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Q/JZR.SC.B -2012版次:B受控印章:受控□非受控□发放号:0 0 1编制:审核:批准:持有者:2012-04-01 发布 2012-05-01实施XXXXXXXXXXXXXXXXXX注:手册说明1.《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本《手册》规定了企业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要求和职责权限,明确了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主要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规定了过程实施应执行的程序文件。
《手册》的管理,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2.《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并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其解释权归属管理者代表。
3.《手册》版本号按"A、B、C"顺序排列。
4.质量手册的标注:Q/JZR.SC.B-2011编制时间版次号压力管道质量保证手册简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简称5.《手册》的发放由综合办填写文件发放审批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统一发放。
综合办需办理发放登记,登记容包括:持有人、发放编号、发放日期。
6.所有发放的《手册》须加盖"受控"印章,具有统一编排的发放编号。
企业围不允许使用没有"受控"印章和发放编号的版本的手册。
7.受控版本限定在企业使用,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交流、外借、外送,不得擅自翻印和复制。
部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使用《手册》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可复制所需要的容。
8.《手册》持有者在调离企业或不担任相应职务时,须将《手册》交回,并办理登记手续。
9.企业有关部门在《手册》使用期间发现问题时,将修改意见或建议及时书面反馈到,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技术科、质检科等相关责任工程师实施修改。
未经管理者代表授权,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随意更改《手册》容,任何修改均属无效。
10.综合办按文件发放记录发放文件变更单,填写文件变更记录存档。
11.《手册》修改次数或修改容较多时,重新印刷更换版本。
更换版本后的《手册》由企业总经理批准。
新版本颁发时,旧版本即行废止收回。
02 质量保证手册修改记录(注:质量保证手册的修改必须按文件和资料控制要施;修改责任人应及时将修改情况及结果记录表中。
)03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颁布令压力容器产品是被广泛使用而又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
为使我企业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满足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标准和用户要求,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及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等法规规要求,参照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编制了我企业第 B 版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
本手册阐明了本企业压力容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了质量体系中各责任人员及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是企业压力容器制造中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向顾客提供压力容器质量保证的依据。
为此,我重申明:1、我对本厂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质量负最高责任,并确保公司的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按《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全面贯彻执行。
2、我授权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保证体系,负责质量保证体系各系统的工作。
有权判定和处理本手册有关问题,由权颁布停止制造命令,直至质量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并随时向我报告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状况及质量控制活动的进展情况。
3、我认命工艺、材料、焊接、理化、热处理、无损检测、检验等质量控制系统负责人员;各责任人员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对本系统的质量控制负责。
各责任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压力容器质量保证手册》,了解各自的职责围进行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究。
本手册完全符合《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及 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等的要求,适用于我企业 D1、D2 类压力容器产品制造的质量管理,现予以发布。
并于2010 年 05 月 01 日起正式生效并在我企业围运行实施;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相关的部门及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XXXXXXXXXXXXXXXXXXXX法定代表:批准日期:年月日04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任命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经厂领导研究决定,由总理批准,现任命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如下::一、任命XXXXX同志为管理者代表;二、任命XXXXX同志为质量保证责任工程师;三、任命XXXXXX 同志为工艺责任工程师;四、任命XXXXXX 同志为材料责任工程师;五、任命XXXXXX 同志为质检责任工程师;六、任命XXXXXX 同志为焊接责任工程师;七、任命XXXXXX 同志为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八、任命XXXXXX 同志为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九、任命XXXXX 同志为理化金相检验责任工程师;十、任命XXXXXX 同志为设备和计量责任工程师;以上任命人员任期为:2010年4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XXXXXXXXXXXXX法定代表:批准日期:年月日05 前言2适用围本手册适用于我厂承接设计、制造的一、二类(D1、D2)压力容器产品。
06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1.1 总则总经理负责制定、批准、评审和修订质量方针,以保证质保体系运行持续有效,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稳定受控。
1.2质量方针1.2.1质量方针是:为确保产品质量必须恪守法律、法规、标准,持续改进,打造出优质高效、安全可靠的产品,极大满足用户的需求。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质量方针。
1.2.2企业确保质量方针在企业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并要求全体员工贯彻执行质量方针,主动参与持续改进活动,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实现质量目标。
1.2.3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和信息,总经理确保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得到评审。
1.3 质量目标1.3.1确保产品按合同要求交付,所制造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标准的要求。
服务满足顾客的要求。
质量目标是:——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满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的要求;——检验项目齐全率100%;——工艺文件正确率98%;——产品一次合格率95%;——产品出厂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97%以上;——杜绝工程项目重大质量事故。
1.3.2 制定年度产品质量目标和项目质量目标,并分解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确保质量目标得到实现。
1总则1.1目的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稳定,促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健全一个严密且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系统地阐述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结构层次、质量职责和权限及其相互关系;规定了质量保证体系各要素的控制程序和各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措施和资源;是企业压力容器质量控制各系统责任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法规和准则。
1.2围1.2.1本《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适用于我厂承接设计、制造的一、二类(D1、D2)压力容器产品。
1.2.2本《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规定了质量保证体系的文件,是对我厂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全面要求。
1.2.3本《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对是我厂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依据,对外是用户或第三方证实我企业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满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及有关法规标准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证明文件,也是接受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监督检验和评审的依据。
1.3引用或采用的法规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已被修改和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质检总局令第22号《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194号《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TSG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国质检锅[2002]109号《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3]248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TSGZ0004-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Z0005-2007 《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GB150 《钢制压力容器》(含第 1、2 号修改单)GB151 《管壳式换热器》(含第 1 号修改单)GB12337-1998 《钢制球形储罐》JB4710 《钢制塔式容器》JB4731 《钢制卧式容器》JB470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30.1~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T228 《金属材料常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9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GB/T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JB4744-2000 《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JB/T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JB/T4736-2002 《补强圈》HG20615~20635 《钢制管法兰、密封件、紧固件》JB/T4700~4707 《压力容器法兰》HG/T21514~24535-2005 《钢制人孔和手孔》JB/T4711-2003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要求》.. .. ..2术语和缩写2.1本手册除参照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术语和定义外对下述术语进行定义:2.1.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1.2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组织质量保证体系的文件。
2.1.3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2.1.4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2.1.5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1.6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2.1.7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2.1.8 质量保证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2.1.9 质量监督:为了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的活动。
2.1.10 质量信息:质量活动中的各种数据、报表、资料和文件反映的活动。
2.1.11质量控制环节:组成质量控制系统的多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点过程。
2.1.12质量控制点:在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环节中需要控制的重点活动,称为质量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