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研山东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研山东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龙头带百户模式富千家——鲁西地区农村“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经济结构发展现状调研——以聊城市冠县为例调研报告团队名称:鲁西地区农村“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经济结构发展现状聊城大学调研山东服务队作者:齐婷婷单位: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级学分班指导教师:宋义明日期: 2011 年 8 月 9 日龙头带百户模式富千家——鲁西地区农村“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经济结构发展现状调研——以聊城市冠县为例调研报告摘要:中央高度重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鲁西北地区基层党组织以新型经济联合体为依托发挥党组织模范带作用带领群众致富新思路的灵活展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校大学生围绕“调研山东”精神组建服务小分队深入调研,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角度看待农村“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经济结构发展状况,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践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新型经济联合体;龙头带动;全民参与;农村经济;基层党组织建设正文:一、旗帜鲜明环境充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和潜在力量,农村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和良好基地,二者相辅相成,互有裨益,有着实现其双赢效应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与之同时,党中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指示明确而深刻,作为时代的先锋队以睿智、发展的眼光观社会、践行动,选择基层锻炼自己。

我服务队从多层角度分析、策划以基层党组织依据新型经济联合体为突破口带领众致富为指导思想开展此次调研山东活动。

首先,中央明确指出,当前农村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鲁西平原广大农村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风貌。

而其中聊城冠县结合自身实际,汇聚华西村发展经验开创的“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经济结构发展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其次,调研地选在聊城市冠县范寨乡,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

该乡农村私营企业“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经济形式蓬勃发展,属于典型的龙头带动运营模式,在用工紧得条件下当地人既是股东又是员工,这种新的经济联合体新的运行方式是农村在新形势下经济结构改革的典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前沿性,这也与党的农村政策紧密吻合的。

再次,在今年年初新华社对此项目进行了报道,引起我们在校大学生的关注,6月初聊城大学思政学院师生进行实地勘察,积极准备暑期社会实践。

此行我们得知冠县林庄村林志国作为村党委书记、国冠棉厂董事长,以基层组织干部的身份身体力行,扎实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带领大家致富,得到广大村民拥戴。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他成功的背后有过心酸的家境,苦楚的磨难,“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富了不忘乡里人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在逆境中开拓进取、勇创佳绩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这些新世纪的接班人——责任、态度、义行天下。

然后,此次调研项目主要针对基层党组织新农村的“龙头带动〃全民参与”新型经济联合体运营模式而展开,这就要求项目组成员要对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学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要有充分的理解认识。

小组成员来自山东省不同层次的农村,对农民、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体会,项目组成员来自思政学院不同专业,有利的凸显出思政学院专业特色,以实践践行理论,用行动为建党九十周年添彩,小组成员都是主要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极强。

更值得关注的是思政学院的教授、博士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直接指导,结合我院院长魏宪朝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05BKS021)展开相关调查,这就具备了完成本项目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最后,此调研项目引起学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进行追踪报道,调研活动各项工作得到有力保障。

左图(图一)为今年初新华社对“百户企业”的分红表彰报道。

二、内容丰实形式创新此次调研山东项目主要是以社会实践方式展开调研。

主要调研方法有实地考察,开展座谈,实施专访,查阅资料,走访村民,填写调查问卷,访问相关事业机关单位等,并结合文献考察等多种形式展开。

我们在以往基本的调研方式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更多的是以走访典型农民的方式进行,使项目小组成员真正深入到农村,切身感受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的新成果。

通过调研及深度思考,拟作如下分析:●促进农村经济联合体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是什么?基层组织干部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新农村新型经济联合体建设的基本原则。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经济战略措施等等。

(一)洞察社会思创新之举调研活动一开始项目组成员先通过网络、书籍、客服热线等方式认真学习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党政机关文件,尤其是搜集并学习了十二五规划对农村经济转型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特别搜集关于农村经济联合体的基本资料,以华西村为范例深入理解范寨乡新型经济联合体的发展,真正掌握社会学中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做好知识基础准备。

以党性为基石,准确定位新型经济联合体的指导思想,把基层农村工作落到实处,扎到底层,旗臶鲜明。

为深入调研开展我们积极联系冠县人民政府、行政服务无中心、宣传部、组织部、工商局、地税局等等部门搜集相关纸质及电子材料。

经过初步调研我们理解所谓了什么是新型经济联合体,简单的解释就是:冠县范寨乡“龙头带动·全民参与”经济结构发展模式是华西村农村经济结构新典型在鲁西北地区的灵活运用。

林志国总经理作为村里的书记和主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响应党中央在农村的号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带领群众开启了龙头带动企业。

在其中林总担任了企业大股东的角色,剩余股份由林村及周边村民自愿入股,农民既是股东又是工人,既参与分红,又可以拿到工资。

企业股东数达一百多人,取名“百户企业”。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开创了一大特色—按人头获得发言权,在股东会议上一股的发言权和五十股的发言权是一样的、平等的,将农民的利益与自身劳动紧密结合,把管理和制度透明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二)经济巨变 亮改革之风随着工作的积极展开我们进一步深入调研、实地考察。

在此环节中项目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积极展开丰富多彩的调研,服务队的每一个成员都为之做了大量的工作。

服务队长冯连军说:“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有幸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较量,我们用年轻人的思想去看待社会,体验社会,这种切身的体会是实事求是理念的活用,我们要恰如其分,辩证的看待我们所接受的一切……”我们在与新型经济联合体的带头人,林庄村发展的先锋人物林志国同志的调研交谈中我们得知,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要想发展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要有责任心、使命感、有干劲、又闯进、不怕出事、不怕事多、诚信、踏实、干练。

他主动给村民作担保人鼓励村民信贷投资百户企业,勇担责任,勇挑重担。

较之以往一位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也就10000元左右,参与“百户企业”的村民尽在从2010年8月到2011年1月不到半年的时间,村民工资加红利收入达7000余元,同比增长70%至80%左右(不均等,收个人工作因素影响)。

继“百户企业”之后,林志国在开拓新模式的基础上继续进军农业产业,积极运用鲁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先天优势,开启了“百户鸭业”的新篇章。

这一农业项目是继“百户企业”之后的新发展,灵活运用新型经济联合体模式,在此基础上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实现了养殖户工资利益和红利收入的双挂钩,简单地讲就是鸭棚实行责任制,鸭棚收益好了养鸭户工资就高,红利就高,在此之前的一切技术工作,饲料等后勤准备工作每个养鸭户都是对等的。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我们亲眼目睹了“百户鸭业”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0·62011·2普通收入入股收入的成长,有幸参加了鸭业第一次贺模受礼仪式,获得了第一手材料。

活动中吸引众人眼球的是张四台村年近60岁的张发财大爷在鸭场今年5月份一个月工资、红利加奖金总收入达6660元,比他4月份打工足足多收入4000余元,直接翻了好几倍,照城里的白领也少不到哪里去。

村民们都说照往常这个收入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说着这些林总的表情依然镇静自如,丝毫没有任何张扬和沾沾自喜的神态,从这种稳定的神态中我们敢说他真的不甘平庸,他的事业深深地印在他深邃的瞳眸了。

他让百姓见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保民生、促发展真真切切的落在了实处。

一种朴素的感情洋溢在他的言行之中。

(三)双保双赢富一方百姓为了保证调研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对此项目内部直接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实地考察的同时,我们走访了冠县人民政府、行政服务无中心、宣传部、组织部、工商局、地税局等等部门,针对这一经济运营模式了解了当地党政部门所塑造的外部环境。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与范寨乡徐乡长的座谈中让我们获益匪浅,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实质上认识了这一项目。

在基层党支部的建设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农村党员的现状,通过对工作方法与形式的不断的研究与广泛的实践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或者说根本就是全面、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学习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就林庄村有党员10名左右。

比如让林志国这个党员成为村支书让他感到有一种责任,运用这种压力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新型经济联合体实行公司制,以工业化模式管理农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领附近村民一同走致富路。

乡里支持并积极引导农民企业家带领群众致富,并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做群众工作,协调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尤其是在群众工作落实中,从上到下不允许有一点点差错,乡里领导带领村里领导班子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秉承自愿、自主原则,坚决执行为人民服务态度。

一次有一次的教育,一次又一次的引导,直到群众没有任何疑问了才算踏实放心了。

同时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积极开辟创新之路,鼓励农村企业走出去,企业秉承信誉为本、质量为天的理念,加强和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运用这种实体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促进冠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四)义利两全暖民众之心我们与厂里的职工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座谈,走访了乡里村民,深入了解当地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当地主要农村经济结构改革的位臵、特色、发展状况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研究。

在他们眼中的带头人人粗,理不粗,没有华丽的语言,无需精美的粉饰,他们共同致富,共同过好日子。

村民可以足不出户就打工,打工之余照顾家,一边种地,一边打工,尤其是家里有孩子妇女可以利用这个很好的机会给家里增加一份可观的收入。

更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其实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街上年过半百的老人带着浓重的口音说“林总是好人,林总是好人……”起初我们没明白,后来在跟村民聊天时得知每当逢年过节林总总是拿出自家几万块钱给村上以及附近村上的老人们买些菜、米、油、盐等生活用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