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雷公藤缓释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中药雷公藤缓释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国外 (20世纪50年代)
国内 (20世纪70年 代末80年代初) 中药 (雷公藤缓释片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化学药 (氨茶碱缓释片、新 康泰克)
1.2 概念
⑴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 成药等。 ⑵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 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⑶控释制剂:在缓释制剂的基础上,血药浓度较之更加平稳,且能显 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高pH生理环境 定位给药制剂
肠安康结肠定位微丸
结肠定位
特殊酶 菌落
局部或特殊定位 如肝、肺、 肾等
盐酸川芎嗪肺靶向明胶微球
2.1.3 定时释放化特点, 按生 理治疗需要定时单次或多次释放药物。能有效避免某些药物 因持续高浓度造成的受体敏感性降低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定义 :系指经口服延缓、控制药物释放或吸收的一类制剂 ,发展重点为每日给药一次。 片剂
微丸
口服缓释制剂
微囊与微球
胶囊
●片剂的分类
骨架片
最多见,主要是利用骨架材料来控制药 物释放。(磷酸川芎嗪缓释片)
根据释放要求,把药物分配到多层片的 各部位,达到不同速率释放。(人工麝香 骨架缓释双层片) 包括胃内漂浮、胃内膨胀、生物黏附、 磁场定位于胃肠道等形式。(生物黏附 性葛根总黄酮缓释片)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 研究进展
李 自 丹 2010207449
主要内容
概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剂型范例
结论与展望
致谢
※1.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
1.3 特点
1.4 应用范围
1.5 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汤者,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 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 丸剂分类 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 迟化,蜡丸取其难化。 喘息不定,呼吸欲绝。雌黄一两,雄黄 一钱为末,化蜡丸弹子大,每服一丸, 半夜时投热糯米粥中食之。
不良反应 有效血浓维 持时间
较大
较小
小
较小
短
长
较长
较合适
药物
常用药物
T1/2短,需长 期使用的药物 昂贵
毒性较大 的药物 贵
符合时辰药理 学使用的药物 昂贵
造价
低廉
发展状况
已到高水平
发展中
在发展
刚刚起步
2.2 按给药方式分类
口服给药制剂
注射给药制剂 缓控释制剂 粘膜给药制剂
透皮给药制剂
2.2.1口服缓释制剂
包衣控释 亲水性凝胶溶胀 产生的力控释 渗透泵控释
利用体内信息 反控机制控释
定时释放制剂
外界刺激控 释
对胃有刺激或在胃液中降解、首过效应严重, 长期维持恒定血药浓度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 制成脉冲释药系统尤为理想。 (磷酸川芎嗪定时胶囊,茶碱定时微丸)
常规剂型与新剂型特性比较
项目 疗效 常规 较低 定速 较高 定向 较高 定时 较高
缓控释微乳
鸦胆子油亚微乳注射剂 大蒜油亚微乳 碱脂质体 白及微球
注射用 微乳
中药注射缓释制剂
缓控释 微球
注射部位持续释放的脂质体
2.2.3 粘膜给药制剂
主要是指使用合适载体将药物与腔道粘膜表面紧密接触, 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制剂。
多层片
胃滞留片
渗透泵片
以渗透压为释药动力, 零级释放,包 括单室和双室渗透泵片等。(四逆散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缓控释胶囊:指用一或多种包衣材料(囊壳)对片剂的颗粒、颗 粒或小丸等进行包衣处理,而制成的缓释制剂。(灯盏花素缓释 胶囊、生脉缓释胶囊) ●微丸:指将药物与阻滞剂等混合制丸或先制成丸芯后包控释膜 衣而制备的直径小于2. 5 mm圆球状实体。属剂量分散型制剂, 载药量在5 ~95 %之间,吸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是目前较理想 的中药缓、控释剂型之一。(肠安康结肠定位微丸、麝香保心 pH值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
●微囊、微球: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或分散形成的微小 囊(球)状物,其粒径一般为几微米至400μ m,药物经微囊化,可以 达到缓释、靶向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抗癌、抗肿瘤制剂中。 (汉防己甲素白蛋白缓释微囊、复方白芨微球)
2.2.2 中药注射缓控释制剂
定义:主要是通过局部注射途径给药,用于机体局部、 靶部位、或植入注射,并产生缓释作用的制剂。 特点:可直接向希望产生缓释释药的部位进行注射,可 减少给药次数,降低系统毒性,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二是从中药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具有生物半衰期 短,在胃肠道有特定的吸收部位,用药剂量窄,毒 副作用大或者生物利用度低等生物药剂学的特性上 考虑,需要制备成缓释制剂。
1.5 研究意义
★有利于提高中药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改变中药传统 剂型落后的特点; ★有利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药物载体在中药中 的应用,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途径; ★有利于中药的创新和提高中药研发水平。 因此,中药缓控释制剂已成为当前中药制剂研究的前沿和 热点。
灯盏花素骨架型缓释微丸 凝胶型 如 HPMC 溶蚀型 如 PEG
骨架型 (骨架材料)
定速释放制剂 膜控型 (膜材料)
不溶型 如 EC
肠溶型 如 聚丙烯酸树脂 不溶型 如 EC
渗透型 如 乳糖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灯盏花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2.1.2 定位给药制剂
定义:指能在胃肠等特定部位长时间滞留并释放, 以达到增 强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特殊部位对药物吸收的一类制剂。 骨架型 复方罗布麻胃漂浮 胃内滞留 型控释片 溶蚀型
1.3 特点
减少药物的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维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
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对抗作用,增强有效性。
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1.4 应用范围
一是临床适应症上,主要以病情较重、病程较长、需 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为主。抗癌抗肿瘤药物,治疗 心血管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的药物。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按缓控释恒定指标进行分类
2.1.1 定速释放制剂 2.1.2 定位释放制剂 2.1.3 定时释放制剂 2.2 按给药方式进行分类
2.2.1 口服缓控释制剂
2.2.2 注射缓控释制剂 2.2.3 粘膜给药制剂 2.2.4 透皮给药制剂
2.1.1 定速释放制剂
定义: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该速率与体内药物 的吸收速率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但并不一定与之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