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史考试重点资料复习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2.英文中“平面设计”这个词是美国人威廉·阿迪逊·德威金斯,在1922 年开始使用,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
3.印刷的四种基本方法: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或称为“镂空版”。
)4.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5.18 世纪到19 世纪,英国字体设计最重要的奠基人是威廉·卡斯隆。
6.最早从事无装饰线字体设计的是威廉·卡斯隆。
7.维多利亚时期在设计风格上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于中世纪歌特风格中世纪歌特风格中世纪歌特风格的推崇和流行。
8.美国的彩色石版印刷起源波士顿。
9.德国对于美国的石印技术影响最大的是德国石版印刷家路易斯·普朗。
1873 年他首先在英国发行了第一张供邮寄的圣诞卡,1874 年,他设计和出版了美国的第一张供邮寄的圣诞卡,他本人也成为美国圣诞卡的最早奠基人,被视为“圣诞卡之父”。
10.托马斯·纳斯特,被称为“美国漫画之父”。
他是美国最早利用杂志上的漫画对美国政治的腐败一面进行正面的抨击和批判的艺术家。
(他设计了圣诞老人、象征英国的“约翰牛”、象征美国民主党的“毛驴”、象征美国共和党的“大象”,象征美国的“山姆大叔”、象征自由的“哥伦比亚女神”。
11.豪威德·派尔是美国现代插图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时代被称为“美国插图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代从1890 年代开始,直到20 世纪40 年代为止,这个时期美国的平面设计基本被插图画家垄断。
派尔是世界上第一个从事网点黑白插图设计的插图家。
1893 年,派尔又在彩色网点插图领域成为世界第一人。
12.简答:维多利亚时期的版面设计风格a.维多利亚时期的上半期,19 世纪上半期,平面设计风格主要在于追求繁琐、华贵、复杂装饰的效果,出现了繁琐的“美术字”风气。
版面编排上的繁琐也是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特征之一。
b.到19 世纪下半期,设计上因为出现了金属活字和新的插图制版技术的刺激,这种繁琐装饰风气有增无减,繁琐装饰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3.“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 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从日本装饰和设计中找到改革的参考,来重新提高设计的品味,恢复英国传统设计的水准,因此称为“工艺美术”运动。
(进步性和局限性看一下:局限性: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工艺美术”运动具有局限性和落后性,它否定工业产品、否定工业化,提倡回复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企图逃避工业化在设计上的影响,是一个复旧运动。
进步性:但是对于设计风格水平的重视,对于摆脱繁琐的维多利亚风格来说,又是进步的。
)14. “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是英国美术评论家和作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
15.克姆斯各特出版社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这个运动平面设计的最集中体现,影响到欧美国家的印刷行业,它的创立者是威廉·莫里斯。
16.“新艺术”运动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的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
具体时间大约是从1890 年到1910 年前后,经历了20 年左右的发展。
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强调手工艺传统的、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17.“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相似点和区别(必考):相似处: a.它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b.都是对工业化的强相似处:烈反应;c.它们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d.它们也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一些装饰动机。
区别: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和借鉴的区别:“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来源,把中世纪的设计作为追求的核心。
而“新艺术”运动基本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的借鉴。
“新艺术”运动是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抛弃对历史的装饰和设计风格的依赖,完全从自然中吸取设计装饰动机的设计运动。
对于历史风格的大胆否定,却奠定了以后各种设计运动对于历史风格的断然断绝关系这种方式的基础,从这个层面上看具有对于后来的“现代主义”运动在精神上的实质影响和贡献。
在思想层次上来说,“新艺术”运动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的民主特性,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具有进步性。
18.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源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 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而产生的。
19.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最重要过渡时期的设计代表人物朱利斯·谢列特,和尤金·格拉谢特。
其中,谢列特是法国重要的海报设计家和平面设计家,在设计史中被称为“现代海报之父”。
20.从1895 年到1900 年期间,穆卡成为代表“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风格的最核心人物。
21.英国“新艺术”运动插图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奥伯利·比亚兹莱,代表作《阿瑟之死》《沙、乐美》。
22.比利时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是亨利·凡德·威尔德。
他于1906 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初期中心,日后又成为世界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23.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即德国、俄国和荷兰。
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从德意志“工业同盟”开始,到包豪斯设计学院为高潮。
24.真正对19 世纪末、世纪初世界平面设计向现代主义方向发展起重要启迪作用的是在苏20 格兰的格拉斯哥工作的由四个设计家组成的团体,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核心人物是马金托什。
25.“格拉斯哥派”的风格特征:a.“格拉斯哥派”的设计侧重于以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设计的框架和曲线卷草图案装饰,采用了纵横直线为基本的布局安排,然后用曲线把纵横直线相交的部分流畅地联结起来。
b. 另外一个平面设计特点是象征主义,他们采用的图案和装饰,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内容。
他们设计的一些海报,往往采用对称的方式,内部包含了象征的,甚至是宗教性象征的装饰动机。
26.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被视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27.彼得·贝伦斯在设计上真正突破是1907 年为德国电器工业公司设计了公司的标志,这个设计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形象设计。
28.1907 年,贝伦斯与穆特修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
而这个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是标志着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29.未来主义,他们的绘画表现了对象的移动感、震动感,趋向表达速度和运动,这是未来主义的核心部分。
它的中心,是以歌颂大工业化、大机械化、大都会生活的无政府主义态度,否定一切过往的文化和艺术,否定传统文明。
30.未来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未来主义体现在它的众多的未来主义诗歌和宣传品的设计上。
版面的无政府主义式、反正规的编排就成为提倡这个运动精神的方式。
版面和版面的内容都应该是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
他的这种主张,在未来主义艺术家这个时期设计的海报、书籍和杂志设计得到充分的发挥。
文字不再是表达内容的工具,文字在未来主义艺术家手中,成为视觉的元素,成为类似绘画图形一样的结构材料,可以自由安排,自由布局,不受任何固有的原则限制。
重要的是字母的混乱编排造成的韵律感,而不是字母代表和传达的实质意义。
未来主义在平面设计上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编排借鉴。
31.达达主义在平面设计上的影响与未来主义有相似之处。
达达主义在平面设计上最大的影响在于以拼贴方法设计版面,以照片的摄影拼贴的方法来创作插图,以及版面编排上的物规律化、自由化。
3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出现了另外一个影响世界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在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特别是立体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以海报为中心的新平面设计运动,因为都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同时受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影响,因此称为“图画设计主义”运动,是一个局限在平面设计之内的运动。
在“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浪潮之中,其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的海报设计运动出现在德国,被称为“海报风格”运动。
33.“海报风格”运动(名词解释):“海报风格”运动是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的“图画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国的一个以海报设计为中心的平面设计运动。
这个运动大约开始于1898 年前后,是因为德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和商业需求促成的。
它的形式特点主要是利用当时艺术上出现新的简单形式和象征性特点,在海报设计和其他平面设计上运用简单的图形,平涂的色彩,鲜明的文字,来达到商业海报和其他商业平面设计的宣传目的。
德国“海报风格”运动的奠基人是鲁西安·伯恩哈特。
34.“轴心国”与“同盟国”的海报对比:“轴心国”的海报简单、扼要、写实,“同盟国”方面设计的政治海报设计强调写实的插图效果,以写实的诉求代替象征性的诉求,强调绘画表达的具体内容。
35.“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名词解释):立体主义在战后的重要代表列日的歌颂机械的立体主义艺术作品,成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借鉴。
同时,欧洲在战后产生了重要的新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主要在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上,以及在室内设计上影响很大。
但是,“装饰艺术”运动风格也影响到平面设计,一批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家利用绘画上的立体主义和设计上是“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综合起来,成为新的平面设计风格,从而形成了以立体主义的绘画为核心的所谓“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重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科夫和卡桑德拉。
36.李西斯基是把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和至上主义艺术传播到西方的最核心人物。
李西斯基的设计具有强烈的构成主义特色:简单、明确,采用简明扼要的纵横版面编排为基础,字体全部是无装饰线体的,平面装饰的基础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纵横结构而已。
从来不在平面设计上搞装饰,只是进行结构的调整和设计,目的仅仅是为了主题,而这个主题往往是新的、革命的。
在他的作品中,形式、内容、色彩、图形都围绕中心服务,而这个中心则是革命。