矾:CuSO4•5H2O 蓝色固体11. 食盐----NaCl 纯碱苏打----- Na2CO3小苏打——NaHCO312、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13、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一、物质的分类方法:(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第1节常见物质的分类:(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但是导线一般是铜线和铝线)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